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形容不幸事接连发生,广东俗语有:「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形容词原来有一个典故的。 这句话见于冯梦龙《醒世恒言》:「这等苦楚,分明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意思是屋顶已经破掉,偏偏遇上连日下雨,夜晚还下个不停;此外,船只已经较预定的航行时间晚了,偏偏又遇上逆风,令航行变得更慢。真是祸不单行。
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寅 要计划一年大计,在春天进行是最理想的,要计划好一天的事情,则清晨时分进行也是最佳的。 我们常听到这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自南朝.梁萧绎《纂要》。 而有另一句意思十分相近的,出自《增广贤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一日之计在于寅。” 中国以农立国,对农耕十分重视,农耕亦跟天气季节息息相关。在二十四气节之中,以立春最为重要,立春为二十四气节之首。立春...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下两句是什么? 踏入春天,想起一首好玩的打油诗《四时不读书乐》,虽然出处不详,但绝对是经得起时代考验。 上世纪30年代,林语堂先生在一次题为《论读书》的演讲中已引用过,到今时今日这首打油诗依然瑯瑯上口,可见它确实道出莘莘学子的心声。 《四时不读书乐》首两句“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下两句是什么呢?原来流传着很多版本,包括“秋高气爽正好耍,严冬难耐望来年”,以及“秋有蚊...
春风风人 夏雨雨人 “春风风人”意思是像春风一样地吹拂着人,“夏雨雨人”就是像夏雨一样滋润着人。这句话看似形容天气,实际并不是。 这两句话出自西汉刘向《说苑 · 贵德篇》,全句是“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这句话并不是形容天气,而且形容及时给予他人帮助。背后故事还与齐国相国管仲有关。 春秋时期,梁国相国孟简子因罪逃到齐国,齐国相国管仲亲自出来迎接。管仲知道孟简子原有门客三千,现在却只有三个跟随他,...
情人眼里出西施 今天是情人节,中国有一句“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什么意思呢? 自宋代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就有“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有西施”。就是说无论长相如何,在情人眼中都如西施一样美丽。 不过,相传这句话最初出自一个与爱情完全无关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期,当时一名居住在越国都城外的樵夫秦仁,机缘巧合地在路上遇到三名正在逃亡的女子。 三人当中有一人是四大美...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一闹吃 二闹灯 三闹谜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就是春节之后的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在这节日,人们一般会吃汤圆、赏花灯及猜灯谜,所以有“一闹吃、二闹灯、三闹谜”之说。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东汉初年,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把持朝政。周勃等大臣在吕后死后,铲除吕氏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据说,平息诸吕的日子适逢是正月十五日,因此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民间将元宵...
天雨粟 鬼夜哭 “天雨粟 鬼夜哭”这句话与仓颉有什么关系? 语出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卷八《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文字,如根据雀鸟的形态造“鸟”字,山峰形象造“山”字等。当文字完成之日,天上掉下如雨点般的金色稻谷,代表大丰收,同时吓得天魔外道鬼哭神嚎,不能为害人间。这反映了仓颉造字此事大...
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睡到饱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农历新年,更有“开个好头”的观念,反之也十分避忌做错事导致流年不利。 中国民间有“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的说法,意思就是年初一和年初二都要早起床,到了年初三就可以不用早起睡个够。 年初一要早起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年初一是一年之始,若懒洋洋不起床的话,未来一年都会懒洋洋,因此一定要早起。此外,年初一当日有很多要处理,例如祭拜祖先与神明,到了初二又要出门拜年,或...
爆竹一声除旧岁 桃符万象迎新春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象迎新春”,祝大家新年如桃花一样灿烂,长年行好运。 这句诗取自北宋王安石的作品《元旦》,将春节的新景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 原诗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阵阵轰隆的爆竹声响起,代表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春联...
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 “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这句中国人过年时的俗语很多人都知,是表达希望孩子在过年前戒除懒惰的陋习,新的一年努力学习。 这个风俗流行于广东地区。除夕夜,家家户户会上灯(点灯,在客家人的习俗中,灯和丁想通,因此添灯也有添丁的意义),然后给每个小孩一只红鸡蛋,点着一炷香,让他提着灯笼,到街头巷尾去边走边唱道: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 过年前,大家都会进行家居大清洗,去旧迎新,添置新用品、新衣服、新鞋袜等,小...
年廿八 洗邋遢 中国传统有“年廿八,洗邋遢”的习俗,更有“年廿八洗邋遢,若然不洗岂会发”的说法。每家每户都会在这天把家里彻底打扫一遍,甚至以碌柚叶洗澡,象征洗去霉运,迎接富有和美好的新一年。 为什么选择年廿八这一天来洗邋遢呢?广东话廿八与“易发”音近,所以取其“好意头”;此外,“财不入污门”的观念也深入民心,认为财神不会走进不干净的家里,所以趁着年廿八这一天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财神、迎接发财之运。 “洗邋遢”除了洁净房子之外,亦有除惰性、去恶习的意思。 至于北方,则有民谣说“腊月...
