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5-31
“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自2013年提出以来,至今已经10周年。从当初的蓝图变成今天的实景,“一带一路”倡议化作各国发展的实效,百姓民生的实惠。
“一带一路”从何而来?“一带”和“一路”分别指什么?十年间取得哪些重要成就?“一带一路”系列主题文章入门篇,以简明易懂的风格和图解的方式做科普式介绍。
本文为入门篇的第2篇文章,主要介绍“一带一路”的5大合作重点及5项合作原则。
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从陆上向西开放,经中亚、俄罗斯、中东欧、西亚延伸至欧洲,打造国际大通道和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一路”从海上向西开放,经东南亚、南亚至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建设运输大通道。

简而言之,“一带一路”,一个陆地通道,一个海上通道,共同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投资、基建、文化合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最具综合性的国家开放战略。
延伸阅读:一带一路入门篇|“一带”联通 什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带一路”的5大合作重点
作为最具综合性的国家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包含5大合作重点,分别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统称“五通之路”。

第一是政策沟通,这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
没有沟通渠道,合作也就沦为空谈。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沿线国家可以共同制定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各类问题,为合作提供政策支持。
“一带一路”提出10年以来,已有近150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文件。
第二是设施联通,这是“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
要打通国际运输通道,就要求沿线国家在建设规划、技术标准等方面做好对接。
例如像“钢铁驼队”一样跨越亚欧的中欧货运班列,采用中国设计、中国标准、中国技术的印尼第一条高铁雅万高铁,连通中国和老挝的跨国铁路都是典型例子。

第三是贸易畅通,这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
国际合作离不开贸易合作,要做大合作蛋糕,就要同沿线国家共同建设自由贸易区,提升贸易投资的便利程度,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
例如中巴(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瓜达尔港就设有自由区,为各国投资者提供关税、财政优惠;又如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之下,中国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经营者互认协议(AEO),提升贸易投资的自由度和便利度。

第四是资金融通,这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进行经贸合作,资金融通是必然。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都是资金融通的重要事件,有利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扩大沿线双边国家本币互换。
据统计,中国已经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在10多个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第五是民心相通,这是“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
经济合作并非“一带一路”的唯一,文化交流亦是重要内涵,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沿线国家扩大留学生规模、加强旅游合作、医疗互助,真正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的共融精神。

“一带一路”的5项原则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有的国家认为这是中国的霸权野心,是地缘政治的工具,但“一带一路”从诞生之时,就确定了必须坚守的5项原则,包括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具体可参考下图:

从以上原则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是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而非排他性、封闭性的中国“小圈子”;是务实合作平台,而非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是共商共建共用的发展倡议,而非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
“一带一路”内涵 不断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这个概念诞生10年以来,其内涵也一直与时俱进地在变化。不同时间节点,习近平对其有不同的表述,从这些表述中,可以一窥“一带一路”的内涵是如何一步步完善发展的。具体可参看下图。

回首过去10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已有近150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文件,推动落地3,000多项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园区等产业项目、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遍及亚非拉地区,也涵盖一些发达国家。
总括来讲,“一带一路”不仅给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合作红利,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为世界共赢带来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