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淨 音:baak6 zing6意思是白而潔淨 有女士們追求皮膚美白,但單單美白並不符合廣東話中,稱讚某人白淨的要求。因為白淨有白而潔淨、乾淨的意思,這也可以理解古人的審美眼光。《紅樓夢》中「一面看那丫頭,雖不標致,倒還白淨,些微亦有動人處。」《文明小史》中「果然有這樣一個閨女,皮色呢,倒也很白淨,只是招牙露齒的。」由此可見,即使沒...
白撞 音:baak6 zong6意思是趁機會佔便宜或行騙 「今早下了一場白撞雨!」這句說話是否很奇怪?其實「白撞雨」和「白撞」也是廣東話,前者是指太陽雨。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天》:「凡天晴暴雨忽作,雨不避日,日不避雨,點大而疎,是曰白撞雨。」生動描繪了在晴空下突如其來的白撞雨,雨點大而疏;雨落下時,天空仍然放晴。另外,坊間有云:「早禾望白撞,晚...
謦欬 (傾偈) 音:king1 gai2意思是談笑聊天,傾偈 謦欬在廣東話中指與人談笑聊天,亦普遍寫作傾偈。「謦欬」是古漢語,例如《莊子‧徐無鬼》:「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側乎!」,意指已經很久沒有人,用親切的言語和國君談笑聊天了。後來則引申為佛法遍傳的意思。僧人談佛法,民間亦說成「謦欬」,今人多以為是「傾談佛偈」的意思。 此外,原來謦...
詐諦 音:zaa3 dai3意思是假裝、裝模作樣 廣東話的常用詞中,有詐諦、詐儍、詐病、詐瞓和食詐糊等。「詐」字的出現率高,該字有作假和假裝的意思,即是說全部都不是真實。詐儍的人只是裝儍,詐病的人根本沒有病,詐瞓是假裝睡着了,實際是清醒。至於食詐糊指並沒有在牌局中勝出。 詐諦則泛指假裝和裝模作樣的行為。《說文》指「詐,欺也...
㗾㗾聲 音:hoe4 hoe2 seng1意思是不要怠慢、快速進行 香港人做事講求效率,就連走路和說話的速度也較外國人快。在什麼都要快的社會環境下,大家對「㗾㗾聲」這個廣東詞語也不會感到陌生。某人叫你「㗾㗾聲」把事情做好,即說叫你不要怠慢﹐盡快並快速把事情做好。廣東話中意思類同的也有「嗱嗱聲」。 不過,若做事經常被人家催趕,也不會很爽。「㗾」字在廣韻中...
呃呃氹氹 音:ngak1 ngak1 tam1 tam1意思是欺騙、哄騙 「呃」指欺騙,例如「呃人」指欺騙別人;偷呃拐騙是四種不要得的壞行為,有些更是犯罪行為。「氹」也是騙人的行為,也包括口甜舌滑的意思,例如說人「氹女仔」或「氹細路」,意思是刻意說一些好聽的說話,逗人開心。這些說話可以是真或假的。 呃呃氹氹便是指作出欺騙或哄騙的行為﹐例如形容某人態度...
孻仔 音:laai1 zai1意思是最年幼的兒子 「孻仔拉心肝,孻女拉五臟」是常見的的廣東語。「孻」從「子」部,再加一個「盡」子。乾隆年間《河源縣志》中「呼至少為孻」。清咸豐年期《順德縣志》記「子女末生者多曰孻」,指最遲或最後出生的子女稱為「孻」,於是有孻仔和孻女的叫法。更早的記載有明代《寂園雜記》中,指廣東謂老人所生幼子曰孻。「孻」也往...
蔽翳 音:bai3 ai3意思是心中愁悶、憂慮不安 廣東話的「蔽翳」與字典中的「蔽翳」意思很有不同,甚是有趣。「蔽」和「翳」皆有遮檔、遮蓋的意思,常見的用法有「衣不蔽體」和「烏雲蔽日」等。《楚辭.劉向.九歎.遠逝》有「阜隘狹而幽險兮,石嵾嵯以翳日。」唐.劉禹錫〈磨鏡篇〉中「流塵翳明鏡,歲久看如漆。」 生活在香港,若某人勸你「唔好...
䁽下眼 音:laap3 haa5 ngaan5意思是只是望一望﹐沒有細看 「䁽」字從目部,與眼睛有關。《玉篇》中﹐「䁽」指「目暗也」。《類篇》中,「䁽」指「病視也」。兩者同樣有不能清晰看見物件的意思﹐可能因為光線不足或眼睛的毛病。 不過,廣東話「䁽下眼」並非指眼睛有毛病,而是對物件只是望一望﹐沒有細看的意思。例如有某人請你幫忙,叫你「快手䁽下眼份文件」...
吔吔聲 音:jaa1 jaa1 seng1意思是因痛楚而發出的叫聲 「吔」是歎詞,表示感歎、驚訝等語氣,多用於句末;例如「唉吔」便是感歎詞。廣東話的「吔吔聲」則表示一個人因痛楚而發出的叫聲,而「吔」是發音。本港的報章曾用「吔吔聲」來報道意外時,受傷事主的慘叫聲,例如數年前,本港一名婦人意外掉進高溫的化寶爐,記者便用「吔吔聲」記述事主痛楚、慘叫的情況。 ...
狼戾 音:long1 lai2意思是蠻横無理 「狼戾」的來源很古舊,指一個人凶惡和暴虐。《廣韻》對「戾」字,其中一個解釋是「很戾」,即是很(狠)毒乖戾。《戰國策‧燕策》︰「夫趙王之狼戾無親,大王之所明見知也。」《漢書‧嚴助傳》︰「今閩越王狼戾不仁,殺其骨肉,離其親戚,所為甚多不義。」趙王狠毒乖戾不顧親情,越王殺親兒離親戚,不仁不義。《...
