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車齊響:轟 三車聚在一起成會是甚麼場景?「轟」,就是指很多車子一同發出的聲音,如轟隆轟隆,形容巨大的響聲。 《說文》:「轟,羣車聲也。从三車。」我們平常會用轟隆轟隆,原來另一個四字詞也有趣,那就是「轟轟闐闐。」《文選.左太沖〈蜀都賦〉》:「車馬雷駭,轟轟闐闐。」劉良注:「轟轟闐闐,車馬聲。」 「轟」又有衝擊的意思。金代元好問〈遊承天懸泉〉:「并州之山水所洑,駭浪幾轟山石裂。」元代關漢卿《閨怨佳人...
源自中國的「丼」 在日式料理中,大家應該見過「日式蒲汁鰻魚丼」、「日式照燒雞排丼」等食物名稱,別以為這個「丼」字是日本字,原來源自中國。 早在宋朝的《集韻》已有記載,「丼」是一個象聲詞,音dam2,意思是拋一塊石頭入落井裏所發出的聲音。 例如:「那個女仔靚到丼一聲!」「那個男孩丼咗個玩具落水!」簡單而言,就是投擲物件入水中的聲音。 在日本,這個字的發音和用法則完全不同。日文發音為「噹」,是蓋飯的意思。它又可以表示用來作裝飯的大...
王安石成親兼高中:囍 疊字中,「囍」是熟悉不過的字,代表喜慶之上更添喜慶的意思。囍,原來背後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囍,是由兩個「喜」字組成的圖形組成,內裏又蘊藏了四個「吉」字。一般在嫁娶的日子,由大紅雙喜字剪成的「囍」字,會被貼在大門口或禮品之上,代表男女雙方共同迎接喜慶一天,多用於婚嫁等喜慶場合。 這個「囍」字相傳來自宋朝宰相王安石手筆。相傳王安石23歲上京赴考,有一日在街上閒逛,見鎮上馬員外的家門外懸...
十個又字夠重複:又双叒叕 凡是一些重複又重複的事情,我們會用上「無限重複」等字,但網絡上最新的說法是「又双叒叕」,稀奇古怪,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呢? 「又双叒叕」,讀音為「又、雙、若、絕」。 「又和雙」比較易理解,意思是重覆和一對。 「叒」(音:若)原是古代神話中的樹木名稱。 《說文解字·叒部》:「叒,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叒木也。」 「叕」(音:絕),聯、綴的意思。《說文》:「叕,綴聯也。象形。凡叕之屬皆从叕。」 將十個「又...
三石夠堅硬:磊 我們常用的光明磊落一四字詞,當中的「磊」字,原來與真的如其字一樣,與石頭有關。 三塊石聚在一起,為之「磊」。《説文·石部》:「磊,眾石也。」 石頭的特性是堅硬、頑強,「磊」有三石,所以是更堅硬、坦蕩,比喻人心坦言,堅強剛毅,正直誠實,光明磊落。明.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磊磊落落(袁可立子),既不屑與舉子輩逐嗜徵趣。」 古代有幾個與「磊」字相關的詞語,包括磊砢(眾多的...
三個人成众 與人相關的三疊字也有不少,眼、耳、口、舌、手、心等也相關。先談由三個人字組成的「众」(繁體字:眾)。 幼稚園學生學習中文字,學懂橫、直之後,就是撇和捺。一撇一捺便是「人」字。「一撇一捺易寫難做」,説的是「人」字易寫,但做人卻難。小時候不懂自律,需要「他律」,長大後卻需要「自律」,自己管自己,自我控制,有時候並不容易。 兩個人為「从(從)」,兩個人就涉及一主一副,後面的人跟隨前面人的腳步。 ...
三個女:姦,奸邪 古人對女人有偏見,認為女人是禍水,因此三個「女」字組成「姦」(音:奸)含有貶意,有通姦、奸邪之意。 「姦」本義是私通,不正當的性交,不守婦道,紅杏出牆稱為「通姦」。《說文》:「姦,私也。从三女。古文姦从心,旱聲。」段玉裁注:「亦三女為姦。是以君子遠色而貴德。」江沅《說文釋例》:「私淫曰姦,引申為一切姦宄字,俗乃用奸為姦,而姦專為姦宄字矣。」私通即是對配偶不忠,敗亂綱紀倫常。 後來,「姦」字泛...
