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創科篇|中國頂尖科技人才從哪來?佔先機搶人才原來靠這些

編輯︰言嘉庸

  2021年,國家制定「十四五」規劃,為中國未來五年(2021-2025年)指明了前進方向,描繪出發展藍圖。

  當中,堅持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成為重點之一。國家對創新科技發展如何佈局?「十四五」系列主題文章創科篇,透過數據和實例從各個層面進行解讀。

  本文為創科篇的第二篇文章,主要介紹中國如何培養、引進和用好科技人才。

十四五創科篇|從「兩彈一星」到人工智能 科技領軍人才不能少

1999年9月18日,國家表彰為「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在人民大會堂授予23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網上圖片)

  上世紀60年代,中國科研工作者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創造「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導彈、人造衛星)的奇迹,令新中國在科技實力和國防實力都追上世界強國的腳步。

  隨着智能科技時代到來,未來通用人工智能的影響力將堪比信息技術領域的「原子彈」。

  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的問世引發新一輪科技競賽,如今已成為各國爭相布局的新興戰略領域。

  「十四五」規劃亦明確提出,中國要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

「十四五」規劃指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將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建設的重要一環。(圖片來源:Getty)

  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

  當年如果沒有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等一大批科技領軍人才,「兩彈一星」事業無法完成。

  同樣,如果沒有足夠的優秀科技人才,未來中國將難以在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取得突破。

  現在,中國每年產生600萬至700萬名工程師,在應用研究上佔盡優勢。但在強調「源頭創新」的基礎研究領域,中國卻存在「人才總量突出、領軍人才缺乏」的結構性問題。

  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產業為例,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清華大學此前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顯示,雖然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總數位居全球第二,但傑出人才數量為977人,不及美國的五分之一,全球排名第6。

  為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包括以下內容:

(當代中國製圖)

十四五創科篇|加強基礎研究 培養拔尖學生:從「錢學森之問」說起

  基礎研究是破解「卡脖子」難題的關鍵,也是中國科技界急切需要補齊的「短板」。

  「十四五」規劃明確要求,要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建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基地和前沿科學中心。

  實際上,早在2009年,為了回應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教育部就啟動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以下簡稱「拔尖計劃」)。

(當代中國製圖)

  「錢學森之問」直指中國教育的瓶頸問題,也就是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

  為此,「拔尖計劃」啟動時,在中國19間知名大學的5個基礎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選拔、培養有研究天賦的本科生。

  為何要選擇這5個學科?

  除人工智能以外,目前國際競爭最前沿和最激烈的領域,還包括藥物研發、基因研究、生物育種、新材料研發等,而數理化等基礎學科正是各科學領域和各項關鍵核心技術的底層邏輯。

數理化等基礎學科是各科學領域和各項關鍵核心技術的底層邏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及至2018年,也就是「拔尖計劃」實施10周年時,拔尖計劃升級為拔尖計劃2.0,覆蓋學科擴大至20個類別,增加了哲學、天文學、經濟學、基礎醫學、地質學、歷史學等學科。

  「拔尖計劃」的成效如何?

  教育部在2020年指出,該計劃中已畢業的6,647名學生中,98%繼續攻讀研究生,32%進入世界前50名的學科深造,逐步呈現出成為未來科學領軍人才的潛質。

(當代中國製圖)

  到「十四五」時期,「拔尖計劃」仍是國家的推進重點。

  2022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關於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意見》,這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對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進行謀劃和設計。

  這一年,教育部深入推進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依托77間高水準大學,累計建設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共吸引3萬多名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

十四五創科篇|如何匯聚國內外優秀人才?

2021年4月24日,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圖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與人才智力展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要在學校培養傑出人才,「十四五」規劃還提出,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構築集聚國內外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

  此處可以看到兩個重點,一是科研創新高地,二是國內外優秀人才

  哪些地方是中國的創新高地?

  2022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審議《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時,點名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要求這三地努力打造成「創新人才高地示範區」。

  那麼,如何才能要吸引全球頂尖科研人才?

  作為示範區之一,上海浦東新區在2023年初公布了浦東人才「25條」新政,提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體系,重點創新5個領域的人才政策:

(當代中國製圖)

  正所謂「環境留人」,要在激烈的城市人才爭奪戰中搶佔先機,就要考慮如何讓人才宜居安居,當中就包括健全薪酬福利、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稅收優惠等制度。

  上海浦东的人才新政,正正是對應了「十四五」規劃中提到的「完善外籍高端人才和專業人才的停居留政策」以及「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釋放出敬才愛才的訊號。

  延伸閱讀:十四五經濟篇|「綠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延伸閱讀:十四五經濟篇|「高質量發展」3張王牌:京津冀 長三角 粵港澳

2:13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2023-05-2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2025-05-15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5集:無人駕駛 助力機場運作及快遞派送

2025-05-19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2025-05-15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5集:無人駕駛 助力機場運作及快遞派送

2025-05-19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5集:無人駕駛 助力機場運作及快遞派送

2025-05-19

豆腐鼻祖?最髒豆腐?這些奇特豆腐原來是非遺!

2022-11-23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佛山均安蒸豬cover

太公分「蒸」豬!均安蒸豬 舌尖上的非遺究竟點解是蒸?

2022-07-26

西安餃子宴|從108種到360種 非遺傳人的突破

2022-03-12
1:44

從街頭小食到百億產業 「年輕」螺螄粉成非遺

2021-07-17
南澳海膽糭

端午美食|深圳非遺海膽糭 海鮮入糭原來因為窮?

2024-06-08
1:51

好吃到被列為國家「最高指示」?長沙臭豆腐入選「非遺」

2021-07-24

住家菜裏的非遺 這些豆腐有甚麼特別之處?

2022-12-07

豆腐鼻祖?最髒豆腐?這些奇特豆腐原來是非遺!

2022-11-23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佛山均安蒸豬cover

太公分「蒸」豬!均安蒸豬 舌尖上的非遺究竟點解是蒸?

2022-07-26

西安餃子宴|從108種到360種 非遺傳人的突破

2022-03-12
1:44

從街頭小食到百億產業 「年輕」螺螄粉成非遺

2021-07-17
南澳海膽糭

端午美食|深圳非遺海膽糭 海鮮入糭原來因為窮?

2024-06-08
1:51

好吃到被列為國家「最高指示」?長沙臭豆腐入選「非遺」

2021-07-24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500年殖民史本質就是階級鬥爭

2025-05-23
1956年5月26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試航成功

北京至拉薩航線試航成功

「蜜汁」與「炒雞」

   「蜜汁」加「炒雞」,你們正在點菜嗎?不是!正在打手機短訊!

   「蜜汁」和「炒雞」都是近年流行的網絡用語。網絡用語有一種特色,便是使用諧音,令一些詞語變得更有趣。「蜜汁」和「炒雞」便是其中兩個例子。

   「炒雞」以普通話讀出,就是「超級」的諧音;「蜜汁」就是「迷之」的諧音。

   網絡上有人會用「炒雞喜歡」的字眼,意思就是「超級喜歡」,表示自己極為喜愛的意思...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