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標籤︰廣東俗語

標籤︰廣東俗語

水腳

  疫情結束,很多人計劃外遊。不過,如果遇到節假日,機票或酒店勢必出現供應緊張的情況,人們要準備的「水腳」就要充裕一點了。

  「水腳」,意思就是路費旅費,這個俗語的由來與古代運輸業大有關連。

  水腳指水路運輸費用,以往中國跨地運輸多以水路為主,相關費用就被稱為「水腳」了。

  在《宋史·食貨志下二》有記載:「盡取木炭銅鉛本錢及官吏闕額衣糧水腳之屬,湊為年計。」清代薛福成的《應詔陳言疏乙亥》也曾記載:「飭令各省將折漕之價,...

「水鬼升城隍」竟是讚美?  

  廣東話俗語當中不少涉及民間信仰,香港不少廟宇供奉了城隍爺,而「水鬼升城隍」也是香港人耳熟能詳的俗語。

  「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地方上的水鬼也歸他管轄。

  至於水鬼只是水中一個亡魂,地位低微。因此,若一個人在某種機遇下,由普通卑微身份搖身一變而成了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便猶如無權無勢的水鬼變成位高權重的城隍,就被稱為「水鬼升城隍」。

  然而,這個詞語意思多含貶義,現在普遍的意思,...

「升上神台」與「神台貓屎」  

  傳統社會當中,民間信仰是老百姓生活的重要一環,即使到今時今日,仍有不少人習慣求神問卜,有的為求心安,有的就祈求神明庇佑。廣東話俗語,也有一些與民間信仰習慣有關。

  當一個人上升到較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時,便可以「升上神台」或「擺上神台」來形容。

  神台一般是指木製的櫃,用以供奉神靈,部分宗族及家庭在神台上安放祖先以作供奉。但凡能安放在神台之上,都體現其受人景仰及尊重,地位崇高。因此當有些人被形容為升上神台,就意味這個人的身份大大提升。

  另一個與神台有關的廣...

翻轉豬肚就係屎

  好朋友翻臉不認人、情侶分手後互相指罵,這些由「如膠似漆」變成「水火不容」、由和睦關係轉變成仇視敵對的情況,我們都會以一句「翻轉豬肚就係屎」來形容。   翻轉豬肚後當然就是豬的消化物,但為何又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連接起來?

  豬肚,也就是豬胃,是廣東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

  豬肚表面上光滑整潔,好容易洗乾淨,但裏面實則藏有消化物,所以屠夫在宰殺的時候,需要將豬肚的內部翻出來,將裏面半消化的食物和消化粘液清理乾淨,才能送入廚房烹飪。

  表面光潔的豬肚一經反轉,就是骯髒的消化物,所謂「翻轉豬肚就係屎」就是表示原本和睦友...

騎牛遇親家  

  不少人都覺得結婚的對象最好是門當戶對,這樣便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紛爭。若親家兩邊的社會地位不同、一高一低,可能會產生很多尷尬情況,在廣東話俗語中就有一句話叫作「騎牛遇親家」,那是甚麼情況呢?

  「騎牛遇親家」的意思就是做了一些不體面或出醜的事,偏偏又給熟人見到。

  這句話是從「騎馬不撞着親家公,騎牛便就撞着親家公」演化過來。明代羅懋登在《西洋記》有寫過這幾句話:「有底洞心裏道:『騎馬不撞着親家公,騎牛便就撞着親家公。』方才打得一個盹,惹得師父説了這許多嘮叨。」

  在過去社會,騎馬階層的...

「食鹽」怎樣才能多過「食米」?  

   在與老一輩就某件事爭論之時,一旦踏入有理說不清的地步,經常就會聽到老一輩說:「我食鹽多過你食米啦!」但現實中,「食鹽」真的可以多過「食米」嗎?