三個子:孨,可憐 傳統中國人重男輕女,有子萬事足,理論上有三子更應可喜可賀,然而,由三個「子」字組成的「孨」(音:zhuǎn,轉)卻有可憐孤單之意。此字近年更成為網絡文化字,意義上亦有些改變。 《説文》謹也,從三子。《廣韻》孤露可憐也。《正字通》據史漢,吾王,孱王也。《方言》冀州人謂懦弱曰孱。孨當與孱通。 在網絡上,「孨」代表房子、車子、妻子,是現代男性成功的三大標誌。隨着中國物價及房價上漲,都市男人的生活壓力愈來愈大。「孨」被形容為「21世紀最理解中國男人的一個漢字」。 上...
雷的前身:畾 三個雷字構成「靐」生僻難寫,其前身就簡單很多,就是由三個田字組成的「畾」(音:雷)。 「畾」是「雷」的初文,象雷電交加之形,後加「雨」,形成雷字。 《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稱》:「雷以為車,隆隆以為馬。」《詩.小雅.采芑》:「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淮南子.原道》:「電以為鞭策,雷以為車輪。」 「畾」又是古代一種藤製的筐子,農用的工具,類似於筐子。金文假...
火勢愈來愈猛烈:火炎焱燚 金木水火土五行,各字均可組成三疊字,例如鑫森淼焱垚。其中,火字變化可真不少,由十堆火組成的火炎焱燚更是指火勢愈來愈猛的形容詞。 火,是象形文字,本身像火焰,本義是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兩個火字組成「炎」(音:嚴),指火苗升騰,炎熱、酷熱的意思,亦可以比喻人情勢利,如趨炎附勢。 三個火字組成「焱」(音:焰),代表火盛之意;三個火又可組成「㷋」,基本跟同「燼」字相同。無名氏《灌畦暇語》:「五木之火,皆寄傳於木。焱燄...
三雷轟頂:靐 跟自然現象有關的三疊字,三個雷字構成了「靐」(音:憑),代表很大的雷聲,這個字近年成為網絡文化字,令這個字重生活起來。 2008年開始,網絡文化字在中港兩地興起。在網絡語言裏,「雷」指看到某些事物,腦子裏忽然轟地一聲,感覺像被雷電過一樣,感覺不舒服,我們就會說「被雷到了」。而三個雷字組成的「靐」字更是加強版,代表非常震撼。 「雷到」原是出自江浙一帶的詞匯,指聽到別人的話很訝異,類似現代詞匯「暈倒」、「無語」等。...
龍九子之一:贔屭 與動物相關中,以貝字為主體的有贔屭,是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古時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狀。 明.楊慎《升庵外集》中提到的「龍生九子」:贔屭、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雖然是龍所生,但九子都不像龍,各有個性。其中,贔屭原形像龜,好大力能負重,用來做碑座,有「碑下龜趺」之說。 古時在廟院祠堂裏,處處可見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作為底座支撑建築物。它亦有長壽吉祥的意...
三條鮮魚:鱻 動物文字本身筆劃已多,動物三疊字多為古字,既難寫亦難讀,現今少人使用,但唯獨由三個魚字組成的「鱻」(音:鮮)卻甚受人歡迎。 在網絡上打「鱻」字,已發現有四、五家食肆名字以此字命名,如「魚鱻魚湯專門店」、「海鱻養生火鍋店」、「三鱻」等。為甚麼上用這樣少見的字做店名? 三個魚字組成的「鱻」字(音:鮮),是鮮的異體字,代表新鮮的意思。食肆主打新鮮的食材,尤其海鮮類,當然受大眾歡迎了 《説文》:鱻,新魚精也。《注》徐鍇曰...
周星馳與何鑫淼 30多年前的一套電視劇《他來自江湖》,藝人周星馳憑着他「無厘頭」的角色及精湛的演技而竄紅,在電視劇中他飾演的士司機等小角,並賦予一個特別的名字:何鑫淼。 何鑫淼在劇中也多次跟對手介紹自己名字讀法:三個金字:鑫,讀陰,三個水字:淼,讀渺。劇中仍有人簡單的叫他做「金水」。事實上,鑫和淼都是相對不常用的三疊字。 三疊字是指漢字中一類由三個完全相同的部分所組成的疊字。金木水火土五行,均可成為三疊字。 鑫字表示多金興旺的意思;淼則指水廣闊無際的樣子,有...
