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5-18
2021年,国家制定“十四五”规划,为中国未来五年(2021-2025年)指明了前进方向,描绘出发展蓝图。
当中,坚持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成为重点之一。国家对创新科技发展如何布局?“十四五”系列主题文章创科篇,透过数据和实例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
本文为创科篇的第二篇文章,主要介绍中国如何培养、引进和用好科技人才。
十四五创科篇|从“两弹一星”到人工智能 科技领军人才不能少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研工作者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的奇迹,令新中国在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都追上世界强国的脚步。
随着智能科技时代到来,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影响力将堪比信息技术领域的“原子弹”。
人工智能聊天机械人ChatGPT的问世引发新一轮科技竞赛,如今已成为各国争相布局的新兴战略领域。
“十四五”规划亦明确提出,中国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当年如果没有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两弹一星”事业无法完成。
同样,如果没有足够的优秀科技人才,未来中国将难以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取得突破。
现在,中国每年产生600万至700万名工程师,在应用研究上占尽优势。但在强调“源头创新”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国却存在“人才总量突出、领军人才缺乏”的结构性问题。
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产业为例,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清华大学此前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虽然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总数位居全球第二,但杰出人才数量为977人,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全球排名第6。
为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包括以下内容:
十四五创科篇|加强基础研究 培养拔尖学生:从“钱学森之问”说起
基础研究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也是中国科技界急切需要补齐的“短板”。
“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要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建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
实际上,早在2009年,为了回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就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
“钱学森之问”直指中国教育的瓶颈问题,也就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此,“拔尖计划”启动时,在中国19间知名大学的5个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选拔、培养有研究天赋的本科生。
为何要选择这5个学科?
除人工智能以外,目前国际竞争最前沿和最激烈的领域,还包括药物研发、基因研究、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发等,而数理化等基础学科正是各科学领域和各项关键核心技术的底层逻辑。
及至2018年,也就是“拔尖计划”实施10周年时,拔尖计划升级为拔尖计划2.0,覆盖学科扩大至20个类别,增加了哲学、天文学、经济学、基础医学、地质学、历史学等学科。
“拔尖计划”的成效如何?
教育部在2020年指出,该计划中已毕业的6,647名学生中,98%继续攻读研究生,32%进入世界前50名的学科深造,逐步呈现出成为未来科学领军人才的潜质。
到“十四五”时期,“拔尖计划”仍是国家的推进重点。
2022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这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进行谋划和设计。
这一年,教育部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依托77间高水准大学,累计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3万多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十四五创科篇|如何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
除了要在学校培养杰出人才,“十四五”规划还提出,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此处可以看到两个重点,一是科研创新高地,二是国内外优秀人才。
哪些地方是中国的创新高地?
2022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时,点名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要求这三地努力打造成“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
那么,如何才能要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
作为示范区之一,上海浦东新区在2023年初公布了浦东人才“25条”新政,提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体系,重点创新5个领域的人才政策:
正所谓“环境留人”,要在激烈的城市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就要考虑如何让人才宜居安居,当中就包括健全薪酬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税收优惠等制度。
上海浦东的人才新政,正正是对应了“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完善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停居留政策”以及“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释放出敬才爱才的讯号。
延伸阅读:十四五经济篇|“绿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