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4-11
1988年4月11日,由中、意、英合拍的剧情片《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在洛杉矶举行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中荣获9项大奖。 其中中国青年作曲家苏聪,与坂本龙一、大卫.拜恩更一同凭该电影夺得最佳原创配乐奖。
苏聪成为第一位奥斯卡中国得奖者。他在获奖的当晚,从洛杉矶致电父母告知喜讯,“假如没有祖国的今天,就没有我的成就。”
生于音乐世家的苏聪,其父苏夏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受到父亲的薰陶,苏聪自小接触音乐。
1978年,苏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苏聪在1985年再考入西柏林自由大学音乐系,留学期间不断学习、坚持音乐创作。
到1985年,苏聪凭着自创的《李斯特钢琴幻想曲》,在匈牙利纪念李斯特逝世100周年国际钢琴作曲大赛中,夺得第二名。而由他创作的《破晓》《音乐会序曲》等乐曲,亦被欧亚许多有名气的乐团相继演奏,自此苏聪这个名字,就渐渐为人所熟知。
原本,《末代皇帝》的作曲者是没有苏聪的,但由于他看到《末代皇帝》的拍摄影片时,有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和灵感在他心头涌起,于是乎他便将自己的简介和代表作录音寄给了剧组,推荐自己为影片配乐。
及后,经过剧组一番比对和研究后,决定向苏聪发出了邀请试作的电报,正是这样苏聪开始了为《末代皇帝》创作乐曲的工作,过程中他为了能使音乐贴切影片内容,特意到了故宫博物馆满文研究所和北京图书馆翻阅了大量资料,务求要以现代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突出民族音乐的主调。
最终,苏聪创作出的作品,令一向要求严格的导演贝托卢奇感到相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