  「我食鹽多過你食米啦」大概意思本是「我年紀比你大,我見的風浪比你多,人生經驗也比你多,所以你應該聽我說的話去做事」。

  但是,一位長輩吃過的鹽真的可以比一位年青人吃過的米飯多嗎?從科學角度來看,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以15歲少年每餐一碗米飯來算,一位50歲的長輩,必須每天吃掉約150克鹽,才能做...

「迷你」與「的骰」  

  香港地少人多,寸土寸金,所以過去十多年出現不少面積極小的納米樓,非常「的骰」。有些納米樓樓底高,室內設計師便向「高空」發展,令面積極小的納米樓變成另類複式樓宇,可說是設計思維的突破。

  「的骰」,在廣東話俗語中意思就是細小,正寫為「菂薂」。根據《爾雅·釋草》所載,「菂薂」即是蓮子的果實,由於蓮子果實很細小,因此在廣東話當中延伸為細小的意思,通常是用來形容人或者物件的外形很精致、細小,等同於小巧玲瓏。

  除了的骰外,香港人還常用「迷你」來形容細小。迷你是從英文字mini音譯過來,...

上面蒸鬆糕 下面賣涼粉

   最近氣溫急降,穿衣服出外也要有相當的心思。不過,在街上不乏看到女生仍然穿短裙展露長腿,簡直就是「上面蒸鬆糕,下面賣涼粉」。

  「蒸鬆糕」,就是指像鬆糕一樣要大火去蒸,食物熱騰騰的意思;「賣涼粉」則是指吃涼粉時那種涼快感。

  「上面蒸鬆糕,下面賣涼粉」這句廣東話俗語,意思大概是指上身穿得又多又厚,下身卻穿得又少又薄,上身和下身衣著不協調。

  在天氣冷的時候,人們通常會穿厚衣,以求保暖避免著涼。偏偏有些女生,為了愛美及潮流...

「奉旨」與「老奉」  

  有說香港的小朋友是幸福的一代,生活有大人打理,使他們自理能力普遍低下,甚至出現「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情況。對部分小朋友而言,大人照顧他們、幫他們做事,仿如「奉旨」似的。

  「奉旨」,意思就是自以為理所當然的事,這種說法原來是從古代皇帝下旨演化而來的。

  在古代中國,皇帝有無上權威,下旨命令朝臣辦事時,臣子必然要完成旨意。明代短篇小說《初刻拍案驚奇》有載:「法司奉旨提到人犯,用起刑來。」這個「奉旨」,也就是有必須完成的意思。

  除了奉旨外,在廣東話俗語中還有一個相近...

唐詩宋詞用粵語寫成?  

  唐詩宋詞文字優美、抑揚頓挫,不少作品傳頌千古。不過,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唐詩宋詞當中,不少用語都同粵語很接近?

  例如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對月」,「樽」在普通話口語中不常用,但在粵語中卻經常出現;蘇軾的「寧可食無肉」,普通話中「吃」比較常用,粵語中則常用「食」;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中的「幾多」,在粵語中也很常用。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銀峰指出,古代文學作品是用當時的官話(唐朝以前叫雅言)寫成,而官話或雅...

「少飯」又叫「扣底」?

  現今社會大眾關注健康飲食,買外賣時都會要求「少飯」,減少浪費之外又吃得健康一點。大家知不知道「少飯」原來還有別的叫法?

  「少飯」在以前原叫做「扣底」,也就是減少白飯份量的意思。香港二戰後百業蕭條,當時政府為增加稅收,曾於1946年開徵飲食稅,凡餐館賣出的任何小菜都要徵稅,只有碟頭飯例外。

  於是有人便想到以碟頭飯「扣底」的方法來避稅,即是買賣碟頭飯時,只要餸菜不要飯,變相只買小菜但又不用徵稅。「扣底」就解作為「扣...

