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3-28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2023年6月19日出席匈牙利多瑙河研究所(Danube Institute)主辦的論壇,題為「與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探討印度及太平洋議題」,本文乃摘自論壇的問答翻譯記錄。楊榮文在論壇上談及中國與俄羅斯在當今國際局勢下的角色,並透過自己的外交背景,闡述對印度、東盟等地的看法。
楊榮文:印尼越南將在東盟格局具重要分量
問:關於多極化趨勢,在亞洲,你認為每個國家有多大能力自己成為一極?印度能否趕上中國和美國的水平?印尼能否成為一個較小的極?日本能否在中美之間維持一個自身較小極的位置?
楊榮文:印度將成為自己的一極,因為它有體量、有歷史、有地理位置。日本不會,它將是美國的衛星,主要是因為它完全依賴美國的核保護傘;但如果美國變弱,它就會尋求自身的自主權,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它將在當前再軍事化的方向上走得更遠。目前是個衛星,但20、30年後我不確定。
印尼不會成為自己的一極,因為印尼知道,如果東南亞被分裂,這對印尼來說將是一個大問題。印尼的偏好是作為東盟的錨。東盟將有2個錨,現在是印尼,最終越南也會是,因為他們是非常有活力的人民和有活力的經濟體。沒有一國能夠主導所有10個成員國,但這2個國家將在格局中位有重要分量。
如果東盟能夠作為一個團體團結在一起,7億人口加上可觀的GDP,它將成為該體系中的一個弱極,一個人們感覺你是公平的、你是中立的極;而這種中立性本身就是一種戰略資產,每次有重大會議,他們就說去東盟吧,因為每個人在東盟都受歡迎,在東盟沒有人不受歡迎,沒有人不喜歡去東盟。
當美國會見朝鮮,特朗普會見金正恩時,兩次會議都在東盟舉行。東盟提供了一個中立平台,所有主要大國,歐洲、中國、美國、朝鮮、南韓,每個人都坐在同一張桌子旁,這就是東盟的力量。東盟的弱點變成了它的優勢,在這個程度上,它可以成為一個弱極。
延伸閱讀:楊榮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領導人講話訊息藏在細微差別中

楊榮文:歐洲已偏離其創始的輔助原則
問:就匈牙利在歐洲的立場而言,你可以將其與新加坡在東盟這個群體中的地位進行比較。匈牙利的困難在於與東盟不同,東盟有友好合作條約,該條約禁止成員干涉群體內其他國家的內政;歐洲的問題在於它想干涉匈牙利的內政,這真的很有問題。歐洲對其軌道內國家的角色,在某些方面與東盟內國家所扮演的角色非常不同。在90年代末,歐洲被視為東盟的榜樣,也許現在東盟有些東西可以教歐洲。
楊榮文:我擔任(新加坡)貿易部長時,桌上放着《羅馬條約》,80頁,一份具啟發性的文件,我時常參考它,因為新加坡在東盟建設中非常積極。在最初階段,我們效仿歐洲共同市場,歐洲的建設已經達到如此複雜的程度,我們決定不再效仿歐洲,因為它對我們不會有效。
我不確定它對歐洲效果如何,說到歐洲強加價值觀於你們,我回到輔助性原則,你只應該在這種剝奪能夠你受益時才剝奪自主權。我的感覺,我寫過也說過,雖然我不是歐洲人,不太有資格談論,但歐洲已經偏離了輔助性原則,這是它的創始原則。從某種意義上說,匈牙利比今天的歐洲更忠實於歐洲的創始原則。(五之二)
延伸閱讀:楊榮文: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

(轉載自中天新聞,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延伸閱讀:溫鐵軍拆解中俄農業合作的喜與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