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3-27
英國《經濟學人》文章《中國科學的崛起——令人擔心還是令人歡迎?》,把中國科學的飛速進步歸結為三個因素,即資金、設備和人才。
中國科研投入 20多年間增長16倍
中國的研發投入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16倍,現在總量僅次於美國。文章認為中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中已經不乏最先進的設備和非常優秀的研究人員,而且薪酬也很有競爭力。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有一位學者指出:「中國學生不再像他們的導師那樣,將美國視為某種『科學聖地』。」西方機構對年輕而有抱負的中國科學家的吸引力似乎愈來愈小。

美大學調查:特朗普上台 離美華人科學家急增
2024年7月15日美國斯坦福大學也發佈了一個調查報告,顯示自2018年後離開美國的華人科學家增加了75%。
報告對1,304個在美國的華人科學家進行了在線調查,表明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以所謂「安全和技術威脅」為由而推出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以來,華人科學家離開美國的人數增加了75%。其中生命科學領域最為顯著,2021年有超過1,000名生命科學家離開美國。
根據這個報告的調查:
35%在美國的華人科學家感到自己在美國不受歡迎;
72%的學術研究人員感到研究不安全;
65%的受訪者擔心「美國的反亞裔仇恨和暴力」。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這篇文章也分析了中國留學生和科學家大規模回國的現象,認為這是美國政府的「推力」(Push)和中國政府的「拉力」(Pull)兩個因素互動的結果。
延伸閱讀:金燦榮看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地位舉足輕重

中國芯片生產設備 能做到自主可控
這也使我想到不久前,中微公司董事長尹志堯與一批國內芯片產業界的精英,共同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的一番話。
尹志堯本人曾長期在矽谷工作,他說:「矽谷有不少先進設備,但你真正看這些設備是誰在做的呢?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中國留學生幹起來的。好的是其中的大部分人已經回國了,在座的好幾位都是美國回來的,在各個領域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與國內專家合作。」
他還向大家報告了一個好消息:到今年(2024年)夏天,我們在芯片生產設備方面,「基本上可以做到自主可控,雖然在某些方面我們可能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最起碼我們是已經有技術,至少可以替代了。」 (四之三)
(轉載自《這就是中國》第255集,標題和內文經編輯整理)
延伸閱讀:張維為:中國已成西方眼中科學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