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9-15
新中国成立75载,风雨兼程,沧桑巨变。“非凡75年”系列专题,梳理中国在科技、政经、文体、环保4大领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突破和发展。
本文是环保篇第4篇文章,带你了解,中国为守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哪些努力?又有怎样的成就?
人类活动加速物种灭绝,这如同倒塌的多米诺骨牌,随时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透过几十年努力,抢救濒危物种,修复生态环境,保存物种基因,为守护地球家园贡献“中国方案”。
非凡75周年|第一个大熊猫保护区
“珍贵化石及稀有生物(如四川万县之水杉,松潘之熊猫等),各地人民政府亦应妥为保护,严禁任意采捕。”这一句话,出自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的《古迹、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生物保护办法》,这被视为新中国野生动物保育的开端。
1963年,第一个大熊猫保护区在四川卧龙成立;到2023年,国家已建立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在2021年10月更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覆盖绝大部分野生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也庇护着区域内其他中国濒危动物和植物。
为了给濒危野生种群提供“备份”保障,大熊猫“迁地保护”工作于1980年代展开。1983年,位于卧龙保护区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式启用,1990年代开始,研究中心先后破解圈养大熊猫受孕、育幼、野化放归等难题,令大熊猫种群数量实现快速增长。
保育行动升级的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亦不断完善。
1988年,中国出台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法》,其后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为大熊猫等中国濒危物种提供了法律保护。
如今,全球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1,114只回升至2024年的近1,900只,中国人工繁育的圈养大熊猫数量也增加至728只。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于2016年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EN)”降至“易危(VU)”。
从“无王管”到有法可依,从野外追踪到栖息地保护,从圈养繁育到野化放归,从人工监测到高科技应用……大熊猫所经历的70年保育之路,堪称中国野生动物保育发展的缩影,大熊猫亦被视为全球濒危物种保育的典范。
多年来,中国透过濒危物种拯救工程、栖息地保护建设等,令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栖息地环境稳步改善。
截至2024年,三江源地区藏羚羊种群数量从濒临灭绝恢复到约30万只;曾一度在中国绝迹的麋鹿,种群数量已超过1.2万头,占全球数量80%以上;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增长到42只,是全球极危物种(现存10只以下)中,唯一基于自然恢复的成功案例。
延伸阅读:“四不像”麋鹿的回归
非凡75周年|第一批国家公园
2021年,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包括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以及武夷山国家公园, 保护面积达到23万平方公里,覆盖中国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延伸阅读:一文了解中国首批国家公园
全球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超过100个,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将其列为重点改革任务之一。
2016年开始,中国陆续建立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地,进行统一管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
2021年,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被视为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的一个新篇章。
2022年底发布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指出,到2035年,中国计划设立49个国家公园,总面积将达到110万平方公里,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国家公园,也是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
从1956年在广东鼎湖山设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开始,中国的自然保护地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细到大、功能从单一到完善的变化,逐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有效保护。
非凡75周年|第一个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库,被称为“种子银行”,以及野生生物的“诺亚方舟”。
2007年落成运营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中国第一座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其坐落于云南,一个拥有全中国一半以上物种的省份。
截至2023年12月,该种质库已保存野生动植物种植资源近3万种、超过30万份,当中本土野生植物种子超过1.1万种、共9万余份,成为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种质库保存的种子,经过干燥、密闭分装等处理,被送入零下20℃的“冬眠房”。
在这里,种子可以存活上千年。每一份种子或基因,都是为未来留存的一份希望。
目前,中国建成的种质资源库或基因库,覆盖农作物、畜禽、水产、植物等多个领域。当中,国家农作物种植资源库、海洋渔业种植资源库等,保存能力分别达到150万份和35万份;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场)达到318个。
在北京国家植物园西侧,正规划建立一座国家植物种植资源库,预计于2026年落成运营,其占地面积将达到6万平方米,计划收集7万种来自全世界的植物种植资源,覆盖中国所有珍稀濒危植物种类。
非凡75周年|第一部湿地法律
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下称《湿地保护法》)于2021年12月出台,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共7章65条,包括分级管理制度、保育利用制度、修复制度等内容。
延伸阅读:中国首次为湿地保护立法 聚焦维护生态平衡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逐步建立起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实施3个五年期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累计投入198亿元人民币(约215亿港元),完成4,100多个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目前,中国已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超过2,200个,新增和修复湿地超过80万公顷,湿地总面积达5,635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
中国湿地保护率超过52%,根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到2025年,中国湿地保护率将达到55%。
非凡75周年|第一次长江禁渔
2021年1月1日,长江开始实施全流域“十年禁渔”,这被视为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里程碑。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里曾栖息着4,300多种水生生物,但在禁渔之前,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达到“无鱼”级别。
2003年,中国首次对长江实行全流域春季禁渔3个月,此后也曾多次实施季节性、区域性禁渔,唯效果不及预期。
“十年禁渔”启动后的第一年,有超过11万艘渔船停驶,近28万渔民上岸,国家为此拨出财政补偿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为渔民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公益职位。截至2024年,超过15万名有就业能力的上岸渔民,全部“转行”就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193种,较2020年增加25种。被称为“微笑天使”的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出现历史性回升,较2017年增加23%,达到1,249头。
2024年,安徽境内的长江支流中,出现了野生中华鲟的踪迹。这是“十年禁渔”实施以来,该流域首次发现野生中华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