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未來經濟 人工智能成重點

編輯︰許可

  2021年,國家制定「十四五」規劃,為中國未來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進方向,描繪出發展藍圖。

  當中,堅持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成為重點之一。國家對創新科技發展如何布局?「十四五」系列主題文章創科篇,透過數據和實例從各個層面進行解讀。

  本文為創科篇的第六篇文章,主要講述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何成為未來經濟增長引擎,以及其中最受關注的人工智能等項目。

 

十四五創科篇|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甚麼?

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當下未必是最賺錢的產業,一些甚至是「燒錢」,但它們成熟後,在未來將會帶動國家經濟引擎,這也就是「戰略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着眼於搶佔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那甚麼是「戰略性新興產業」?

  每個時期都有基於特定技術的支柱產業,這些支柱產業又源於前一時代的新興產業。簡單來說,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是以技術突破為基礎,能夠在未來成為支柱、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產業。

  超前謀劃和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一個國家形成新競爭優勢、實現跨越發展至關重要;反之,這國家可能迅速失去更新能力,導致產業長期衰落。

  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往亦曾出現在中國的五年規劃中,但其內容會隨着時代發展,作出相應調整。

十四五創科篇|北斗衛星定位每天用逾3000億次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雖然發展時間比美國的GPS短很多,但目前已非常成熟,有力挑戰GPS的地位。圖為北斗衛星在西昌發射升空。(網上圖片)

  「十四五」列明要加快壯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和海洋裝備等。

  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航空航天是過往沒被提及的,當局明確提出要深化北斗系統推廣應用,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行情況如何?北斗相關產業踏入「十四五」後發展迅速,內地的高德地圖2023年2月便宣布,該系統調用北斗星定位次數,每天已超過3,000億次,超越了GPS等其他衛星導航。

  當然,要說「十四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中之重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該產業在「十二五」、「十三五」亦被列入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十四五創科篇|推動AI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

百度發表「文心一言」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一章。大家現在都明白,人工智能將極大地影響人類未來的生活和發展。(網上圖片)

  而「十四五」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最受重視並寄予厚望的,莫過於其中的人工智能;規劃的全文中多次提及該產業,同時列出把「深度學習框架等開源算法平治構建」、「學習推理與決策」等作為科技前沿領域攻關重點。

  當美國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式ChatGPT成為大熱之際,當局在2023年2月又強調,人工智能在眾多行業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潛力,下一步會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作為新的增長引擎。

  事實上,在ChatGPT發布之後不久,中國的百度亦推出「文心一言」,阿里巴巴則有「通義千問」等人工智能產品。

  「文心一言」發布會上,百度CEO李彥宏就展示了其「文學創作」、「商業文案創作」、「數理邏輯推算」、「中文理解」等功能。他透露,接入「文心一言」生態的已有650家企業。

十四五創科篇|2022年人工智能產業逾5000億

百度的「蘿蔔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大城市開放。(網上圖片)

  如果「文心一言」暫時還與生活有一點距離,那民眾現階段更能在生活中體驗的人工智能,其中之一就是自動駕駛。

  同樣是百度,其「蘿蔔快跑」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已在北京等3個城市示範應用。2023年3月,北京經歷了一輪沙塵天氣,能見度較低,不過「蘿蔔快跑」憑藉攝影鏡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組成的環境感知系統,仍可以準確識別駕駛環境。

  人工智能在交通層面當然不止於無人駕駛,它還可用在系統運作上。深圳6,000輛公共巴士安裝了智能排班系統,乘客體會到的是高峰時段等車時間變短,車上也不那麼擠了。

  據報導,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達5,080億元人民幣(約等於5,637億港元),企業數量接近4,000家,這數字勢將繼續增加。

  延伸閱讀:甚麼是「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創科篇|布局「未來產業」 發展類腦智能

  那包括人工智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會是多大推力的引擎?

(當代中國製圖)

  「十四五」規劃中有很具體的數字,是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7%;在2020年,該比重僅為11.7%。

  增加值是統計制度的術語,它與生產總值有一定區別,可以比較確切地反映生產規模和速度。

  另外,「十四五」規劃中除了戰略性新興產業,亦提及要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相關領域包括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

  當中的類腦智能,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另一條路徑,與當前主流靠模型學習驅動的人工智能不同,類腦智能是以認知仿生驅動,它的自主學習、關聯分析能力都更強。

  延伸閱讀:十四五創科篇|如何構建「科技強國」?這些前沿領域要攻關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市花簕杜鵑

深圳特區45年|市花簕杜鵑 為何「很像深圳人」?

2025-04-19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2025-05-02
1993年5月8日
東亞運動會

第一屆東亞運動會上海開幕

蛙是朵趙冷

  「從未怨過命,一生都打拼。蛙是朵趙冷!」這是電視劇《我來自潮州》主題曲的歌詞,最後一句:「蛙是朵趙冷」,是用潮州話唱出,即「我是潮州郎」。

  資料顯示,在香港的潮州人約有70至80萬人,一些潮州富豪如李嘉誠白手興家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蛙是朵趙冷」(我是潮州人)、「架己冷」(自己人)等潮州話,大家都可能略有所聞。

  《我來自潮州》這套電視劇,也是以當時亞洲電視主席林百欣的生平做藍本。林百欣原籍廣東省潮陽縣,以製衣業起家,後來涉足地...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