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标签︰俚语

标签︰俚语

“围内”与“小圈子”   

  香港电台电视部有一出戏剧叫作《竞争之合谋有罪》,每集内容都是根据真实个案改篇,当中的个案不少都是认识的人互相作利益输送,或共同分享利益,通俗一点说就是“围内益自己人”。 

  “围内”,在广东话俗语当中就是一个圈子内的自己人或熟人。这个“圈子”可以是亲友,也可以是利害相关的集团,而这个俗语就与昔日乡土文化关系甚大。 

  以往中国以农立国,不少乡村会以“围”的形式作为族群聚居之地,例如新界地区有不少同一姓氏的围村。村民在“围村”内居住和生活,加上是同一姓氏的族人,也就是...

洗大饼

   中国人素来以刻苦耐劳见称,过去不少华人到海外谋生,以劳力换取微薄薪酬。在各式的辛酸故事中,我们不难听到一些人在外国生活要“洗大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洗大饼”,意思就是从事洗碗的工作。以往华人移居外国或留学,原有的职业技能未必能获当地承认,为了维持生计,只能从事一些劳力工作。 

   由于外国西餐厅多以圆碟为盛器,因而就以“洗大饼”来形容洗碗工作。除了外型外,也因为洗干净碗碟便可赚取酬劳,犹如“洗”出钱来。 

   洗碗的工作绝不轻鬆,酬劳又...

“大牌档”定“大排档”?

  近年香港兴起传统文化保育热潮,几年前就曾经出现过对大排档去留问题的讨论。从公共卫生角度出发,大排档难以满足现今社会的卫生要求,但在保育本地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又有相当的保留价值。

  大排档是香港本地饮食文化的其中一个标志,简单而言,指的就是路边经营的食肆,体现香港人独特的饮食文化,几十年来都是香港基层市民生活的写照。

  然而,到底是“大牌档”还是“大排档”?一直也有两种不同的讲法。

  有人认为应写成为大牌档,原因是政府针对食肆发放的饮食牌照,分为大牌和小牌,大牌可以煮任何菜...

“大闸蟹”为何令人又爱又恨?

  股市楼市波动,连月下跌令股民“损手烂脚”,损失严重的话更被称为“大闸蟹”。为什么美味的“大闸蟹”会与投资有关?

  大闸蟹,正称为“中华绒鳌蟹”,是河蟹的一种,当中以长江水系出产的大闸蟹最为人熟悉,素有“蟹中之王”的盛名,至于吃大闸蟹的最佳季节就是秋季。

  不过,在香港,“大闸蟹”则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代表手上股票箍得紧紧的股民,通常都是股票价格比买入时下跌很多,因而被套牢的状态。

  何以股票被套牢的人会被称...

“秋风起”点解要“食腊味”?

  “秋风起,食腊味”,每逢秋冬季节都是吃广东腊味最适合的季节,热腾腾的白饭上铺上蒸熟的腊肠腊肉,香油肉汁渗入饭香当中,在秋冬干爽凉快的天气中享用,确是一大乐事。

  中国人制作腊味已有超过二千年的历史。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在他的作品《楚辞·招魂》中提及一种叫做“露鸡”的食物,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中将“露鸡”解释作“卤鸡”;亦有考证认为这是将去除内脏的整鸡先腌制数日、再令其自然风干的一种美食,被视为腊味的前身。

  至于广式腊味,则是广东酶制工艺,与唐宋...

“走鬼”点样走?

  你们有没有看过经典港产电影《旺角卡门》?其中一幕是由张学友饰演的乌蝇在戏院前当无牌小贩,突然小贩管理队前来驱赶,乌蝇因被由万梓良饰演的Tony阻碍,结果“走鬼”失败被抓。

  这一幕出现的小贩“走鬼”情境,今时今日在香港真的很难见到,但大概在三、四十年前,小贩走鬼可说是市区每天都会出现的情境。

  所谓“走鬼”,就是无牌流动小贩为逃避执法人员的动作。

  当年港英政府雇佣了大批来自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人当警察,他们其中一个任务就是驱赶街上的无牌流动小贩。

  由于他们的肤色、言...

“鬼佬凉茶”真系凉茶?  

