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标签︰古语

标签︰古语

一年容易又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正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到来。这个起源于古代中国的节日原名为“仲秋”,在中国农历当中八月正为秋季第二个月,在这一天,月亮会变得圆满,象征团圆的意思。然而,一年之中大家面对的难关都不少,为何又会有“一年容易又中秋”之说?

  “一年容易又中秋”,这一句来自于宋代诗人陆游《宴西楼》的诗句。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诗句当中表达诗人因看见西楼上前人的遗迹依然豪雄,但自己因为从军不能常来,桥头飘起的风令他感叹“一年容易又秋风”,然后迎着秋风转回驿舍,眼见“摩诃池上月方中”而有感...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这两句诗出自明代诗人唐寅《元宵》一诗,将元宵佳节的特色——明月及彩灯,共冶一炉,砌出一幅美丽夜景的图画。

  民间有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是八月十五中秋夜,如果天气不佳,云雾遮盖月亮的话,五个月后的元宵夜就会下雪,影响彩灯,令张灯结綵的元宵佳节失色不少。

  这句话在北方可能比较合适,但在南方地区就不一定适当。在南方,正月十五日已是大地回春之时,月亮高挂的机会也高,因此文人墨客也喜...

“太子洗马”是什么职位?

   “太子洗马”这个古代职位名称,很是有趣,从字面上看,似是为太子清洁马匹,实际这职位与洗马完全没有关系。

  “太子洗马”职位最早先秦时期已设置,意同“先马”,是太子身边的侍从官,每当太子出行的时候就在太子的车马前为先导,负责引路开路,可以算是太子的仪仗队的一部分。

  《问玉珉》:“洗马进贤冠,出则在马前清道,固曰洗马。”

  唐朝时,这个官职只为“从五品”,九品中职位不算太高,但却是极受欢迎的职位。

  ...

相逢不用忙归去 明日黄花喋也愁

  形容事情已过去了,已失去价值,我们会说“明日黄花”。其实,明日是未可知的,为什么我们却又知道明日的黄花已失去了价值?这个成语确实有点吊诡。 

  明日黄花出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喋也愁。”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既然已相聚在一起就不要急着回去,还是趁这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赏花为好。若等到“明日”,重阳节已过去,不但再观赏已无趣,恐怕飞舞的彩蝶看了那过时的菊花,也会感到有点发愁。

  苏轼为了留着友人,写的也太有诗意了...

“出人头地”来自一场误会?

  形容有人名成利就,光宗耀祖,会用“出人头地”来形容。成功,又与头和地有什么关系?

  这句话,与欧阳修的一次错误有关。

  苏轼参加科举考试,考官正是欧阳修。阅卷时,欧阳修被苏轼考卷中的文采深深吸引,打算给他第一名。可是,欧阳修以为这份考试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遂定为第二名。

  放榜后,高中的考生会见考官,欧阳修才发现原来第二名不是曾巩,而是苏轼。他欣赏苏轼的才华,给朋友写...

“雪泥鸿爪”出自哪个典故?

  形容旧事遗留下来的痕迹,一般会用“旧日足迹”来形容,文雅一点,就有“雪泥鸿爪”。

  这个成语原来出自兄弟之间的离别。苏轼上任陕西,路过渑池,弟弟苏辙难遣手足之情,于是写了《怀渑池寄豫瞻兄》寄赠。

  苏轼则写《和子由渑池怀旧》回赠,当中名句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句古文的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偶然留下一些痕迹,我觉得像随处乱飞的鸿鹄,...

兄弟久别 对床夜雨

  形容与好友天南地北地畅谈,广东俗语有“吹水”,若文雅一点,则有“与君一席话”或“对床夜雨”。

  不要以为“对床夜雨”就是与男女有关,其实这是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的意思。

  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就有:“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听雨”古时就是一件风雅之事,而能与朋友一起风雅一番的话,就是美事。

  而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亦有一句:“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就是...

“籍籍无名”应为“无籍籍名”?