盆菜,还是盘菜? 农历新年将至,又是吃传统盆菜的时候了!盆菜的特色就是用一个大盆子,将不同的餸菜一层一层铺在盆子里,愈名贵菜式愈放在最上层,看起来就有盆满砵满的好意头。不过,有人会把“盆菜”说成是“盘菜”,究竟那个才是对的呢? 盆菜是广东人的菜式,将不同的菜式一层一层的铺在盘子里,盆子就像洗脸盆的盆子那般大,足够一家人食用。 至于盘子呢?就是浅底的器皿,比碟子大一些。北方人常常把碟子说成盘子,一盘菜也就是一碟菜。因此将“盆菜”改成“盘菜”,就一定不足够一家人食用了。 “盆”与“盘”广州话同音,普通话却不同音,普通...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很多诗篇都反映其爱国情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是其中名句。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意思是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即死很多次)依然不会后悔的。 “九死不悔”是屈原面对理想矢志不渝的誓言,同时也表达他勇于拼搏、敢于牺牲的精神。 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可惜壮志未酬,最终投江自尽,后人就以端午节纪念他。 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引用此名句,...
千金难买子孙贤 你有没有“千金难买心头好”的经验? “心头好”就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喜欢的东西,有时就算有千金也未必买到。 语出明·冯惟敏《商调·集贤宾·题长春园》:“好弟兄宦业成,老夫妻福寿全,喜的是千金难买子孙贤。”此处说的,是子子孙孙的贤孝,当然是“千金”也难以买到的。 后来也有人把“子孙贤”换成“心头好”,形容购物时的乐趣。
沐猴而冠 形容人虚有其表,没有真本领,可以用“沐猴而冠”这个成语。 沐猴指猕猴。语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楚汉相争期间,西楚霸王项羽率兵进入秦国首都咸阳后,屠杀城里的百姓,杀害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并且放火烧掉宫殿,然后带着到处搜括而来的珠宝和妇女要回故乡去。 此时,有人跟项羽说:“关中这个地方,山河四面围绕,是天然屏障,土...
五味杂陈 形容人生,我们会写“百味人生”,不过,“百味”可以说是由“五味”混合出来的,所以亦有人会说“五味杂陈”。 五味,即酸甜苦辣咸,是舌尖上最直接的体验。 “酸”代表人生中的辛酸与努力,如参加运动比赛前付出的准备和汗水;“甜”代表人生中的幸福感觉,如跟相爱的人组织家庭、新生命的来临等;“苦”代表遇到的痛苦与磨难,面对失败、困难、病痛、死别等;“辣”代表遇到的意外和令人激动的事情,有刺激的,也有兴奋莫明的...
“快刀斩乱麻”的下一句是什么? “快刀斩乱麻”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故事说:一天,东魏丞相高欢为了测试儿子们的才智,每人各发一把乱麻,斗快整理。 当其他儿子都全神贯注地抽出乱麻,高洋不慌不忙找来一把刀,三两下便把乱麻斩断了,并对高欢解释:“乱者须斩!”高洋后来成为了北齐文宣帝。 后人把这故事概括至一个成语:“快刀斩乱麻”,形容以果断快捷的手段,解决错综复杂的问...
“女人心海底针”下一句是什么? “女人心、海底针”这句俗语,从字面看,一根针掉进大海,当然很难找到,比喻女性心思难以捉摸。 女性的心思细密、感情细腻,喜好和情绪,有时候就像3、4月的天气,骤晴骤雨,难以捉摸。虽然这句话出处已难以考究,但相信很大机会来自男性。 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如今已很少人知道,下半句是:“就算捞到还扎人”,意思是即使能在海底捞到针,但这针仍是会扎人的。 两句话连在一起,是形容女性根本不讲道...
情人眼里出西施 爱情使人盲目,每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一对看似并不匹配的情侣仍能擦出爱的火花,很多时会想到“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语。那么到底历史上是哪位人物最先有这样的体会? “情人眼里出西施”原话出自宋代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的两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有西施”。本意是指在情人的眼中,对方都如同西施一样美丽。 不过,这句话却是出自一个与爱情完全无关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期,当时一名居住在越国都城外的樵夫秦仁,机缘巧合地在路上遇到三名正在逃亡的女子。 三...
大雪兆丰年 无雪要遭殃 今天(12月7日)是“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在古代,大雪时期的天气对农作物收成还有重要启示。 “大雪”到临,北方地区会受冷空气影响,经常出现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积雪。 对于农家来说,这个节气又隐藏着什么启示呢?北方有俗语:“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意思就是大雪当日有下雪的话,就预兆将迎来一个丰收之年;没下雪的话就要遭殃。 究其原因,雪是水冻结的形态,大雪下雪意味着冬天下雪量充足,能...
每日一词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