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文:世界多極化 東盟有望成中立戰略極

編輯︰華思齊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2023年6月19日出席匈牙利多瑙河研究所(Danube Institute)主辦的論壇,題為「與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探討印度及太平洋議題」,本文乃摘自論壇的問答翻譯記錄。楊榮文在論壇上談及中國與俄羅斯在當今國際局勢下的角色,並透過自己的外交背景,闡述對印度、東盟等地的看法。

楊榮文:印尼越南將在東盟格局具重要分量

  :關於多極化趨勢,在亞洲,你認為每個國家有多大能力自己成為一極?印度能否趕上中國和美國的水平?印尼能否成為一個較小的極?日本能否在中美之間維持一個自身較小極的位置?

  楊榮文:印度將成為自己的一極,因為它有體量、有歷史、有地理位置。日本不會,它將是美國的衛星,主要是因為它完全依賴美國的核保護傘;但如果美國變弱,它就會尋求自身的自主權,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它將在當前再軍事化的方向上走得更遠。目前是個衛星,但20、30年後我不確定。

  印尼不會成為自己的一極,因為印尼知道,如果東南亞被分裂,這對印尼來說將是一個大問題。印尼的偏好是作為東盟的錨。東盟將有2個錨,現在是印尼,最終越南也會是,因為他們是非常有活力的人民和有活力的經濟體。沒有一國能夠主導所有10個成員國,但這2個國家將在格局中位有重要分量。

  如果東盟能夠作為一個團體團結在一起,7億人口加上可觀的GDP,它將成為該體系中的一個弱極,一個人們感覺你是公平的、你是中立的極;而這種中立性本身就是一種戰略資產,每次有重大會議,他們就說去東盟吧,因為每個人在東盟都受歡迎,在東盟沒有人不受歡迎,沒有人不喜歡去東盟。

  當美國會見朝鮮,特朗普會見金正恩時,兩次會議都在東盟舉行。東盟提供了一個中立平台,所有主要大國,歐洲、中國、美國、朝鮮、南韓,每個人都坐在同一張桌子旁,這就是東盟的力量。東盟的弱點變成了它的優勢,在這個程度上,它可以成為一個弱極。

  延伸閱讀楊榮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領導人講話訊息藏在細微差別中

印度將成為多極化世界下的一極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認為,印度因為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國家體量等條件,能夠在多極化的世界下成為其中一極。圖為印度首都新德里。(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楊榮文:歐洲已偏離其創始的輔助原則

  :就匈牙利在歐洲的立場而言,你可以將其與新加坡在東盟這個群體中的地位進行比較。匈牙利的困難在於與東盟不同,東盟有友好合作條約,該條約禁止成員干涉群體內其他國家的內政;歐洲的問題在於它想干涉匈牙利的內政,這真的很有問題。歐洲對其軌道內國家的角色,在某些方面與東盟內國家所扮演的角色非常不同。在90年代末,歐洲被視為東盟的榜樣,也許現在東盟有些東西可以教歐洲。

  楊榮文:我擔任(新加坡)貿易部長時,桌上放着《羅馬條約》,80頁,一份具啟發性的文件,我時常參考它,因為新加坡在東盟建設中非常積極。在最初階段,我們效仿歐洲共同市場,歐洲的建設已經達到如此複雜的程度,我們決定不再效仿歐洲,因為它對我們不會有效。

  我不確定它對歐洲效果如何,說到歐洲強加價值觀於你們,我回到輔助性原則,你只應該在這種剝奪能夠你受益時才剝奪自主權。我的感覺,我寫過也說過,雖然我不是歐洲人,不太有資格談論,但歐洲已經偏離了輔助性原則,這是它的創始原則。從某種意義上說,匈牙利比今天的歐洲更忠實於歐洲的創始原則。(五之二)

  延伸閱讀楊榮文: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

歐盟旗
對於匈牙利有學者提到歐洲想干涉匈牙利的內政,楊榮文認為歐洲已偏離其創始的輔助性原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轉載自中天新聞,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延伸閱讀張維為: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

  延伸閱讀溫鐵軍拆解中俄農業合作的喜與憂

美國紐約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比不上美國?西方權威媒體都在誇大美國表現!

2025-03-25
沉默

羅思義:預測中國經濟增長 不能忽視這種詭異的「沉默」

2025-03-11
利瑪竇在中國傳教

楊榮文:為何利瑪竇成功在中國傳教?要說服中國 必先認識中國

2025-02-14
中美關係

楊榮文:世界邁向多極化 美阻中國崛起令人疲憊 財政難持續

2025-03-21
台灣問題

楊榮文:台灣問題是一根高壓電線 歐洲勿輕視

2025-03-14
中國萬里長城

楊榮文從圍牆文化 解讀中國為何不會完全開放資本市場

2025-03-07
中美關係

楊榮文:中國不想取代美國霸主地位 歷史證明干預他人只會適得其反

2025-02-28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中國經濟-中國上海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只有把中國變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

33分鐘前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

2025-03-27
5.16中俄聯合聲明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拆解中俄農業合作的喜與憂

2025-03-06
歐盟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中國對歐洲了解遠超對方 借鏡西方歷史避免犯錯

2025-02-21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成都北上三星堆遺址 打邊爐遇馬岱墓碑!

2025-02-09
狒狒照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狒狒照鏡的啟示

2025-02-05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國際秩序總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2024-09-19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機器人表演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看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地位舉足輕重

2024-07-03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2024-02-15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2023-06-13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2023-06-01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2023-05-30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2023-05-27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2023-01-06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2022-09-17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2022-08-16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2021-12-16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2021-11-12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2021-08-02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2021-06-17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2021-03-08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2020-12-28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2020-12-09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自從改革開放後,中國人談情說愛亦逐漸由含蓄到奔放。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沒有自我到卿卿我我

2020-11-25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