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4-01
緬甸發生黎克特制7.6級大地震,至今已造成2,000多人死亡,超過3,400人受傷。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香港政府即時派出合共51人的救援隊伍,有2隻搜救犬隨行,亦帶備重約9噸的救援工具,前往緬甸地震災區協助搜救工作。
大家對於香港救援隊認識有幾多呢?立即帶大家了解一下!
香港救援隊跨部門組成 國際救援工作經驗

香港救援隊是一支由政府組建的專業災害應急救援隊伍,主要參與本地及國際重大災害的搜救行動,前身是消防處的坍塌搜救專隊。香港救援隊由跨部門組成,主要來自消防處、保安局、入境處,亦有來自醫管局或衛生署的隨行醫生及護士,甚至配備有搜救犬。
香港救援隊擁有非常豐富的國際救援工作經驗,上一次出動是2023年2月的土耳其地震。在216小時的搜救行動中,香港救援隊成功救出4名倖存者,並挖掘出6具遇難者遺體。
最新消息指出,一行51人的香港救援隊,深夜抵達緬甸首都內比都後,在當地疾控中心短暫休整,已連夜趕往其中一個重災區曼德勒執行搜救行動。
今次香港救援隊由消防處副消防總長趙汝珏率領,成員包括有消防處41人、保安局4人、入境處2人、醫管局2名醫生和2名護士,還有消防處2隻搜救犬。
其中10名消防員曾經參與2023年2月土耳其的7.8級地震的救援行動,有豐富的災場救援實戰經驗。搜救犬Umi、Twix,亦曾在土耳其地震的救援行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別在倒塌的廢墟成功救出一名被困兒童,以及幫助救援隊找到多名被困人士,為救援工作提供關鍵線索。

事實上,不只是香港,內地也有派出中國國際救援隊協助緬甸救災,但他們與香港救援隊,不論級別、人數上都有很大分別,是甚麼原因呢?
香港救援隊屬輕型 未來期望完成中型認證
原來聯合國轄下的國際搜索與救援諮詢小組(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有就國際救援隊伍訂立分級機制,根據管理、搜索、救援、醫療及後勤共5方面的能力,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救援隊分為輕型、中型及重型。
現時國際間共有超過60多隊獲認證的救援隊,超過一半屬於重型,另有20多隊中型。香港救援隊屬於輕型,而中國救援隊及中國國際救援隊則屬於重型。中國是亞洲首個擁有2支獲得聯合國認證的國際重型救援隊的國家。
根據介紹,輕型救援隊只須具備基本的行動能力即可,但中型救援隊就必須具備上述5方面能力,並能夠應用複雜技術進行搜索與救援,救援期為7天。至於重型救援隊,就是在中型的基礎上,還需要可在兩個場地同時展開救援行動,並且能夠連續作業24小時以上,救援期長達14天。

國際搜索與救援諮詢小組目前只對中型及重型的救援隊進行測評及認證,每5年進行覆檢,並且只建議此2種級別的救援隊參加國際救援任務。
但香港救援隊精益求精,每年不停進行訓練,不論裝備或整備速度上,都展現出國際一流的水平。消防處期望,香港救援隊能夠在1至2年內完成中型救援隊的認證,未來有更多機會出動,向世界展示香港實力。
延伸閱讀: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