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7-11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投资股票的经验,但有人知道中国第一张股票是如何诞生的吗?
改革开放|为集资引资 深宝安发行股票筹措资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正推动改革开放,彼时民众对于“股票”仍然十分陌生,更是无法想像,居然用真金白银买来的一张“纸”,未来是可以换来更多财富。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各项建设全面推进,可是基建、经济发展、行政事业等开支都需要大量资金。
其中一个感受到巨大的经济压力的宝安县政府,为适应需要,并更好地集中资金及引进外资,以便兴办各类企业、事业,遂于1982年11月正式成立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深宝安),尝试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措资金。
当时股票对于一般人而言,完全是超出认知领域的事物,全国范围亦没有任何先例。
为消除顾虑,县政府决定由财政拨款200万元投资,占股权20%,其余800万元则向社会集资。
改革开放|深宝安股票只需10元 4个月即获利润


翌年7月,深宝安发行中国第一张股票,称是本着“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红”的原则招股,就连港澳人士都欢迎投资,每股承惠10元人民币。
深宝安的股票有10元、100元及1,000元共3种面值,外观就像粮票一样。10元面值的股票正面印有建筑工地,100元面值的图案是丰收景象,至于1,000元面值就是一隻翱翔长空的雄鹰。
有了政府“背书”,公告发布后,全国20多个省市的投资者纷纷前来认购,首期集资额高达1,300万元,远远超出预期。
意想不到的是,短短4个月后,这张“纸”真的为投资者带来利润。1983年底,深宝安获得纯利15.7万元,以1,000元面值为例,股东可以分红200元。
有了甜头,新宝安的股票更是愈来愈抢手。
1991年,深宝安正式上市,总股本达2.64亿元,是当时全国最大上市公司,该年税后利润为1.06亿元,较比上市前增长6倍之多。

改革开放|深宝安开创先河 如今变上市大集团
时至今天,深宝安已更名为中国宝安集团,市值超过300亿元。
深宝安的快速成长,同时带挈一条条“土豪村”诞生。例如远近闻名的深圳大坑村,村委会最终先后将600多万股出售,获利超过6,000万元,村民人均拥有100多万元。
而在此之前,大坑村就靠著深宝安每年的分红派息和银行利息,令村内每个劳动力每月获得400元收入,同时亦有余力为每个中小学生每月补贴250元及350元。
深宝安发行股票,不仅带动本县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也体现出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一次深层次改革,开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