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科学团队 协助中国航天“奔月探火”

撰文︰苏言

  “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天宫”筑梦⋯⋯中国航天近年迎来一个又一个突破,而香港回归25年来,香港学界科研团队在其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当中的佼佼者,莫过于由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所带领的团队。

  见证中国的航天发展,容启亮觉得与有荣焉:看到内地一日千里的变化,每次太空探索有创新突破,让这班在香港的科研工作者很有荣誉感,觉得要做得更好,不辜负国家的信任。

参与国家项目 理大成绩亮眼

  实际上,香港回归祖国25年以来,本地科研工作者们就一直在为国家太空探索项目出力。自2010年起,理工大学更是拿出了不少亮眼成绩——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所用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到“嫦娥五号”月壤采样装置,再到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上的“火星相机”……理工大学的研发成果几乎应用在了近年每一个重大航天任务中。

理工大学-月壤取样装置01
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嫦娥五号”采样装置,肩负在月球表面进行全自动采样、封装月球样本的使命。(网上图片)

  而且,理大团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是“跑龙套”,而算得上是“主角”之一。例如把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是“嫦娥五号”的核心任务,而应用在“嫦娥五号”上的采样装置,则肩负在全自动表土采样、封装月球样本的使命。

  正因为它顺利完成全自动采样,将大约两公斤的月球样本顺利封装带回地球,才宣告了“嫦娥五号”探月成功,达成了国家在太空探索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到了“火星相机”(全称为“落火状态监视相机”),这个约390克的“小玩意”是火星巡视器“祝融号”的“眼睛”,它搭载在着陆器外层平台上,用来监视着陆情况、周遭环境,及降落火星后巡视器的操作状态,这些资讯对掌握巡视器能否在火星表面成功巡视至关重要。

理工大学-火星相机02
回归25周年来,国家重大航天项目中不乏香港团队的身影。图为容启亮教授率领团队研发出精密的太空仪器“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火星相机)。(网上图片)

  延伸阅读:港产科研团队 助“嫦娥”月球“挖土”  

两地科研合作 硬件人才互通

  尽管研发日程紧凑,又有各类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理大团队仍发挥出色,不单创新了一套“一体化的热流防护设计、测试及质量控制方案”,在容启亮教授带领下,只用了3年时间便完成研制并交付国家使用。“直到‘天问一号’成功落火,才感到如释重负。”容启亮曾这样说。

  由于火星表面地形复杂,大气层稀薄,随时可能出现沙尘暴,且火星与地球通讯有5至20分钟的延迟,令探测器登陆火星困难重重。

理工大学-选择火星着陆点
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副教授吴波(左二)及其团队,为“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分析着陆区的地貌特征。(网上图片)

  选择登陆地点的重任,则交给了由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教授吴波带领的团队负责。他们通过对火星全球的分析和评估,选出3个着陆区供“天问一号”选择。最终,“天问一号”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理工大学-荣启亮团队火星相机合照
回归25年来,香港和内地在科研领域的硬件设备和人才交流上都保持亲密合作。理工大学希望将来科研团队的组成人员愈来愈多元化。图为研发火星相机的团队。(网上图片)

  对于理工大学团队来说,在仪器研发过程中,需要做若干测试,其中不少是复杂、高层级的测试,在单一实验室很难提供所有设备,因此研发测试有不少是在国家不同地区完成的。 

  “香港可以做一部分,我们有好的想法,如果真的要实施,也要与内地一起,才能做出好的东西。”容启亮认为,香港的科研力量需要更多地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内地其他城市和地区进行合作,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人才方面同样需要两地合作,比如在火星探测相关的研发团队中,有一名港产博士毕业生参与其中,其余很多是来自各地的优秀研究员。对理大团队来说,亦希望未来有更多港生能加入项目,为国家太空探索出一分力。

  延伸阅读:香港回归25周年|一文看清 10个数字感受25年的香港转变

 

回归纪念柱

  香港回归纪念建筑物之一,便有回归纪念柱,它其实是什么呢?   不同于其他纪念回归的建筑,回归纪念柱并非由政府负责兴建,而是由八乡乡事委员会会员自行斥资建造而成,是香港唯一由民间筹建以纪念香港回归祖国的建筑物。

  回归纪念柱座落于元朗八乡上村公园,柱上有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的题字,上面书有“擎天一柱回归纪念”的金漆字。

  回归柱序文“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乃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之历史时刻,举国上下,欢欣鼓舞;海外赤子,扬眉吐气;五洲之内,友好仁人,无不关注此世纪盛事。近者悦,远者来,盼一睹交接之盛典,视躬...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小城大事

朱芸编

哪吒2|动画电影也是音乐盛典 原来香港音乐人有份打造?

2025-03-25

运动健儿

2:22
巴黎残奥WH2级单打亚军陈浩源

轮羽二哥」陈浩源再闯残奥 勇夺银牌突破个人成绩

2024-08-28

影视巨星

张国荣

念念不忘张国荣 回顾他的人生故事和窝心好事

2025-04-01

时代英雄

王承书 鲜为人知的原子弹女功臣

2025-02-10

杰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岁 发展地产成亚洲首富 捐数十亿做善事

2025-03-20

创新先锋

90后王兴兴 “英语学渣”是机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朱芸编

哪吒2|动画电影也是音乐盛典 原来香港音乐人有份打造?

2025-03-25

运动健儿

2:22
巴黎残奥WH2级单打亚军陈浩源

轮羽二哥」陈浩源再闯残奥 勇夺银牌突破个人成绩

2024-08-28

影视巨星

张国荣

念念不忘张国荣 回顾他的人生故事和窝心好事

2025-04-01

时代英雄

王承书 鲜为人知的原子弹女功臣

2025-02-10

杰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岁 发展地产成亚洲首富 捐数十亿做善事

2025-03-20

创新先锋

90后王兴兴 “英语学渣”是机械人天才

2025-03-17
编辑推荐

深圳春季赏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园2大花展 地铁通达|建议收藏

2025-03-0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即看政府工作报告懒人包 今年GDP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5-03-05

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厅|港式鸳鸯源自中医概念?黄家和:冲鸳鸯比冲奶茶更难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厅|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专访“奶茶之父”黄家和

2021-06-03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厅|港式鸳鸯源自中医概念?黄家和:冲鸳鸯比冲奶茶更难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厅|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专访“奶茶之父”黄家和

2021-06-03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2021-04-21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024-12-18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中国经济-中国上海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025-04-06
外国人游览故宫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鼓励西方年轻人到中国 认识中文 建立未来资产

2025-04-04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比较64项前沿技术 中国53项排名第一 美国仅11项

2025-04-04
1988年4月11日
当代中国-当年今日-苏聪夺奥斯卡

中国人首次获奥斯卡奖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古时有关清明节的诗词不少,其中这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就形象地描写清明节时游人的景象,怎样理解呢这句诗呢?

  这两句出自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古代认为,从小寒至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就到清明了。清明节,游人为了寻找春意,大多出城踏青。

  这两句描写了清明时西湖美丽的苏堤和游人游春热闹的场面,充满欢愉热闹的气氛。

  这首诗还有两句,就是“日暮笙歌收拾去...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