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4-01
由内地当红的新力军男演员易烊千玺主演的励志电影《小小的我》,于去年年底在内地上映,总票房达7.66亿元人民币(约8.22亿元港币);更荣获第37届东京国际影展观众选择奖,在猫眼口碑亦收获9.2分高分。这次易烊千玺挑战演绎脑性麻痺(下简称脑瘫)患者刘春和而备受关注,更引发网友热议。今期就与大家一起看看刘春和勇敢追梦的故事吧。
写实剧情 励志又摧泪
电影《小小的我》由杨荔钠执导,游晓颖编剧,易烊千玺、林晓杰、蒋勤勤、周雨彤等主演。影片主要聚焦20岁的脑瘫患者刘春和(易烊千玺 饰)的日常生活,透过报考心仪的师范大学、加入合唱团、认识令他心动的女孩雅雅、到咖啡馆打工、学开车等情节,展现出他对平等、独立与尊重的追求。

春和因为行动不便和发音不清,而经常感到孤独与无奈,影片也展示了有很多令人难过心酸的时刻,让观众尝试设身处地理解脑瘫患者。譬如外婆带春和与合唱团的朋友们过生日,大家都暗地里用异样的目光斜眼偷看春和。有次,春和在公车上让座给带着孩子的母亲,却因为自己是脑瘫患者而收到该名母亲回避的目光,公车急刹令春和不小心摔倒,更被司机批评不好好坐着为何要站起来给别人添麻烦,外婆想为他讨公道时却换来其他乘客们窃窃私语的抱怨。
除此以外,春和到培训机构应征讲师职位试讲时被学生取笑,更被负责人果断拒绝等,均写实地道出脑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曾遇过的人生百态,包括恶意、歧视、偏见等。纵使残疾人士所面对的种种问题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深切体会,但影片希望透过记录他们的生活来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

春和的成长轨迹虽然艰辛又感人,但有部分网民指电影的情节和节奏较为平淡。其实导演选择以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呈现于大银幕上,或许对于期望会看到更多戏剧冲突的观众来说略显单调;但这个充满勇气与希望的故事,透过细节推进故事发展,反而更写实感人,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延伸阅读:《长津湖》票房领跑国庆档 3大亮点诠释抗美援朝精神
“不完美”原生家庭关系 既立体又揪心感人
整部影片除了描绘春和当下所与社会和自我的关系,他与家庭的关系也算是该片的重点段落。虽然春和不是孤儿,也不在单亲家庭长大,但春和父亲出场的场口寥寥可数,几乎没有正面的镜头。这种描写方式成功强化影响春和最深的两段家庭关系,包括他与母亲陈露(蒋勤勤 饰)的关系,以及春和与外婆陈素群(林晓杰 饰)的关系。

陈露对儿子春和的爱充满了纠结、自责、矛盾,一方面她希望春和能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她又不愿放手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担心他的安全而过度干预他的生活。她甚至威胁春和,即使他如愿被师范大学录取,也不会为他支付学费。这种沉重的母爱变成了一种控制欲,不但让春和感到压抑与束缚,也导致二人的隔阂愈来愈深。
相比之下,外婆给了春和绝对的偏爱、信任和尊重。她以一般孩子的方式看待春和,不但鼓励他学打鼓,更陪他找工作和学车。虽然她被陈露误解为不懂照顾孩子,但其实外婆对春和的爱不是单纯地付出,她能顾及春和的感受,并尝试理解他的精神需求,更会尊重春和的意愿。

延伸阅读:现实主义电影《奇迹.笨小孩》: 靠努力打拼改写命运
开展寻找自我价值的勇敢旅程
在外婆默默的陪伴和支持下,不仅打破了春和与母亲之间的僵局,更激发了他对命运的抗争,让他勇敢地追求与普通人一样的生活,这份坚持与努力,正是影片所要传达的深刻内涵。

春和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这除了是他的梦想,他更想籍此证明自己的能力,让母亲觉得自己能够独立,已经长大成人。最后春和用一个夏天“证明”自己也是一个正常的青春男孩,能够到咖啡店打工赚钱,同时也收到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观众们陪伴春和经历了这个让他“长大成人”的夏天,从家庭中学会独立,去爱去受伤,与社会切磋,更接近了世界,也更接纳了自己。
影片并没以一贯的同情、悲悯的视角描写患有脑瘫的春和,而是采用平等的视角描绘春和的日常点滴和喜怒哀乐,而且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正正是这份客观,才是真正的尊重,也成功能够让观众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