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5-22
2021年,国家制定“十四五”规划,为中国未来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进方向,描绘出发展蓝图。
当中,坚持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成为重点之一。国家对创新科技发展如何布局?“十四五”系列主题文章创科篇,透过数据和实例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
本文为创科篇的第六篇文章,主要讲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引擎,以及其中最受关注的人工智能等项目。
十四五创科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什么?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那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每个时期都有基于特定技术的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又源于前一时代的新兴产业。简单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以技术突破为基础,能够在未来成为支柱、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
超前谋划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一个国家形成新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反之,这国家可能迅速失去更新能力,导致产业长期衰落。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往亦曾出现在中国的五年规划中,但其内容会随着时代发展,作出相应调整。
十四五创科篇|北斗卫星定位每天用逾3000亿次
“十四五”列明要加快壮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等。
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航空航天是过往没被提及的,当局明确提出要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行情况如何?北斗相关产业踏入“十四五”后发展迅速,内地的高德地图2023年2月便宣布,该系统调用北斗星定位次数,每天已超过3,000亿次,超越了GPS等其他卫星导航。
当然,要说“十四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中之重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该产业在“十二五”、“十三五”亦被列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四五创科篇|推动AI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而“十四五”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最受重视并寄予厚望的,莫过于其中的人工智能;规划的全文中多次提及该产业,同时列出把“深度学习框架等开源算法平治构建”、“学习推理与决策”等作为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重点。
当美国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式ChatGPT成为大热之际,当局在2023年2月又强调,人工智能在众多行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下一步会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增长引擎。
事实上,在ChatGPT发布之后不久,中国的百度亦推出“文心一言”,阿里巴巴则有“通义千问”等人工智能产品。
“文心一言”发布会上,百度CEO李彦宏就展示了其“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逻辑推算”、“中文理解”等功能。他透露,接入“文心一言”生态的已有650家企业。
十四五创科篇|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逾5000亿
如果“文心一言”暂时还与生活有一点距离,那民众现阶段更能在生活中体验的人工智能,其中之一就是自动驾驶。
同样是百度,其“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已在北京等3个城市示范应用。2023年3月,北京经历了一轮沙尘天气,能见度较低,不过“萝卜快跑”凭藉摄影镜头、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组成的环境感知系统,仍可以准确识别驾驶环境。
人工智能在交通层面当然不止于无人驾驶,它还可用在系统运作上。深圳6,000辆公共巴士安装了智能排班系统,乘客体会到的是高峰时段等车时间变短,车上也不那么挤了。
据报导,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080亿元人民币(约等于5,637亿港元),企业数量接近4,000家,这数字势将继续增加。
延伸阅读:什么是“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创科篇|布局“未来产业” 发展类脑智能
那包括人工智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会是多大推力的引擎?
“十四五”规划中有很具体的数字,是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在2020年,该比重仅为11.7%。
增加值是统计制度的术语,它与生产总值有一定区别,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生产规模和速度。
另外,“十四五”规划中除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亦提及要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
当中的类脑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条路径,与当前主流靠模型学习驱动的人工智能不同,类脑智能是以认知仿生驱动,它的自主学习、关联分析能力都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