氽:人浮在水面 「氼」與「氽」字型上下倒轉。「氼」(音:溺)是水下面有人,就是沉溺或潛水,人在水上—「氽」(音:tǔn),應該是浮起來了吧! 照字面的解讀的確無錯! 《字林撮要》:「人在水上為氽,人在水下為溺」便是最好的解釋。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來是人浮在水上。「人浮在水上」就是漂浮的一種情況,所以,「氽」的本義是漂浮,如木板在水上「氽」,屍體「氽」上來了。 「氽」字又可引伸作「用油炸」。油炸食品時,會在鍋子內下大量...
氼:人在水下溺 有些字,看似難字,但實際容易得很,「氼」就是其中一字。 氼(音:溺),跟古代的「溺」字相同。人在水下,沉在水中,愈變愈弱,最後無力掙扎,就變成遇溺。 《說文》:從水,從人,有「人在水下」之意,本意就是沉沒、沉溺的意思。 「氼」又跟「㲻」相同。清·陶方琦《字林考逸補本·水部》引作「人在水下為㲻」,故「氼」和「㲻」二字相同。玉篇引孔子曾在不同文章中寫...
點止「朋」友咁簡單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來自《論語.學而》的話,大家應該不會陌生,朋友自遠方來到見面,當然開心了吧!「朋」字由兩個「月」字組成,與「月」一點關係都沒有,倒與外形有幾分相似的「貝殻」有關。 「朋」的本義為朋友、朋輩、志同道合的人。朋友非常重要,有知心好友可以分享快樂,分擔煩憂,是很美好的事。大家應該不分你我,就像兩個「月」字並肩而坐一樣,不理會身份高低彼此相知相惜。 「朋」在古代是一個量詞。古代以貝殼為貨幣。甲骨文以繩綁繫兩串貝。殷商以玉、貝為貨幣,並用繩字貫串起來。二玉貫串起來...
嬲、嫐(下) 二男爭一女的「嬲」有戲弄、糾纏及生氣等意思,二女爭一男的「嫐」,又是怎麼一回事? 「嫐」(音:năo)也有「戲弄、騷擾」的意思。試想想,兩個「女」人主動出擊,圍著一個男人,令男的被「騷擾」。 「嫐」這個字也很早便在古書中出現,與「嬲」字差不多時代出現。如《玉篇•女部》:「嫐,嬈嬲也。」後來《龍龕手鑒•女部》也收錄了「嫐」字:「嫐,戲弄,擾嬲也。」所以不論是「嬲」和「嫐」...
嬲、嫐(上) 兩個「男」字中間夾着一個「女」字的「嬲」字,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但兩個「女」字中間夾着「男」字的「嫐」字,就肯定比較少見了。 其實,「嬲」與「嫐」二字早有紀錄,意思也有點相近,都有男和女糾纏在一起的意思。 「嬲(音:嘍)到震」、「嬲爆爆」,又或「不要嬲(音:聊)我」,這樣的表達方式,大家應該耳熟能詳。從女性的角度出發,一個「女」人同時被兩個「男」人騷擾,肯定會不高興,感到惱怒、生氣,因此就有「生氣或發怒」的意思;...
是月還是朋:朤 由四個月組成的「朤」(音:朗)是一個古字,跟「朗」同音同義,本意是明亮晴朗。 這個字出自《西江賦》,當中有不少複雜的字和詞,大多比較拗口,亦不常見。後來收錄在《康熙字典》中。 這個字,用法頗多。 「朤朤乾坤,捨我其誰。」乾坤是《周易》中的兩個卦名,這裏指天地、宇宙等,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天空朤朤,任鳥兒高飛。」也是指天清氣明,鳥兒可高飛。 「朤朤脆脆」就是...
直立的人:矗 香港地小人多,商業中心區大廈「矗立」,高聳入雲,「矗立」的「矗」(音:速),就是由三個「直」字組成的常用三疊字,表示筆直。 有趣的是,「矗立」現代用來指大廈或物件,可古代,用來形容人,高大而筆直地挺立。 「矗立」一詞出自宋·秦觀《遊湯泉記》:「自定山轉而西,服光晷,薄星辰,亙二百里,迅馳而矗立,妬危而恬壯,分秀而取奇。」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郭秀才》:「前一人挺身矗立;即有一人飛登肩上,亦矗立;累至四人,高不可登...
