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拜天公 农历正月初九,又称为“拜天公”,为什么呢? 这一天,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闽南地区,有一个特别盛行且隆重的民间习俗,就是“拜天公”。 传说正月初九是主宰三界、统领诸神以及人间万灵最高的神——玉皇大帝的诞辰,人们把这一天称为“天公生”。天公就是指玉皇大帝,道教亦称之为元始天尊。 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所以用...
初八谷日 农历正月初八,又称为“谷日”、“顺星节”,为什么呢? 正月初八为“谷日”,源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占书》记载:“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初八便是谷物的“生日”。据说这天若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若天阴则年歉,所以这是一个可预知一年运气的节日。 这一天,天子会向天祈求农...
忙年 腊月年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什么是忙年呢? “忙年”就是为春节所做的准备的时段,由“小年”当天便开始,一直到除夕。 忙年有什么要准备?人们要为过年祭灶神、大扫除、衣服,祭祖、添衣服,贴对联,准备鞭炮等等。 有一首北京老儿歌《北京忙年歌》,便以浅白的方式摡括了“忙年”的各项习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
小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传统“小年”,什么是“小年”? 小年是春节前的重要节日之一,标志着人们正式开始准备迎接农历新年的日子。关于“小年”的具体日子,不同地方有一点差异。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南方“小年”就多为腊月二十四,有些地区则为腊月二十五。 小年与祭灶神(俗称“送灶”)有关,小时候见妈妈“谢灶”,就是祭灶神了。 传说中,...
初七人日“三吃四做一禁忌” 在中国民间传统中,新春不但喜庆的习俗多,禁忌也多,例如在初七人日这天,便有“三吃四做一禁忌”的习俗。 正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人日”,是因为传说中女娲创造天地时,前六天分别造出鸡、犬、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创造出了人类,故正月初七又称“人日节”,即人类的诞辰日。 那么何谓“三吃四做一禁忌”呢?所谓“三吃”,就是吃面、七宝羹、及第粥,吃面寓意长寿,吃七宝羹寓意身体健康,吃及第粥寓意高中。 至...
送神早迎神迟 农历新年作为中国最重要及最具历史传统的节日,相关习俗及仪式甚多,其中对“送神”及“迎神”便甚为讲究。 相传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五,民间诸神便会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报告人间善恶,俗称“送神日”,而古代人便习惯于年廿五送走“灶君”这位民间神。 为什么送神要农历年廿五那么早就做呢?这是因为古时社会相信早点送走灶君,让祂提早到天庭坐好座位,也好让神明能在天庭多点休息时间,因此便有“送神要早”的习俗。 ...
每日一词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