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又見三星堆》:解密古蜀文明 揭秘高科技考古

編輯︰言嘉庸
撰文︰謝小明

  2021年適逢中國考古百年,考古人憑着堅毅的匠心精神,進一步解開在這片古蜀大地深藏於厚土的秘密。由四川廣播電視台策劃製作的超高清考古紀錄片《又見三星堆》,聚焦於三星堆考古工作人員的工作與生活來講述三星堆的故事,通過真實生動的影像語言,揭開現代考古的真實圖景。

  節目甫一播出,便收穫眾多好評,讓觀眾在好奇與探索之間,慢慢與歷史更進一步靠近。今期就讓筆者為大家介紹這條通往古蜀文明深處的通道吧!

三星堆遺址 揭開神秘古蜀國度的鑰匙

三星堆遺址-又見三星堆-三星伴月堆
三星堆遺址東距四川廣漢市7公里,南距成都約40公里,因當地有三個起伏相連的黃土堆而得名,而有「三星伴月堆」之美名。(圖片來源:紀錄片《又見三星堆》影片截圖)

  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的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遺址分佈面積約12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發現夏商時期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遺址,也是中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古迹。

  一直以來,神祕的古蜀文明讓人感到撲朔迷離,加上歷史上對這個奧妙古國的記載非常少,即使住過四川的唐代詩人李白,也只憑傳說於《蜀道難》寫過「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一句。直到1929年的春天,四川紅原縣月亮灣附近的農民燕道誠父子在淘浚小溪時發現大批玉器,從而揭開了三星堆的考古序幕。

三星堆考古
左圖為1986年,工作人員在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2號祭祀坑內清理文物。右圖為2021年,工作人員在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網上圖片)

  不過,自1934年以來,三星堆進行了37次考古發掘,一代代考古人從三星堆的發掘,不斷刷新人們對古蜀國神話的想像與認知。1986年三星堆1、2號祭祀坑成為震驚世界的大發現,很多出土器物文明程度極高,取得歷史性的考古突破。

  延伸閱讀:古蜀三星堆 驚艷世人

三星堆|首度以科技考古 解開古蜀文明的輝煌

  2021年,中國的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遺址發現了6個新的祭祀坑,再次震驚世界。而歷時3年打造的考古紀錄片《又見三星堆》在今年4月29日於央視紀錄頻道、四川衛視播出,共6集、每集約30分鐘的影片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線索,構建了《重逢》、《初見》、《守護》、《追尋》、《重生》、《不朽》6個篇章。

三星堆考古-黃金面具
在2021年的三星堆考古發現超過500件文物,包括半張獨特的黃金面具,約28厘米高,已有數千年歷史,令網友大喊驚艷。同時,三星堆考古科技一樣受到網友關注。(圖片來源:Getty)

  導演運用大量的特寫鏡頭來展現三星堆6個新祭祀坑的發掘、提取、修復、保護等具體過程,同時讓觀眾彷如置身於考古發掘現場,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看到三星堆遺址的發掘和考古工作,亦對以有着獨特風格與神秘氣質的古蜀文明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從《又見三星堆》可看到,此次三星堆考古發掘集結了中國最先進,甚至是全球最頂級的考古發掘設備。

又見三星堆-考古艙-發掘現場
考古發掘現場被大跨度鋼結構大棚覆蓋,數個通透的玻璃「考古艙」罩住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這些「考古艙」既能控制發掘現場的溫度、濕度,也能減少工作人員帶入的微生物、細菌等。(圖片來源:記錄片《又見三星堆》影片截圖)

  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之一是在三星堆遺址區內所搭建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考古大棚,其中涵蓋4個恆溫恆濕的玻璃考古艙、6個應急保護實驗室,讓出土的文物得到更周密的保護。

  此外,此片還詳盡地介紹了首次應用的3D打印科技、3D掃描、超景深顯微鏡自動載人平台等科技,在不損傷文物的情況下,在電腦中製成3D影像,透過3D打印技術製作出1:1的模型,再根據模型為文物製作硅膠保護套。在文物出土時,馬上貼上保護套及裹上石膏,避免文物因接觸空氣而氧化。

  延伸閱讀:「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又見三星堆-3D打印-高科技考古
以往文物出土通常會在文物外包薄膜、軟布,再用石膏固定。而此次三星堆考古首次應用3D打印科技、3D掃描、超景深顯微鏡自動載人平台等科技。考古工作人員用3D打印技術製成1:1文物模型,並據此製作硅膠保護套,盡量避免出土文物因接觸空氣而氧化受損。(圖片來源:Getty)

  然而,這次在三星堆3至8號祭祀坑中發掘出土的眾多文物,如土金面具殘片、青銅人面具、青銅神樹、精美象牙雕殘件、絲綢等500多件古蜀文明文物,豐富得讓人驚奇,不但令觀眾對三星堆文化的謎團更為好奇,也牽動起各大媒體,以至世界各地的歷史學家關注。

  大家一定不可錯過第2集《初見》,講述找到絲綢殘留物的過程。對專家們來說,絲綢雖小,但卻意義重大。不但填補了古蜀時期絲綢考古的空白,也實證了古蜀文明的輝煌,並且為三星堆祭祀形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

又見三星堆-黃金面具
第2集《初見》中紀錄了考古工作人員在5號祭祀坑發現了一片「被揉皺的金箔」,經過逐步清理和細緻的復原後,才發現這是一塊做工精細、雕刻滿各種瑰麗複雜花紋的金面具殘片。(圖片來源:記錄片《又見三星堆》影片截圖)