  香港天气转凉,不少人会进补御寒。然而,很多人可能进补过度或者频频吃火锅而出现燥热状况,有些人会喝凉茶作清热下火之用。 

  除了传统中式凉茶外,广东人和香港人认为喝“鬼佬凉茶”也有清热作用。所说的“鬼佬凉茶”,其实就是啤酒。

  “鬼佬”是广东人对外国人的一个通俗称谓。何以啤酒会被视为“鬼佬凉茶”呢?这种盛行于欧美的酒精饮品,自酿造过程中加入了啤酒花,单从药材的角度来看,啤酒花性微凉,功效健胃消食,清热利湿。啤酒清热利...

“生保”同户籍有关?

  现今社会进步,不少大楼屋苑都有保安,甚至公共屋村有看更帮大家巡楼兼看门口。当保安人员遇到一些“生保”人及陌生面孔,通常也会多问几句探明来意,并要求他们先登记再上楼,以策安全。

  在广东话俗语当中,“生保”有陌生、生疏的意思,而这个俗语的由来是与中国古代一种制度有关的。

  “保甲制度”是自宋代开始一种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所谓“什伍其民”、“变募兵而行保甲”,就是这个意思。

  到了明清两代仍有类似设置,是管理乡村地区的重要制度。保甲制度以户、甲、保等为基本单位,十户...

“扮蟹”有什么好“扮”?

  秋风起,正是享受美食的季节,当中不少蟹类正值当造之时,供应又充足,正合一众吃货们的心意。“蟹”对广东人而言,除了是美食外,也经常出现在日常话语当中,“扮蟹”就是其中一个常用俗语。

  在广东话俗语中,“扮蟹”通常有假装,即是以假示人的意思。但至于装什么呢,在不同情况便有不同的用途。

  “扮蟹”其中一个意思,来自蟹是一种入水能游、出水能走的生物,更有一双蟹钳攻击其他生物,横行的步姿予人横行霸道之感。所以,社会上会用“扮蟹”来形容一些人耀武扬威、吹嘘成性的人,也就是一些与“蟹”一...

“藏蒙哥儿”这游戏你一定玩过

  无论时代如何进步,小朋友们的游戏都依然好简单,只要大家到公园看一看,都会看到小朋友们相互追逐着捉迷藏。

  在北京话当中,捉迷藏有一个特别的说法,叫作“藏蒙哥儿”,也叫作“藏猫儿”、“藏矇格儿”、“藏觅歌儿”。

  “藏蒙哥儿”中的“蒙哥”跟历史中的蒙古大汗蒙哥没有关系,而“蒙”字,其中一个说法指是从“盲”字演变过来。

  明代徐昌祚所著的《燕山丛录》末附《长安里语》记录了一些当时的北京词汇,当中有载:“...

「甩底」原来与吃有关?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应別人却临时失约,这种「甩底」的行为的确要不得。

  「甩底」,在广东话当中有失约、失信於人的意思,原来这个说法与广东的饮食文化有关。

  在古时,广东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汤时便会用到。然而,瓦煲时间用得长了,煲底因长期受炉灶之火所烧,变得脆弱;重复使用后最终可能底部脱落,那么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倒了出来。

  后来就有人以「甩底...

受人二分四  

  「受人二分四,做到索晒气!」相信这两句话也是不少香港打工仔心声,作为「全球最累城市」排行榜长期稳占前列位置的城市,香港人每周工时长也常见。工时长,又要受老板气,无非就是为了薪水。

  「受人二分四」是广东话一个俗语,意思就是受雇于人,当中又有打工时吃苦要死忍的含义。 

  「受人二分四」的说法,始见於广州茶楼。

  在清末时期,广州的茶楼生意相当兴旺。由於客人多、生意好,因此酒楼需要聘用大量杂工,而他们的月薪大约为1元。当时1元等如1个银元,1个银元重七钱二分。每个月工资1个银元...

“地头蛇”与“地头虫”

   形容某人对某地很熟悉,甚至在当地“称王称霸”时,会说他是某地的“地头虫”或“地头蛇”,这个讲法怎么来的呢?

  “地头蛇”出自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说!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西游记》第45回则说:“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两句的意思都是说,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但也斗不过本地势力,提醒外来者不要轻易自大。

  广东人很少说“地头蛇”...

唐诗宋词用粤语写成?  

  唐诗宋词文字优美、抑扬顿挫,当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文学作品。不过,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唐诗宋词间中也有一些好像口语的粤语字词,为什么呢?

  唐诗宋词中的口语,例如有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对月”,“樽”是粤语口语;苏轼的“宁可食无肉”,“食”也是粤语;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几多”也是在粤语中常用的字词或说话。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梁银峰指出,古代文学作品是用当时的官话(唐朝以前叫雅言)写成,而官话或雅言,都属于北方话。唐诗宋词一定...