擏錫 音:geng4 sek3意思是對物件珍惜和重視 以現代眼光看,「擏錫」很有環保的味道,現代人多擏錫、多愛護身邊物件,可減少資源浪費。《說文解字》中,「擏」有戒的意思,《左傳》及《國語》等亦有用儆。至於「錫」是疼愛的意思。擏錫一詞有約束自己行為,以愛惜物件,代表對物件的重視。 長輩多叮囑後輩珍惜物件,也不一定是價值連城的物...
輆澀澀 音:haai4 sap6 sap6意思是粗糙、不平滑。 輆澀澀普遍形容表面粗糙和不平滑。對食物質素要求高的人士,遇到煎得過熟、難以吞噬的牛扒時,會批評牛扒輆澀澀。秋冬天氣異常乾燥,皮膚表面亦變得輆澀澀,顯得粗糙和缺乏光澤,讓人不舒服。「輆」字與「鞋」同音,鞋子一般用料厚實及製造堅固,因此輆澀澀也會被伸延至像鞋一樣粗硬。 「輆」和「澀」也...
齮齕過半 音: gi1 gat6意思是諸多批評,令人生厭 被人齮齕或齮齕別人都不是好事,因為這被視為諸多批評,說沒有建設性的話,並只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齮齕二字有齒字偏旁,兩字皆為口部動作,有咬噬的意思。正如宋•洪邁《夷堅乙志‧張淡道人》「良久,草或食盡,或齮齕過半。」 而齮齕亦有壞國家大事。皆因齮齕亦有陷害、毀謗和毀排擠的意...
娿哿 音:o1 go6意思是總是猶豫不決、三心兩意 娿哿中的「哿」有嘉許的意思,亦與「珈」相通,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古代婦女以頭髮編成假髻後,以簪子把髻別在頭上,配以珠寶玉飾,稱為「珈」。頭上珈數量的多與少是身份象徵。有了刻意裝扮以展示尊貴身份這個背景,便更容易理解娿哿 —— 那種每每猶豫不決、三心兩意的意思了。 至於「娿」字...
䒐䒏 音:mang4 zang2意思是神色不爽,心情不佳,面露惡相 䒐䒏是正字,亦普遍寫為「忟憎」、「憫憎」或「𤷪𤺧」。䒐䒏這個精神狀態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率其高,子女考試前夕父母特別䒐䒏、中醫說睡眠不足和消化不良令人䒐䒏、股市大跌投資者亦相當䒐䒏…… 䒐䒏兩字都由「色」字組成,「色」有臉色或氣色的意思,與神晴面容有關。宋代官修的韻書《廣韻》和《集...
得敕 音︰dak1 cik1意思是過分地炫耀、招搖,也可以形容小孩活潑可愛。 「做人要謙虛啲,唔好咁得敕。」指做人要謙虛點,不要太囂張跋扈。在古代,「敕」是皇帝詔書的一種,得到聖旨照住,恃「寵」才可生驕,旁人無可奈何。又在道士收妖鎮壓殭屍的符咒上也有這個「敕」字的,貼在其頭上代表號令。 「敕」字的異體字為勑、勅。 唐代詩人韓愈 《御史臺上論天旱...
買餸 音︰maai5 sung3意思是上市場買菜,包括魚、肉、菜等食材,也可是菜式的單位。 餸不是方言,是常見粵語用詞。粵語中,飯桌上的菜不叫菜,叫「餸」。如去買餸呀? 等同去買菜嗎? 我哋三個人食左九碟餸,等同我們三個人吃了九個菜。 「餸」字拆開,是「食」+」「送」,表示此字當與食有關,「送」一方面是音符, 亦有送飯(下飯佐飯)的意思。用菜餚佐飯吃,也作「嗄飯」。 ...
黐線 音︰ci1 sin3本意是電器短路,其後指人精神有問題、精神錯亂,甚至簡單地作為用來罵人的說話,也引申為「黐孖筋」等加重語氣的用語。 「黐線」一詞,起源於60年代的香港。那時電話開始進入普通人的家庭,但當時整個香港電話線路不足,經常失靈,在聽筒中偶爾會聽到另外兩人的對話,名符其實是「黐線」。慢慢地, 香港人就用「黐線」來形容不正常、怪誕的行為,或指精神病、發神經的人,如「黐線佬」、「黐線婆」。 據《漢典》介...
囝囝 音︰zai2 zai2意思是指小男孩,亦可指年幼的子女。 囝字從子及口,本義為小男孩。一說為口表示範圍,全字像在襁褓中的孩子,一說古代婦女為了不礙日常工作,乃製造約一公尺高的木桶,中間底板作格子形,以漏尿,並將立不能行的幼兒置在其中,故囝字所從之口,或代表木桶口。 閩語稱兒子及物體細小者為囝,《集韻》:「囝,閩人呼兒曰囝。」矮小的凳子...
掗拃 音︰ngaa6 zaa6 意思是佔用很多空間之意,暗喻為橫行霸道。 「邊個放個桶喺度,掗掗拃拃。」意即佔用很多空間。 「睇佢掗掗拃拃,邊個都驚咗佢。」意指有人盛氣凌人,令人懼怕。 掗,即是掗開。《廣東俗語考》之「釋地理」篇錄:「阻止去路曰乍」;而《說文》中亦提到:「...
每日一詞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