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4-04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2023年6月19日出席匈牙利多瑙河研究所(Danube Institute)主辦的論壇,題為「與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探討印度及太平洋議題」,本文乃摘自論壇的問答翻譯記錄。楊榮文在論壇上談及中國與俄羅斯在當今國際局勢下的角色,並透過自己的外交背景,闡述對印度、東盟等地的看法。
楊榮文:找任何理由每年至少去中國1次
問:我是研究中國的。當你提到房間裏的大象是中國時,我很高興,因為我真的想問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當我們觀察中國時,我們真正要關注甚麼?當然我們都讀《經濟學人》和那些西方報紙,他們試圖講述關於中國的故事,但根據你的經驗,你會怎麼說?我們必須真正了解中國的甚麼?在未來幾年、幾十年我們應該關注甚麼?
楊榮文:我去過歐洲100多次,我認為我對歐洲的了解也只是表面的。中國的人口是歐洲的兩倍,陸地面積可能是3倍,或者說2倍吧。這是一個複雜的現實,任何歐洲人都不可能對中國了解太多。當年輕的歐洲朋友向我尋求建議時,我會說:「去中國吧!找任何理由每年至少去中國1次,這對你有好處,而且學得太多並不會有危險。」
為甚麼不去呢?如果你是父母,這個經濟體將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經濟體都大得多,你最好了解它,無論是出於進攻還是防禦的原因。你應該教你的孩子中文。或者至少讓他們對中文感興趣,因為這將是他們的一大資產。但現在的氛圍是,孔子學院,他們是顛覆性的。我實在無法理解當前的氛圍。
我在劍橋時,李約瑟還是岡維爾與凱斯學院的院長,他對我影響深遠。他的鉅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達到了一種深度,甚至連中國人自己都很欣賞。這種學術研究已經大大減少,不僅在劍橋,而且遍及整個歐洲,然而中國卻愈來愈強大。因此逼切需要做些甚麼。
延伸閱讀:楊榮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領導人講話訊息藏在細微差別中

楊榮文:中國在成長蛻變中不斷回溯歷史
由於我與天主教會的關係,我有這樣一個夢想,也許匈牙利可以發揮某種作用,我不知道。如果中國能理解有一所古典研究大學,那就太好了。不僅是語言,羅馬和希臘,還要了解羅馬世界,了解古典歐洲;而歐洲反過來幫助中國,中國也幫助歐洲,建立一所了解中國的大學。
你需要的不僅僅是一所大學來了解中國,耶穌會士用很少的資源做了很多事。根據李約瑟的說法,即使是那樣也創造了法國大革命的基礎,因為耶穌會士說,令人驚訝的是你們有道德秩序,卻沒有組織化的宗教,這怎麼可能呢?因為這在歐洲的經驗中從未出現過。他寫了這個,把中國經典翻譯成拉丁文。
根據李約瑟的說法,法國百科全書派學者像伏爾泰和笛卡爾,當他們讀到這些時,他們說對,這就是我們對天主教會統治、天主教思維壓制獨立思想的回答。於是開始了一個去基督教化的時期。但過度的去基督教化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你切斷了自己的雙腿,如果你沒有根,你如何改變?
中國在這種轉變中不斷回溯自己的歷史,你的枝幹愈生長,你的根就愈深。但歐洲當前的模式是你砍掉自己的雙腿,然後說:「這將幫助我改變。」對我來說這非常危險。
延伸閱讀:楊榮文:中國不想取代美國霸主地位 歷史證明干預他人只會適得其反

楊榮文以太極比喻 歷史文化根基對國家發展的重要
當我看到、當我被告知城堡山的情況,為甚麼匈牙利議會是新哥特式,而不是新古典式時,我看到你們的領導人思考方式中有一定的智慧,因為不要失去你的根。你失去根,你就會被沖走,你會被拋棄。
我現在練太極,我想你們熟悉太極。太極有一個原則,你根基愈牢固,你就愈自由。如果你沒有根基,你就會失去平衡;如果你有根基,你可以旋轉並保持平衡,根基非常重要。
無論如何,這只是遠距離的觀點。我感到很尷尬談論這個,因為我對匈牙利知之甚少,我只是對你們有一點感覺,而且我很喜歡,我只是給你們我的印象。(五之三)
(轉載自中天新聞,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延伸閱讀:楊榮文: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
延伸閱讀:楊榮文:世界多極化 東盟有望成中立戰略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