烏利單刀  

  足球比賽通常看得人緊張萬分,如有球員表現失準,就更會令球迷鼓躁不安,例如某球員在面對球門時單刀不入,失掉黃金機會,只能伏地怒罵,有網民就形容為「烏利單刀」。

  「烏利單刀」是廣東話中的一個常用俗語,意思是辦事辦得糊里糊塗。

  相傳這句俗語源自新會一帶,話說元朝滅宋之後,有一名鎮守當地的蒙古將領名叫烏利,此人兇猛非常,經常拿大刀到處欺壓平民,當地居民對他極為反感。

  有一天,烏利在坐船渡江時,船在江中心沉沒,由於烏利是蒙古人,不熟水性,於是一命嗚呼。

  ...

「雞碎咁多」即有幾多?

  「半斤八兩,雞碎咁多都要啄」。這兩句來自粵語著名流行曲《半斤八兩》的經典歌詞,道盡香港每一代打工仔的心聲。

  「雞碎咁多」是一句廣東人常用的俗語,意思就是很少、很有限的意思,通常是用來形容與金錢相關的事物,例如工資、儲款等。

  很多人以為雞碎的「碎」字是代表很少的意思,但其實雞碎的正寫應為「雞膆(粵音 素)」。雞膆的膆是指鳥類(包括雞隻)喉嚨下面一個用作暫時裝食物的器官。《文選.潘岳.射雉賦》有載:「當...

牛市熊市「咁」樣睇?

  股票市場經常出現波動,股評人往往設計一些指標,指例如恆生指數會在某一點數之間上上落落,若跌穿這個點數便進入「熊市」,反之升穿的話便是「牛市」重臨。

  「牛熊市」說法其實源自外國。在牛津英文字典當中,最早於1891年出現牛市(bull market)一詞。至於相關由來,有人說是因為牛在攻擊時兩眼向上兼牛角上頂,因此在股票市場出現升市,大家又看好大市繼續上升,就稱之為「牛市」。

  相反,熊在攻擊時是兩眼向下,雙手往下拍擊。因此大家對股市前景看淡以...

「圍內」與「小圈子」   

   香港電台電視部有一齣戲劇叫作《競爭之合謀有罪》,每集內容都是根據真實個案改篇,當中的個案不少都是認識的人互相作利益輸送,或共同分享利益,通俗一點說就是「圍內益自己人」。 

   「圍內」,在廣東話俗語當中就是一個圈子內的自己人或熟人。這個「圈子」可以是親友,也可以是利害相關的集團,而這個俗語就與昔日鄉土文化關係甚大。 

   以往中國以農立國,不少鄉村會以「圍」的形式作為族群聚居之地,例如新界地區有不少同一姓氏的圍村。村民在「圍村」內居住和生活,加上是同一姓氏的族人,也...

洗大餅

   中國人素來以刻苦耐勞見稱,過去不少華人到海外謀生,以勞力換取微薄薪酬。在各式的辛酸故事中,我們不難聽到一些人在外國生活要「洗大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洗大餅」,意思就是從事洗碗的工作。以往華人移居外國或留學,原有的職業技能未必能獲當地承認,為了維持生計,只能從事一些勞力工作。 

   由於外國西餐廳多以圓碟為盛器,因而就以「洗大餅」來形容洗碗工作。除了外型外,也因為洗乾淨碗碟便可賺取酬勞,猶如「洗」出錢來。 

   洗碗的工作絕不輕鬆,酬勞又...

「大牌檔」定「大排檔」?

  近年香港興起傳統文化保育熱潮,幾年前就曾經出現過對大排檔去留問題的討論。從公共衛生角度出發,大排檔難以滿足現今社會的衛生要求,但在保育本地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又有相當的保留價值。

  大排檔是香港本地飲食文化的其中一個標誌,簡單而言,指的就是路邊經營的食肆,體現香港人獨特的飲食文化,幾十年來都是香港基層市民生活的寫照。

  然而,到底是「大牌檔」還是「大排檔」?一直也有兩種不同的講法。

  有人認為應寫成為大牌檔,原因是政府針對食肆所發放的飲食牌照,可以分為大牌和細牌,大牌可以煮...

「大閘蟹」為何令人又愛又恨?

  股市樓市波動,連月下跌令股民「損手爛腳」,損失嚴重的話更被稱為「大閘蟹」。為甚麼美味的「大閘蟹」會與投資有關?

