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3-04
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登頂全球動畫票房,「哪吒」這一形象再次受大眾熱議。自從1961年《大鬧天宮》第一版哪吒動畫形象開始,哪吒每一次「重生」都引發共鳴和關注。你印象中的哪吒動畫形象是甚麼模樣?今期我們一起來回顧經典哪吒動畫形象的演變歷程,看看不同年代如何詮釋這位神話人物。
1961年《大鬧天宮》:最早的哪吒動畫形象竟是反派?
哪吒第一個動畫形象,在動畫電影《大鬧天宮》里作為反派出現,外形圓潤白胖,身穿紅色肚兜,頭扎雙髻,佩戴手鐲腳鐲,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這個活靈活現、稚氣未脫的孩童形象,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年畫娃娃。而他的面部細節參考了京劇中代表奸邪的白臉形象,樣貌刁蠻驕橫,神色威武,表露出仗勢欺人的性格。片中,他高傲自大地挑戰孫悟空,卻因疏忽以失敗告終。這一版本的哪吒為後來的哪吒形象奠定了基礎。

1950年代末,製片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豐厚的國家資助,攝製組集中了中國動畫行業的中堅力量,光是繪製工作就花了近兩年時間,全片的原畫數量超過7萬張。《大鬧天宮》播出後獲得多個國際大獎,至今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4分。
延伸閱讀:哪吒2|來自博物館的神秘原型
1979年《哪吒鬧海》:哪吒形象轉折點 勇敢反抗具英雄氣概
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哪吒鬧海》作為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不僅開創了國產動畫的新紀元,也被譽為「中國動畫學派」的巔峰之作。上映第二年,影片受邀參加康城影展,成為首部參展的中國動畫長片。

這一版的哪吒褪去了「嬰兒肥」和些許稚氣,多了一些少年感。因為哪吒是蓮花化身,他身穿蓮花坎肩、蓮葉裙、綠肚兜,擁有乾坤圈、混天綾、火尖槍、風火輪四件法寶。美術設計張仃參考敦煌、永樂宮等壁畫和民間繪畫風格,設計出這版富有神話特色的哪吒形象。
哪吒面對龍王要毀滅陳塘關的威脅,被迫自刎以保護陳塘關,展現了悲壯的英雄氣概。他的師傅太乙真人用蓮藕和蓮葉重塑哪吒肉身,傳授他三頭六臂的本領。哪吒殺回東海,打敗四海龍王,從此龍王不再禍害人間。擁有更多勇敢和反抗精神的哪吒一反前一版的反派形象,變得英勇堅毅,讓觀眾對他產生同情和共鳴。
延伸閱讀:哪吒2|哪吒「鬧海」有原型地?這城市是「出生地」沒爭議
2003年《哪吒傳奇》:少年小英雄哪吒的成長歷險故事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們的朋友,小哪吒」2003年《哪吒傳奇》的主題曲《少年英雄小哪吒》旋律輕快,歌詞朗朗上口,可以說讓哪吒形象更加家喻戶曉。這部52集的動畫連續劇由央視動漫集團製作,講述了哪吒成長過程的故事。

哪吒在《哪吒傳奇》的定位更偏向於兒童化、卡通化,力圖打造一個讓孩子感到親近又崇拜的少年小英雄形象。他性格善良真誠、活潑熱情、有勇有謀,不僅有超高的戰鬥能力,還能通過聰明才智解決問題。
除了原有人物以外,《哪吒傳奇》還加入了東海龍王的小女兒「小龍女」以及哪吒的寵物「小豬熊」。哪吒與小夥伴們在冒險歷程中並肩作戰,一起守護正義與美好,展現友誼和成長的力量。《哪吒傳奇》在神話故事的基礎上增添了童話色彩,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顛倒傳統哪吒形象 叛逆與正義並存
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為傳統哪吒形象注入新的活力。這一版本的哪吒充滿頑劣、叛逆和煩躁,顛覆了傳統敘事中的哪吒形象。《哪吒1》對哪吒的設定是「魔丸轉世」,經常失控、情緒爆發、破壞力強。他一直在按壓隨時衝出體內的魔性,與自己的魔性和矛盾相抗爭。其在2025年上映的續作《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也延續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題。同時,《哪吒1》和《哪吒2》都通過先進的特效技術設計出新穎且保留經典元素的哪吒形象。
長達64年的哪吒動畫形象蛻變史,見證了中國動漫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演變過程,反映了不同年代對英雄主義的理解。「英雄」究竟是要完美無缺,還是展現真實性格且勇敢正義?這些變化也促使我們在觀看動畫的同時對角色形象進行更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