三車齊響:轟 三車聚在一起成會是甚麼場景?「轟」,就是指很多車子一同發出的聲音,如轟隆轟隆,形容巨大的響聲。 《說文》:「轟,羣車聲也。从三車。」我們平常會用轟隆轟隆,原來另一個四字詞也有趣,那就是「轟轟闐闐。」《文選.左太沖〈蜀都賦〉》:「車馬雷駭,轟轟闐闐。」劉良注:「轟轟闐闐,車馬聲。」 「轟」又有衝擊的意思。金代元好問〈遊承天懸泉〉:「并州之山水所洑,駭浪幾轟山石裂。」元代關漢卿《閨怨佳人...
源自中國的「丼」 在日式料理中,大家應該見過「日式蒲汁鰻魚丼」、「日式照燒雞排丼」等食物名稱,別以為這個「丼」字是日本字,原來源自中國。 早在宋朝的《集韻》已有記載,「丼」是一個象聲詞,音dam2,意思是拋一塊石頭入落井裏所發出的聲音。 例如:「那個女仔靚到丼一聲!」「那個男孩丼咗個玩具落水!」簡單而言,就是投擲物件入水中的聲音。 在日本,這個字的發音和用法則完全不同。日文發音為「噹」,是蓋飯的意思。它又可以表示用來作裝飯的大...
王安石成親兼高中:囍 疊字中,「囍」是熟悉不過的字,代表喜慶之上更添喜慶的意思。囍,原來背後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囍,是由兩個「喜」字組成的圖形組成,內裏又蘊藏了四個「吉」字。一般在嫁娶的日子,由大紅雙喜字剪成的「囍」字,會被貼在大門口或禮品之上,代表男女雙方共同迎接喜慶一天,多用於婚嫁等喜慶場合。 這個「囍」字相傳來自宋朝宰相王安石手筆。相傳王安石23歲上京赴考,有一日在街上閒逛,見鎮上馬員外的家門外懸...
三石夠堅硬:磊 我們常用的光明磊落一四字詞,當中的「磊」字,原來與真的如其字一樣,與石頭有關。 三塊石聚在一起,為之「磊」。《説文·石部》:「磊,眾石也。」 石頭的特性是堅硬、頑強,「磊」有三石,所以是更堅硬、坦蕩,比喻人心坦言,堅強剛毅,正直誠實,光明磊落。明.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磊磊落落(袁可立子),既不屑與舉子輩逐嗜徵趣。」 古代有幾個與「磊」字相關的詞語,包括磊砢(眾多的...
三個人成众 與人相關的三疊字也有不少,眼、耳、口、舌、手、心等也相關。先談由三個人字組成的「众」(繁體字:眾)。 幼稚園學生學習中文字,學懂橫、直之後,就是撇和捺。一撇一捺便是「人」字。「一撇一捺易寫難做」,説的是「人」字易寫,但做人卻難。小時候不懂自律,需要「他律」,長大後卻需要「自律」,自己管自己,自我控制,有時候並不容易。 兩個人為「从(從)」,兩個人就涉及一主一副,後面的人跟隨前面人的腳步。 ...
三個女:姦,奸邪 古人對女人有偏見,認為女人是禍水,因此三個「女」字組成「姦」(音:奸)含有貶意,有通姦、奸邪之意。 「姦」本義是私通,不正當的性交,不守婦道,紅杏出牆稱為「通姦」。《說文》:「姦,私也。从三女。古文姦从心,旱聲。」段玉裁注:「亦三女為姦。是以君子遠色而貴德。」江沅《說文釋例》:「私淫曰姦,引申為一切姦宄字,俗乃用奸為姦,而姦專為姦宄字矣。」私通即是對配偶不忠,敗亂綱紀倫常。 後來,「姦」字泛...
三個子:孨,可憐 傳統中國人重男輕女,有子萬事足,理論上有三子更應可喜可賀,然而,由三個「子」字組成的「孨」(音:zhuǎn,轉)卻有可憐孤單之意。此字近年更成為網絡文化字,意義上亦有些改變。 《説文》謹也,從三子。《廣韻》孤露可憐也。《正字通》據史漢,吾王,孱王也。《方言》冀州人謂懦弱曰孱。孨當與孱通。 在網絡上,「孨」代表房子、車子、妻子,是現代男性成功的三大標誌。隨着中國物價及房價上漲,都市男人的生活壓力愈來愈大。「孨」被形容為「21世紀最理解中國男人的一個漢字」。 上...
