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4-02
何靜是誰?她是「無氧」登頂全球14座8,000米級山峰的第一位中國人,也是全球第三位完成此壯舉的女性。正職是石油工程師的何靜為要挑戰人類極限?無氧攀登又是甚麼一回事?
何靜18歲以前沒見過高山

1988年,何靜出生在陝西西安高陵區農家。成長在關中平原腹地,她18歲前都沒見過高山。何靜與山結緣始於讀中專時期,一位老師喜歡爬山,常給大家講述經歷,她聽得有趣,遂加入爬山的行列,還學習攀岩。
那時略顯靦腆的何靜,給大家的印象是「體力好、意志力非常強、永不放棄」,這些特質都是她日後成功的關鍵。
中專後,何靜憑着努力考上西安石油大學,一直完成碩士學位,並加入一個油田集團,成為工程師。在此期間,她仍經常出外爬山,省內的華山、太白山都留下足迹。
2012年,何靜第一次接觸到雪山。登頂5,000多米四川四姑娘山那一刻,她發現雪山頂上的景物和普通山峰很不一樣。
何靜:感覺人是如此地渺小

「接近頂峰時,看到霞光照在白茫茫的雪上,發出金色的光芒,那一刻我感覺人是如的地渺小,而天地是如此的廣闊,也釋然了生活中的糾結和痛苦。」此刻,她有了征服更高雪山的夢想。
登雪山和一般徒步爬山分別極大,前者需要專業技、更強體能。為了實現目標,何靜不斷鑽研相關知識,又刻苦訓練。
據報道,她在很長一段日子裏,每天上班之前要晨跑15公里,梳洗後又騎着自行車去上班,每天來回40公里;到了中午,大家休息,何靜卻在辦公室負重跑樓梯.....
2016年是何靜意義非凡的一年。當年10月,她第一次成功登頂8,000米級高峰——世界第六高、中國和尼泊爾邊界上的卓奧友峰。
何靜挑戰自我 也為省錢?

最讓同行者驚訝的是,當時登卓奧友峰的標配是兩瓶氧氣,惟初出茅廬的何靜居然只用了一瓶。
在高海拔的雪山上空氣稀薄,氧氣含量極低,人身體機能將全面下降,故使用輔助氧氣是絕大多數登山者的必須,要「份量減半」亦絕不容易。
而此際何靜卻有了一個更「瘋狂」計劃,「我登完卓奧友峰覺得自己身體還可以,就想嘗試無氧攀登,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無氧攀登意味着完全不帶氧氣,較之「少用」,難度和挑戰是幾何級數增加。當然,除了除了挑戰自我,折合人民幣幾千上萬元一瓶的氧氣,對工薪族的何靜來說,是可省則省;她後來得到了商業贊助,但已是後話。
何靜難忘頭痛欲裂感受

2017年,她第一次進行無氧攀登,目標是世界第八、尼泊爾境內的馬納斯魯峰。
這次攀登的感受,何靜不會忘記。她在海拔7,400米的營地感到頭痛欲裂,渾身都沒有力氣,「但我告訴自己,這是正常反應。既然選擇了無氧攀登,那就一步一步來,慢慢走上去。」終於她逐漸找到狀態,成功登頂。
全球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共有14座,都在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第一次無氧攀登成功,何靜決心向其餘13座,包括她曾登上過的卓奧友峰,逐一發起挑戰。
2022年,她一年間無氧登頂了世界第一、海拔逾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中尼邊境)、第二的喬戈里峰(中巴邊境)、第四的洛子峰(中尼邊境)和第十二的布洛阿特峰(中巴邊境)。
何靜珠峰之顛唱《歌唱祖國》
登頂珠峰,站在世界之巔俯瞰群山巍峨,何靜實現自己多年夢想。她脫下了手套,手持五星紅旗,唱起《歌唱祖國》。
全球成功登頂珠峰的至今有7,000多人,惟無氧登頂者只有200人左右,女性更不足10人,而何靜是其中之一。
接下來的兩年,何靜沒有停下來,她一步一腳印,繼續挑戰8,000米以上高峰。
2024年10月,何靜抵達希夏邦瑪峰下;這是她挑戰的第14座8,000米以上山峰。希夏邦瑪峰是8,000米級山峰裏,唯一完全地處中國境內的一座。
延伸閱讀: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何靜:有下一座山峰等待我

在進行高海拔適應時,何靜曾遇到一次登頂窗口期,但她毅然放棄了,原因是她的國旗還留在大本營。直到10月19日,她才等到第二個窗口期,帶着國旗成功登頂。
至此,何靜成為無氧登頂14座8000米級山峰的中國第一人,同時是全球第三位完成此壯舉的女性。
她接受採訪時說:「能為中國登山運動帶來更多突破,我很自豪。」
她又說:「登山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永遠都有下一座山峰等待我去攀登......我不會沉浸在過去的成績裏,而是向着下一個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