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琨獲建築界最高榮譽 他的代表作是「爛尾樓」?

編輯︰許可

  劉家琨2025年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為第二位獲得該獎的中國人;他的代表作不少,而最受關注、最常被談及的,可能是「爛尾樓」.....

劉家琨醉心文學 曾對建築失興趣

劉家琨年輕時幾乎離開了建築界,那時他更希望做一個作家。(網上圖片)
劉家琨年輕時幾乎離開了建築界,那時他更希望做一個作家。(網上圖片)

  劉家琨祖籍河北,1956年出生在四川成都,也一直在當地生活,有着成都人的「不緊不慢」。父母是名醫,但他自小喜歡畫畫,還正式學習過一段時間。中學畢業後上山下鄉,他在農村開始寫作,以知青為題材的第一本小說便於這時期完成。

  劉家琨不是建築師嗎?怎麼搞起文學創作?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想要畫畫的劉家琨考上了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未料入學卻發現課裏的畫畫,與他喜歡的美術相差太遠。

  未幾,劉家琨對建築失去興趣,除了應付功課和考試,心思都放在畫畫和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劉家琨被分配到建築設計院,先後在西藏和新疆做了兩個工程,但他更專注的,始終是文學。

一場展覽成轉捩點 劉家琨「半路回家」

劉家琨擅於以「低技策略」來營造高藝術品質。圖為他設計的蘇州禦窯金磚博物館。(普利茲克建築獎官網)
劉家琨擅於以「低技策略」來營造高藝術品質。圖為他設計的蘇州禦窯金磚博物館。(圖片來源:普利茲克建築獎官網)

  事實上,醉心創作的劉家琨,那時在四川文壇已小有名氣,成為了巴金文學院的簽約作家,他1984年的小說《高地》更收錄進《四川文學》。漸漸地,他幾乎完全離開了建築,變成了全職作家。

  劉家琨是怎樣變回「建築人」的呢?1993年,一位建築系的同學在上海辦個人展,劉家琨參加了;他受邀身份不是業界人士,而是「朋友」。

  就在展覽上,劉家琨受了很大震動,突然明白到「建築環境可以作為個人表達的媒介」,這重燃了他對建築師熱情;他「一夜突變」,又變回了建築師。

  因為有過此前的「出走」,所以劉家琨說:「我是半路回家的建築師!」

不追求華麗繁複 劉家琨「低技策略」

劉家琨雖「半路回家」,但仍繼續有創作小說。
劉家琨雖「半路回家」,但仍繼續有創作小說。(網上圖片)

  此後劉家琨為幾位藝術家設計工作室,聲名鵲起;不追求華麗與繁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低技策略」來營造高藝術品質,是他「接地氣」的風格。

  劉家琨的作品不止是藝術家的工作室,他亦參與了很多文化機構與公共空間項目,例如鹿野苑石刻博物館、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大樓、大運河杭州鋼鐵園區等。

  在汶川地震災區,劉家琨又為罹難的16歲學生胡慧珊打造了一座「一個人的紀念館」,他希望讓太注重群體關係的社會,學會關注個人。

  而劉家琨眾多代表作中,關注度最高、最常被談及的,應該是西村大院了。

劉家琨:西村大院是「大大的成都火鍋」

西村大院是劉家琨的代表作之一。小圖為西村大院極具特色的「空中跑道」。(網上圖片)
西村大院是劉家琨的代表作之一。小圖為西村大院極具特色的「空中跑道」。(網上圖片)

  2015年開放的西村大院,是成都青羊區一個文藝創意園區的主要部份,佔地達到4.2萬平方米。它三面由5層高建築圍合,一面為巨型立體跑道,中庭則為體育設施和綜合景觀。劉家琨稱,那是「小小的四川盆地,大大的成都火鍋」。

  西村大院特別之處,還有它放棄任何粉飾、露出空心磚的外牆,像是只為進駐的商舖搭了「骨架」。用劉家琨的話說,「就好比做了個書架,而每本書自有表現」。

  因為獨特的建築風格,西村大院曾被成都人說成是「爛尾樓」,劉家琨也聽到過有年青人在電話裏約碰地點,說:「我就在這個爛尾樓這兒!」

  當然,人們很快愛上了這特別的地方,竹下火鍋、屋頂跑道、廣場舞勝地、創意市集.....男女老少都能在此找到樂趣。現在的西村大院絕對是成都的新地標和打卡勝地。

最滿意作品 劉家琨:永遠是下一個

普利茲克將評委會認為劉家琨的作品擺脫了各種美學或風格上的束縛。圖為他設計的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學樓。
普利茲克將評委會認為劉家琨的作品擺脫了各種美學或風格上的束縛。圖為他設計的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學樓。(圖片來源:普利茲克建築獎官網)

  西村大院是劉家琨最滿意的作品嗎?他此前曾說:「最滿意的永遠是下一個。」

  2025年3月,官網宣布劉家琨獲得當年的普利茲克獎。該獎是建築界最高榮譽,被稱為「建築界諾貝爾獎」,劉家琨也成為繼王澍之後,獲得該獎的第二位中國人。另外,美籍華人貝聿銘也曾獲得普利茲克獎。

  評委會稱,劉家琨的作品以其深刻的連貫性和穩定的素質,擺脫了各種美學或風格上的束縛,對新世界進行了想像和建構。

  評委會又表示,城市傾向於將不同的功能分區規劃,但劉家琨反其道而行之,將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整合在一起,並保持了微妙的平衡。

  延伸閱讀:鬼才建築師王澍 叛逆視覺建構中國

凌霄閣 占士邦MI6大樓 廣州南站 由同一人設計?|名建築師在香港

2024-10-13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真的會「飛」 親身體驗意外慳千萬美元研發經費

2023-01-13

雙星定位 航天專家陳芳允為北斗奠基

2021-03-25

孫家棟見證航天發展 他還是「中國衛星之父」

2020-12-12

研發「中國芯」 黃令儀年過80仍在奮戰

2023-12-06
1:58

中國高鐵為何這麼穩?女總設計師梁建英:因為我暈車

2022-07-1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中國計算機之母」 夏培肅的永恒傳奇

2022-10-29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真的會「飛」 親身體驗意外慳千萬美元研發經費

2023-01-13

雙星定位 航天專家陳芳允為北斗奠基

2021-03-25

孫家棟見證航天發展 他還是「中國衛星之父」

2020-12-12

研發「中國芯」 黃令儀年過80仍在奮戰

2023-12-06
1:58

中國高鐵為何這麼穩?女總設計師梁建英:因為我暈車

2022-07-1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中國經濟-中國湖南長沙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跑輸國際?這些數據拆穿了荒謬

2025-04-12
外國人遊覽故宮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特朗普的4個核心立場

2025-04-11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對帳帶來民間覺醒 兩地生活比較 堅定了中國自信

2025-04-09
1957年4月13日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工興建

「擺譜」擺出甚麼譜?

  在北方用語當中,擺架子原來有別的說法,叫作「擺譜」。

  有資料顯示,清朝時,朝廷頒布條例,吸引關內人口到東北屯墾。

  到了東北的移民,會帶上自家的家譜,閒時便各自拿出家譜比一比,看看誰的家譜更大,以示自己是望族之後。或許是擺譜過程中,部分人可能產生了自豪感,態度高調自大。

  擺譜除了有擺架子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故意裝出一副體面或安逸的氣派來炫耀。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