干仗

  在一些地区,聊天中时常会听到“某某人在‘干仗’”这样的描述,不要担心,这里的“干仗”可不是打仗的意思,而是指打架或者吵架的意思。 

  作家周立波在代表作《暴风骤雨》中就有用到这个词语,“他常常窝火:摔碗、骂人、打、跟大老婆子干仗。”另外,童边在《新来的小石柱》也有用到,“同学们以为他俩要干仗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干”字读作第四声时有“做”的意思,不少方言、俗语都会说到,如“干啥”、“干事”、“说干就干”等。而“仗”字...

和尚担遮 无法无天

  疫情之下,全球疫苗供应紧张,但有些国家的高官竟然串通卫生部门的官员,偷取用公帑买来的疫苗私下注射,简直是和尚担遮,无法无天!和尚与世无争,为什么会与无法无天拉上关系?

  《水浒传》中,由市井流氓当上太尉的高俅﹐滥权贪财兼残害忠良,也是和尚担遮﹐无法无天的例子。目无法纪、知法犯法、专横霸道等令人发指的行为,也可用广东话俗语“和尚担遮”来形容。

   这句俗语很有猜灯詸的味道。首先,佛家的僧侣(即和尚)会把头发剃光,称为剃度。取和尚没有头发(即光头)的形象,配合“发”...

豹死留皮 人死留名

  有人说:人的最高成就便是死后能够“流芳百世”,而在古时,还有一句俚语有同样的意思,你知道是什么吗?

  这句话就是“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了。语句出自《新五代史·卷三十二·死节传·王彦章传》:“王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王彦章是五代时期、后梁朝的名将,因善使铁枪而别名“王铁枪”。他跟随梁太祖朱温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深受重用。梁末帝朱友贞继位后,后梁遭遇后唐进攻。王彦...

打劫红毛鬼 进贡法兰西

  随着时代变化,一些俚语正被人淡忘、甚至消失。“打劫红毛鬼,进贡法兰西”就是其中一句。

  此处的“红毛鬼”指荷兰人,荷兰于1624年占领台湾,当时台湾人这样称呼荷兰人,究其原因是荷兰人的毛偏红色,于是发就得到了“红毛鬼”的称号;而“法兰西”则指“法国人”,取其英文“France”的译音。

  历史上,清廷花了很多精力从荷兰手中夺回台湾,但后来又被迫交给法国人,于是民间就有“打劫红毛鬼,...

谢灶:官三民四船家五  

  年近岁晚,不少旧式食肆仍有谢灶的习俗仪式,以答谢掌管厨房安危的神明一年以来的关照。

  “民间谢灶”,最初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后来就演变成通过祭祀“酬谢”灶君的习俗。

  相传灶君会在每年年末都返回天庭,将人间善恶向玉帝报告,所以一众百姓,为免被灶君打小报告,希望以“谢灶”这个形式讨好灶君,从而产生出这个传统习俗了。

  说到谢灶,中国传统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讲法。

  传统上,年廿三...

编辑推荐

深圳春季赏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园2大花展 地铁通达|建议收藏

2025-03-0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即看政府工作报告懒人包 今年GDP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5-03-05
1:40

科技遇上非遗 「活」起来的豫园灯会

2023-01-11

从寺庙到现代工厂 「功德林」素食的非遗传承路

2023-01-04

西安饺子宴|从108种到360种 非遗传人的突破

2022-03-12
1:40

惊艳世界的非遗「独竹漂」绝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备?

2022-05-25
1:40

让燃料变身贡品?神奇「非遗」麦秆剪贴

2022-09-11

鸟笼变灯笼 「照亮」清远非遗传承路

2022-10-05

中国第43个世界级「非遗」!传统制茶技艺及习俗

2022-11-30
1:40

科技遇上非遗 「活」起来的豫园灯会

2023-01-11

从寺庙到现代工厂 「功德林」素食的非遗传承路

2023-01-04

西安饺子宴|从108种到360种 非遗传人的突破

2022-03-12
1:40

惊艳世界的非遗「独竹漂」绝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备?

2022-05-25
1:40

让燃料变身贡品?神奇「非遗」麦秆剪贴

2022-09-11

鸟笼变灯笼 「照亮」清远非遗传承路

2022-10-05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024-12-18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中国经济-中国上海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025-04-06
外国人游览故宫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鼓励西方年轻人到中国 认识中文 建立未来资产

2025-04-04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比较64项前沿技术 中国53项排名第一 美国仅11项

2025-04-04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