  形容某人没有名气,会用“籍籍无名”。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古书有“无籍籍名”的说法,如明陈伯康《伯茂饯仲器归莱山和韵》中的“虽无籍籍名,亦愧栖栖者”;明朱之瑜《答林春信书》中的“仆幸平日无籍籍名”。

  “无籍籍名”当中的“籍”,是盛、大的意思。

  据《史记٠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汉初吕后专政,危及少主惠帝。陆贾向陈平献计,要他与绛侯周勃结好,令陈平成功数...

“小器”还是“小气”?

  当有人表现吝啬时,我们会形容为“小气”,但是,又有人说是:“小器”,究竟哪一个才是正写?

  《汉语大词典》中“小器”、“小气”两条词目都有收录,两者属于同义词,意思都是指“不大方;贪小便宜;吝啬”。

  “小器”一词早在《论语》出现。《论语·八佾》:“管仲之器小哉。”就是说管仲的器量不大。

  而“小气”则在清代才开始出现。《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我又不是两三岁的孩子,你也忒把人看得小气了...

学学半

  中文有趣的地方之一,是同一个字因为不同词性而有不同的解释,解通了往往令人感到趣味盅然。“学学半”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了。

  “学学半”出自《礼记˙学记》,当中写到,《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如何理解呢?

  “学学半”,第一个“学”字同“斆(粤音同‘校’)”字,是动词,意为教导;第二个“学”则为名词,指学习。

  加起来意思就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导别人的同时,又是在学习,用“教程相长”来形容就贴切了...

以铜为镜;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这名句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出自刘昫《旧唐书 · 魏征列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身上的衣衫帽子;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历代的兴衰更替;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得失对错。

  这是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唐朝名臣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对众臣所说的感慨之言。

  李世民在位时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魏征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因此深得深得李世民重用。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病逝,唐太宗很难过,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责人之心责己 爱己之心爱人

  我们经常说“将心比己”,古文有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就是“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这句话出自周希陶《增广贤文》 ,在《四书集注·中庸章句第十三章》有注引:“张子所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责”就是“责备”,“爱”就“爱惜”,两句话就是:要以责备别人的态度来责备自己,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要像爱护、珍惜自己一样,去关心爱护别人。

  延伸阅读:星爷...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与吃有关?

  这句话出自于《礼记 · 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才明白做学问时会遇到的困难。

  这句话是说做学问要亲身经验,才体会得到个中原因。

  其实在这一句前,就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与吃原本是两码子事,但作者却用吃来比喻学习。作者认为,品尝到美食,是切肤地感受到那种满足;这就好像学习一样,亲自学习后,才能明白自...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是形容一个人品格高尚的名句之一,来自“诗书画三绝”之誉的清代名士郑板桥。

  郑板桥曾在江苏镇江别峰庵读书,这一句话是他当年在屋门题写的对联。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思是,居室清雅有致,地方不必大;花朵只要香气芬芳,数量不在于多。

  “室雅何须大”暗喻最重要是居住的人,如果屋主品德高尚,情趣自必高雅,就如花朵能散发香气,不在于多少。对联反映出作者的清高自洁、不媚...

知而好问 然后能才

  大学问家荀子在《荀子·儒效》中,对怎样成才,有一段传颂千古的见解:“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其中,“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意思就是指天资聪敏而又肯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就可以成为有用之才了。

  春秋时代,孔子被尊为“圣人”,大家都向他请教程问。然而,他不只教人,自己也会虚心向别人请教。

  有一次,他到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一进祖庙,他觉得每样事情都很新奇,不时向人问这问那。这个时候有...

有志方有智 有智方有志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曾经写过一首诗来劝告儿子。诗其中两句是:“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这两句话看似相似,实际大有不同,有“志”先还是有“智”先,是汤显祖想向儿子说明的道理。

  他想说:只有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才能勤奋学习,变得聪明。只有明白事理,才能树立起远大的志向。

  立志有多重要?国家首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有一个立志的故事。

  他在潘阳东关模范高等学堂读小学的时候,一天,魏校长问同学:“读书为了什么?”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有说想发财,有说想为自己找出路。

  当校长问到...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我们经常劝勉年轻一辈说:“做人要有远见,志向远大一点。”在中华经典名句中,就有张载《经学理窟.义理篇》的“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志向不远大,精神又不集中,即使学习也不会有成效。

  张载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指出学习要成功的话有两大要素,一是立志要高远,二是专心致志。

  他认为若是心不在焉的话,虽学习了仍会一无所成的,怎样才是心不在焉呢?就是不能专心致志,而要做到专心致志,指的不是个人的一时状态,而是这个人做事的惯常姿态。

  延伸阅读:古代“劝酒”有专门职...