  大閘蟹,正稱為「中華絨鰲蟹」,是河蟹的一種,當中以長江水系出產的大閘蟹最為人熟悉,素有「蟹中之王」的盛名,至於吃大閘蟹的最佳季節就是秋季。

  不過,在香港,「大閘蟹」則有另一個意思。那就是代表手上股票箍得緊緊的股民,通常都是股票價格比買入時下跌很多,因而被套牢的狀態。

  何以股票被套牢的人會被稱...

「秋風起」點解要「食臘味」?

  「秋風起,食臘味」,每逢秋冬季節都是吃廣東臘味最適合的季節,熱騰騰的白飯上鋪上蒸熟的臘腸臘肉,香油肉汁滲入飯香當中,在秋冬乾爽涼快的天氣中享用,確是一大樂事。

  中國人製作臘味已有超過二千年的歷史。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在他的作品《楚辭·招魂》中提及一種叫做「露雞」的食物,古文字學家郭沫若在《屈原賦今譯》中將「露雞」解釋作「鹵雞」;亦有考證認為這是將去除內臟的整雞先醃製數日、再令其自然風乾的一種美食,被視為臘味的前身。

  至於廣式臘味,則是廣東酶製工藝,與唐宋...

「走鬼」點樣走?

  你們有沒有看過經典港產電影《旺角卡門》?其中一幕是由張學友飾演的烏蠅在戲院前當無牌小販,突然小販管理隊前來驅趕,烏蠅因被由萬梓良飾演的Tony阻礙,結果「走鬼」失敗被抓。

  這一幕出現的小販「走鬼」情境,今時今日在香港真的很難見到,但大概在三、四十年前,小販走鬼可說是市區每天都會出現的情境。

  所謂「走鬼」,就是無牌流動小販為逃避執法人員的動作。

  當年港英政府僱傭了大批來自印度與巴基斯坦的人當警察,他們其中一個任務就是驅趕街上的無牌流動小販。

  由於他們的膚色、言...

「鬼佬涼茶」真係涼茶?  

  最近香港天氣轉涼,不少人會進補禦寒。然而,很多人可能進補過度或者頻頻吃火鍋而出現燥熱狀況,有些人會喝涼茶作清熱下火之用。 

  除了傳統中式涼茶外,廣東人和香港人認為喝「鬼佬涼茶」也有清熱作用。所說的「鬼佬涼茶」,其實就是啤酒。

  「鬼佬」是廣東人對外國人的一個通俗稱謂。何以啤酒會被視為「鬼佬涼茶」呢?這種盛行於歐美的酒精飲品,自釀造過程中加入了啤酒花,單從藥材的角度來看,啤酒花性微凉,功效健胃消食,清熱利濕。啤酒清熱利...

編輯推薦

DeepSeek 黑神話 扭秧歌機器人...創科「六小龍」為何出自杭州?

2025-03-24
羅湖口岸

在內地遺失證件怎麼辦? 一文睇清即時申請電子臨時通行證教學

2025-03-20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廳|港式鴛鴦源自中醫概念?黃家和:沖鴛鴦比沖奶茶更難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廳|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專訪「奶茶之父」黃家和

2021-06-0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茶餐廳|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飲食文化

2021-04-21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中國經濟-中國上海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只有把中國變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

14小時前
東盟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世界多極化 東盟有望成中立戰略極

2025-03-28
中國科研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西方分析中國科學飛速進步的3大關鍵

2025-03-27
2018年4月2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5G電話

中國第一個5G電話打通

清明南風夏水多

  清明是中國第五個節氣,與中國農耕息息相關。在福建地區清明節就有一句農諺:「清明南風夏水多,清明北風夏水少」,是甚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清明這天刮南風的話,說明此時氣溫較高,雲層也較密,預示當年夏天降水比較多,相反,如果當年降雨量比較少,便不利農耕。

  這個又與一句老農諺不謀而合,「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