雷的前身:畾 三個雷字構成「靐」生僻難寫,其前身就簡單很多,就是由三個田字組成的「畾」(音:雷)。 「畾」是「雷」的初文,象雷電交加之形,後加「雨」,形成雷字。 《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稱》:「雷以為車,隆隆以為馬。」《詩.小雅.采芑》:「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淮南子.原道》:「電以為鞭策,雷以為車輪。」 「畾」又是古代一種藤製的筐子,農用的工具,類似於筐子。金文假...
火勢愈來愈猛烈:火炎焱燚 金木水火土五行,各字均可組成三疊字,例如鑫森淼焱垚。其中,火字變化可真不少,由十堆火組成的火炎焱燚更是指火勢愈來愈猛的形容詞。 火,是象形文字,本身像火焰,本義是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兩個火字組成「炎」(音:嚴),指火苗升騰,炎熱、酷熱的意思,亦可以比喻人情勢利,如趨炎附勢。 三個火字組成「焱」(音:焰),代表火盛之意;三個火又可組成「㷋」,基本跟同「燼」字相同。無名氏《灌畦暇語》:「五木之火,皆寄傳於木。焱燄...
三雷轟頂:靐 跟自然現象有關的三疊字,三個雷字構成了「靐」(音:憑),代表很大的雷聲,這個字近年成為網絡文化字,令這個字重生活起來。 2008年開始,網絡文化字在中港兩地興起。在網絡語言裏,「雷」指看到某些事物,腦子裏忽然轟地一聲,感覺像被雷電過一樣,感覺不舒服,我們就會說「被雷到了」。而三個雷字組成的「靐」字更是加強版,代表非常震撼。 「雷到」原是出自江浙一帶的詞匯,指聽到別人的話很訝異,類似現代詞匯「暈倒」、「無語」等。...
龍九子之一:贔屭 與動物相關中,以貝字為主體的有贔屭,是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古時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狀。 明.楊慎《升庵外集》中提到的「龍生九子」:贔屭、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雖然是龍所生,但九子都不像龍,各有個性。其中,贔屭原形像龜,好大力能負重,用來做碑座,有「碑下龜趺」之說。 古時在廟院祠堂裏,處處可見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作為底座支撑建築物。它亦有長壽吉祥的意...
三條鮮魚:鱻 動物文字本身筆劃已多,動物三疊字多為古字,既難寫亦難讀,現今少人使用,但唯獨由三個魚字組成的「鱻」(音:鮮)卻甚受人歡迎。 在網絡上打「鱻」字,已發現有四、五家食肆名字以此字命名,如「魚鱻魚湯專門店」、「海鱻養生火鍋店」、「三鱻」等。為甚麼上用這樣少見的字做店名? 三個魚字組成的「鱻」字(音:鮮),是鮮的異體字,代表新鮮的意思。食肆主打新鮮的食材,尤其海鮮類,當然受大眾歡迎了 《説文》:鱻,新魚精也。《注》徐鍇曰...
周星馳與何鑫淼 30多年前的一套電視劇《他來自江湖》,藝人周星馳憑着他「無厘頭」的角色及精湛的演技而竄紅,在電視劇中他飾演的士司機等小角,並賦予一個特別的名字:何鑫淼。 何鑫淼在劇中也多次跟對手介紹自己名字讀法:三個金字:鑫,讀陰,三個水字:淼,讀渺。劇中仍有人簡單的叫他做「金水」。事實上,鑫和淼都是相對不常用的三疊字。 三疊字是指漢字中一類由三個完全相同的部分所組成的疊字。金木水火土五行,均可成為三疊字。 鑫字表示多金興旺的意思;淼則指水廣闊無際的樣子,有...
入鄉隨俗 英語怎麼譯? 入鄉隨俗指的是到了某個地方,就順從某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尊重別人的文化,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戰國時代。戰國·莊周《莊子·山木》:「入其俗,從其令。」後世據此典故引伸出「入鄉隨俗」這成語。 這裏想談的是它的英文譯法:Do as Romans do in Rome,意思是跟隨羅馬人在羅馬所做的事情。「入鄉隨俗」跟羅馬帝國及羅馬人拉上關係呢? 羅馬帝國最鼎盛的時期大約在中國古代的漢朝。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
每日一詞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 古時有關清明節的詩詞不少,其中這句「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就形象地描寫清明節時遊人的景象,怎樣理解呢這句詩呢? 這兩句出自宋代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古代認為,從小寒至穀雨,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梨花風後不久就到清明了。清明節,遊人為了尋找春意,大多出城踏青。 這兩句描寫了清明時西湖美麗的蘇堤和遊人遊春熱鬧的場面,充滿歡愉熱鬧的氣氛。 這首詩還有兩句,就是「日暮笙歌收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