心欲专 凿石穿

  形容坚持做下去最终得到成功的,我们一直会以“铁柱磨针”来形容,不过,也有同样言简意赅的形容词可以用的,“心欲专,凿石穿”就是其中之一。

  “心欲专,凿石穿”出自唐.张鷟《游仙窟》:“张郎心专,赋诗大有道理。俗谚曰:‘心欲专,凿石穿。诚能里之,何远之有!’”意思显而易见,就是一个只要专心一意,就算石头也能凿穿,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

  同样道理,在曾国藩《致沅弟.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夜》有另一句有趣的形容,就是“坐这山望那山”。

  全句...

百丈竿头须进步 VS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鼓励别人再接再厉,我们会说“祝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古书中,则有“百丈竿头须进步”,哪一个才对?

  先说百丈竿头须进步,出自道原《景德传灯录 招贤大师偈》。竿头是竹竿的最顶部,高于竹竿的顶处,就是用来比喻一个人学问和成就即使已达到一定高度,也要继续努力,不断求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则见于宋.朱熹《答巩仲至书》:“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及元.张养浩《折桂令.功名百...

学问勤中得 荧窗万卷书

  成材必须苦学,所以有不少古语都与勤学有关,例如“学问勤中得,荧窗万卷书”,当中还隐含了一个典故。

  “学问勤中得,荧窗万卷书”出自汪洙《神童诗》,意思是学问需要勤奋学习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荧取光,勤奋夜读诗书一样。

  “荧窗”就是指晋人车胤的故事。车胤少年时十分穷苦,吃都吃不饱,更别说晚上有油点灯供自己学习了。为了能够利用晚上读书,他捉了荧火虫放在小袋子内,借用荧火虫的一点点光来读书,终能成...

“君子用世 随大随小”下一句是?

  我们形容做人要尽力、负责任,在古代便有一句名言:“君子用世,随大随小,皆全力赴之”。

  君子用世,就是为世所用的意思。在世做事,要的是积极投入的态度,无论做大事也好,小事也好,都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就是君子应有的态度。

  原句出自魏源的《默觚 · 治篇》,而这位魏源是何人呢?

  魏源 (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是晚清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天才...

编辑推荐

盘点|中央三次赠港国宝大熊猫 重温可爱瞬间

2:15

“熊脸识别”野生大熊猫 高科技守护中国国宝

四川大熊猫基地

四川“追猫”攻略!盘点3大熊猫基地 邂逅“花花”和它的小伙伴们

边“玩”熊猫边读书?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正式招生

四川成都熊猫邮局

成都必去!打卡全国最大熊猫邮局 把熊猫“和花”带回家

2:11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

非凡75年·政经篇|书写奇迹 持续超越 中国经济走过怎样历程?

3:09

非凡75年·政经篇|中国的脱贫奇迹

2:56

非凡75年·政经篇|“一国两制”如何保障港澳繁荣稳定?

2:30
中医药发展历程和成果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惠及全球人类 贡献中国智慧

2:47
近年,网剧、网文、网游已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剧 网文 网游

2:27

非凡75年·文体篇|传统文化怎样创意传承?

3:30

非凡75年·环保篇|中国自然保育的5个“第一次”

风筝 女孩 男人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叔叔,你真棒”滋润人心

中国清朝,上朝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忆清帝国皇权太集中 阻碍变革的可能性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2007年12月22日
南海一号

南宋沉船“南海一号”出水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传统戏曲的丑角(三花脸),因用白粉涂鼻,俗称白鼻哥或白鼻。

  在传统粤剧中,白鼻哥的角色多为反派,例如作为才子的反衬,上京考试而榜上无名,下场时说:“今科不中,明科再来。”

  后来,“白鼻哥陪考”就用来比喻考试失败之人。

  其后,白鼻哥又泛指无能之辈瞎凑热闹,永远是陪衬角色...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