入鄉隨俗 英語怎麼譯? 入鄉隨俗指的是到了某個地方,就順從某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尊重別人的文化,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戰國時代。戰國·莊周《莊子·山木》:「入其俗,從其令。」後世據此典故引伸出「入鄉隨俗」這成語。 這裏想談的是它的英文譯法:Do as Romans do in Rome,意思是跟隨羅馬人在羅馬所做的事情。「入鄉隨俗」跟羅馬帝國及羅馬人拉上關係呢? 羅馬帝國最鼎盛的時期大約在中國古代的漢朝。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 來自英語? 「自家的狗窩」指的是自己的房子,說是「狗窩」也有自謙的含意,相比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房子(金窩銀窩),還是自己的家最幸福。 這句話來自西方,出處有兩個,其一是Every bird likes its own nest the best,第二個是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第一句的意思是所有的雀鳥只喜歡自己的巢穴;第二句的意思是不論東或西,自己的家是最佳。 相對而言,「金窩銀窩,不如...
周一症後群 說起「周一症後群」,可能大家未必理解,但說「憂鬱星期一」,就可能較多人熟悉,意思指在周末過後的周一要上班或上學,情緒特別低落,有憂鬱的感覺。 「憂鬱星期一」其實來自西方所說的Blue Monday。其來源於古時的工匠每天工作10多小時,經過周末的休息後,周一重返工作,心情還未收拾,有悶悶不樂的憂鬱感覺。 然而,這詞語的正確英文用法不是Blue Monday 或Monday Blue,應該是Monday blues,如:I have ...
三頭牛成犇 除金木水火土五行外,與動物、家禽等相關的三疊字也不少,以下就有由三個牛字組成的「犇」字(音:奔)。 一頭牛已很大力,三頭牛更力大無窮,有成隊成列急走、急跑的意思,是「奔」的異體字,亦有人多推擠的狀態。 此字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清朝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江南,其中一次和珅與紀曉嵐兩位臣子隨行,入住客棧。一晚,乾隆夜半起床如廁,久未回去,和珅與紀曉嵐於是尋找乾隆皇帝,三人碰面時,正聽到另一房間傳出撫...
戊戌戍戎 漢字是方塊字,有些字的寫法很類同,有時令人混淆,如「戊、戌、戍、戎」這四個字的讀音及寫法經常令人混淆,怎樣記着呢? 先談戊戌,(音:茂蟀),認識中國歷史的人,也應聽說過戊戌變法。1898年(農曆戊戌年),清.光緒年間,以康有為為首的學者倡議的改革變法,主要內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然而,此次改革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強烈反對,慈禧太后於同年九月發動政變,囚禁光緒...
授人以漁 不如授人以欲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一句聽得多了,原來還有一句:「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指的是不要直接給予物質,而是教以方法或某種信念,讓對方自己去爭取。 「授人以魚」,即給人一條魚,當然能夠充飢,但這是短暫的,卻不能解長久之飢,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漁捕的方法,所以就有了「不如授人以漁」,意思就是讓人自己學會捕魚,維持生計。 另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話亦都耳熟能詳:「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出自《淮南子·説林訓》。意思是説,與其站在...
晝無事者夜不夢 「晝無事者夜不夢」或許你不熟悉,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你一定聽過。 你有沒有試過在日間親眼目睹車禍,晚上做夢出現類似的景象?這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意思,白天的所思所想,晚間做夢時便會見到,但有趣的是,很多時日間沒有想過的事情,在夢境也會出現。 此語源自《慎子.逸文》:「晝無事者夜不夢」。後來被演譯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清.李漁《十二樓.七.拂雲樓》...
每日一詞 「賓虛」和「趁墟」 形容場面人山人海,熱鬧非常,老一輩的香港人,會以「賓虛咁嘅場面」來形容。你聽過嗎?是如何產生的呢? 「賓虛」,在廣東話中有人山人海、場面宏大的意思。 這個說法有說是源自於1959年出品的美國電影Ben-Hur,這電影中文譯名叫作《賓虛》,「賓虛」這個詞,其實是戲中主角的名字。 這套電影在上世紀50年代上映,由於當時沒有後期特技,所以在場面上需要採用特大製作。製片公司動用超過萬名臨時演員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