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0-15
石澳、跑马地、维多利亚港......这些意境非凡的香港风景画,全都出自一位小轮公司职员手笔——他的名字叫吕寿琨,一位将东方传统水墨糅合西方抽象线条的艺术家、香港以至当代中国新水墨运动的先驱,甚至英女王都授勋予他,表扬他在艺术方面的贡献。
新水墨运动先驱吕寿琨 对当代艺术贡献良多
论价值,吕寿琨的画不算卖得很高价钱;论名气,他的弟子靳埭强、王无邪等或许比他更为人熟悉;但论对当代中国艺术的贡献,吕寿琨绝对值得在历史留名。他的作品洋溢浓厚的本土气息,也凸显香港中西文化交汇的魅力所在。
吕寿琨自幼临摹国画名作 1948年迁居香港
出生自书香世家的吕寿琨,1919年在广东出世,父亲吕灿铭是画家,经营古董书画店。吕寿琨受父亲薰陶,自幼爱绘画,并靠临摹国画大师的作品,建立起扎实的笔功。
1948年,吕寿琨随家人南下香港,在油麻地小轮公司任职稽查员。营役的点票生活,未磨蚀他对绘画的兴趣,反而身处码头,让他对群山和海港有了细腻的观察,慢慢对香港山水以致城市景观产生独特兴趣,一有时间便到处写生,以精湛的笔墨技法,留住50至70年代的香港情怀。
受西方文化影响 吕寿琨画作由实转虚
吕寿琨早期的画作遵从传统,画风较为写实;来到香港后,受西方文化影响,风格转趋抽象。
延伸阅读:吴冠中如何由工科生蜕变艺术大师?
吕寿琨爱看外国杂志 借西方艺术探索文化本源
跟随吕寿琨习画两年的当代水墨大师王无邪形容,吕寿琨好学,不时到英国文化协会的图书室翻看外国杂志;虽然对英语一窍不通,但无阻他对艺术追寻的热诚,经常拉着朋友翻译,自己则在旁做笔记。
其中英国画家威廉.泰纳(J.M.W.Turner)对他影响较深。吕寿琨认为,泰纳对光影的描绘与捕捉,与国画讲求意境相似,并曾以水墨技法临摹泰纳的油画名作《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这段经历,亦成为他探索水墨艺术的新起点。
吕寿琨以中国笔墨实验 展现西洋画风
吕寿琨相信:“艺术贵乎创造,只有创造才新。但最新的,多源于最旧,最低限度必曾守旧的影响。”
1960年代,吕寿琨孜孜不倦进行水墨实验,尝试以中国笔墨展现自己所理解的西方现代绘画,无论画的布局、空间处理、几何线条的运用,都强烈地带出中西文化融合的取向。对吕寿琨来说,临摹是创新的基础,如同“拆开一幅墙,再由一个一个砖砌成一幅墙”,认为艺术家必须掌握当中技巧才能创新。
延伸阅读:岳敏君如何以“笑容”颠覆当代中国艺术?
“禅画”系列 成吕寿琨艺术生涯突破
后来吕寿琨创作的“禅画”系列,更成为他艺术生涯的突破。他曾经说过:“我不是因为知道有抽象派,然后就去写抽象。我本于中国画道精神,求个人绝对自由的表现。”
吕寿琨笔下的禅,超然物象,但本质是源自对生活的感悟和观察,将自己所体会的哲学、佛学,以及对中国笔墨的沉淀,倾注画作当中,然后内化为深具表现力的抽象线条,让观众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认识未来与未知的大千世界。
在吕寿琨引领下,香港艺术界在1960至70年代掀起一场立于传统、敢于创新求变的水墨运动;同时间,香港在六七暴动之后,因应社会环境和政策转变,开始形塑出独有的本土价值与身份认同。
新水墨运动的兴起,正好折射出香港新一代在中西文化交融之处、传统创新冲击之间、社会与自我角色之中作出的思考与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