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4-06
有必要指出的是,2022年中国人口已经下降0.1%,众所周知这种下降趋势将持续下去——据联合国预测,2020年至2030年,中国人口将年均下降0.1%。因此,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由于总人口的减少,到2035年实现GDP总量翻一番的目标比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翻略具挑战性——如果实现了GDP总量目标,那么人均GDP目标必然会超额完成。
罗思义:中国经济15年内可翻倍 美国需32年
让我们再来看中美两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国际比较。为美国政府政策制定做出官方经济预测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2023年至2033年,美国GDP将年均增长1.8%,从2034年起将降至1.6%。这一数字略低于按12年移动平均线计算的美国年均增速(2.3%)——之所以选择12年这个数字,是因为从2023年到2035年也是12年。为避免有人认为笔者对美国有偏见和偏向中国,下文的国际比较引用美国数据时将采用美国年均增速(2.3%)这一较高的数据。
如果中国实现2035年增长目标,而美国GDP继续以2.3%的速度增长,那么在2020年至2035年间,中国GDP将增长100%,美国GDP则将增长41%(见图1)。也即是说,从2020年到2035年,中国GDP增速将略高于美国的2.5倍。如果中国GDP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其规模将在15年内翻一番,而如果美国GDP按2.3%的速度增长,其规模需要32年才能翻一番。

罗思义引述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将成世界最大经济体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这种增长结果所带来的国际影响。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以比西方经济更快的速度增长,并在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那么除了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外,中国还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正如沃尔夫指出:“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方式看到隐含的前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按照购买力计算,2022年中国人均GDP为美国水平的28%。这几乎正好是波兰人均GDP的一半……现在,假设中国人均GDP翻一番,达到与波兰相当的水平。那么中国的GDP总量将是美国的两倍多,比美国和欧盟加在一起还要多。”按照上文给出的GDP数据,到2035年这一过程将无法完成。按照沃尔夫选择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比美国高出60%。但即便如此,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沃尔夫同样准确地指出,阻止这种结果发生的唯一方法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美国等西方经济体的增速。显然,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自然中国永远不会赶上西方——被西方甩在身后。因此正如沃尔夫所言:“中国的经济的未来是什么?它会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并由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跻身世界最大经济体,还是会变成和美国一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罗思义: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中长期目标始终超额完成
要在2035实现GDP总量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中国GDP年均增速就必须至少达到4.7%。到目前为止,中国GDP年均增速高于这一数字——2020至2022年中国GDP年均增速为5.7%,这意味着从2023至2035年开始,中国GDP年均增速必须达到4.6%。
因此,如图1所示,中国2023年GDP增速(5.2%),再次超过了实现2035年目标所需的GDP增速(4.6%)。从2020年到2023年,实现2035年目标所需的GDP增速为14.9%,而实际增速为17.5%。这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45年记录相一致,在此期间中国制定的中长期目标始终被超额完成。
延伸阅读:罗思义:预测中国经济增长 不能忽视这种诡异的“沉默”
罗思义:若中国GDP增速放缓至西方水平 目标才无法达成

总而言之,无论是2023年,还是2020年以来,都没有迹象表明中国将无法在2035实现GDP总量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事实上,中国远远领先于这一目标。按照世界银行标准,4.6%的GDP年均增速很容易确保中国在2035年之前跻身高收入经济体——目前的标准是人均收入13,846美元。
我们应当注意到,中国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年均增速必须不低于4.6%,这意味着到2035年,中国必须继续以远高于西方经济体的速度增长——虽然这符合中国目前的趋势,但是,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西方经济体经济增速,那么这一切也将无法达成。 (四之二)
(转载自观察者网,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