  而在第4集《追尋》,攝製組將鏡頭對焦溯源象牙來歷的地質專家唐自華,他希望透過採用鍶同位素考古法(利用骨骼和牙齒中鍶同位素比值間的差異,追蹤動物過去的活動範圍和遷徙過程),解開象牙的來源之謎。第5集《重生》則可看到考古團隊如何盡力保護近300多根從7號坑出土的弱脆象牙,得以延緩被侵蝕的時間。

又見三星堆-青銅人面具
第5集《重生》還紀錄了3號坑發掘出目前體積最大的青銅人面具的出土情況。(圖片來源:紀錄片《又見三星堆》影片截圖)
又見三星堆-記錄樣品-青銅人面具
在展開修復前,考古團隊會先進行清理、記錄尺寸、重量、材質等信息外,每次取樣後都要記錄樣品的位置、比例並拍照留存,希望這些海量採集的信息都可為日後修復、研究工作提供堅實基礎。(圖片來源:紀錄片《又見三星堆》影片截圖)

三星堆|攝錄細膩的影像語言 凸顯考古匠人的堅毅精神

  導演運用細膩的鏡頭代替文字,將考古專家堅毅、充滿探索精神的立體形象躍然於螢光幕前——在千百倍放大的顯微鏡下,於泥土灰燼層中找到絲織品遺迹的文保專家郭建波;成功整體提取「神秘木箱」後高呼一句「解脫」的考古工作隊專家許延東;從遠古印記努力追查象牙來歷的地質專家唐自華。

  還有從事文物修復逾30年,希望兒子郭志成能子承父業的文物修復專家郭漢中等故事,讓觀眾深入了解考古專家的內心世界,以及一代代中國「考古人」嚴謹認真、尋根求真的偉大精神。

又見三星堆-文物修復師
郭志成(左)是正在修讀考古專業的研究生,他的父親郭漢中(右)是三星堆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師,從事文物修復30多年期間,令6,000多件青銅器、陶瓷器、石器和玉器等文物重現往日神韻。在父親的影響下,郭志成也希望成為一名文保工作者,並於暑期實習期間前往三星堆與父親共同完成了象牙提取的工作。(圖片來源:紀錄片《又見三星堆》影片截圖)

  紀錄片《又見三星堆》以開放式收尾,不但留下了觀眾對於三星堆的繼續期待,也暗示着三星堆將會繼續給人們帶來震撼,這個穿越數千年的故事仍在繼續。

  延伸閱讀:三星堆最大青銅神獸出土 造型罕見目前僅此一件

  延伸閱讀:三星堆祭祀坑確認商代晚期 兵馬俑驚現獨特「仰臥俑」

 

 

黃子華影視作品-男親女愛-飯戲攻心-絕代商驕

黃子華影視作品盤點 攀上影藝事業高峰全靠這套劇?

飯戲攻心-黃子華-林明禎-鄧麗欣-張繼聰-還是覺得你最好

飯戲攻心|口碑爆棚票房年度第二 港式喜劇難得佳作

陳貝兒-TVB無窮之路-無價之保-中國生態保育

《無窮之路II 無價之保》:不煽情卻更催淚 記錄「以生命守護生命」

神探大戰-劉青雲-林峯-蔡卓妍-韋家輝

是正是邪?《神探大戰》探討尼采的哲學思想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香港故宮三星堆展覽

香港故宮三星堆展開幕 120件文物亮相 精彩不止最大金面罩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香港故宮三星堆

香港故宮 三星堆|古蜀文明重見天日 回顧近百年發掘過程

四川省三星堆博物館新館

四川旅遊|三星堆新館打卡攻略 邂逅千年古蜀文明

又見三星堆-紀錄片-四川-考古科技

紀錄片《又見三星堆》:解密古蜀文明 揭秘高科技考古

25歲手作KOL 用500克黃金「神還原」三星堆面具

三星堆

香港故宮 三星堆|戴金面罩人頭像

百味中國

臘腸

春節|臘腸全國口味盤點 哪裏的最好吃?

旅遊風物

昆明藍花楹

春暖花海|昆明藍花楹觀賞地圖 沉醉夢幻紫色世界

影視時尚

《大江大河》三部曲:改革開放浪潮的集體回憶

編輯推薦

香港街道故事|銅鑼灣利園山為何消失?這幾條街為何以廣東四邑命名?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廣州新地標|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 似天鵝又似遊輪 必看5大亮點

深圳美術館新館

北上新地標|深圳美術館新館打卡攻略 三大必看展覽

東莞虎門站擴容

東莞新地標|虎門站大變身 三鐵超級轉車站 15分鐘融入大灣區

廣州海珠區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AI新地標 |廣州海珠區建全國首個 AI大模型應用示範區

深圳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

華強北新地標!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登場 連電競賽場都有?

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廣州南沙橫瀝島

南沙新地標|國際金融論壇永久會址登場 最高規格綠色建築有亮點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農田、貨櫃船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從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東、西方兩大文明的差異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有志方有智 有智方有志

   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曾經寫過一首詩來勸告兒子。詩其中兩句是:「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這兩句話看似相似,實際大有不同,有「志」先還是有「智」先,是湯顯祖想向兒子說明的道理。

  他想說:只有立下了遠大的志向,才能勤奮學習,變得聰明。只有明白事理,才能樹立起遠大的志向。

  立志有多重要?國家首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有一個立志的故事。

  他在潘陽東關模範高等學堂讀小學的時候,一天,魏校長問同學:「讀書為了甚麼?」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有說想發財,有說想為自己找出路。

  當校長問到...

4個龍

     2024年是龍年,除了年份之外,原來月份、日期、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那麼龍月、龍日是怎樣來定義?龍年、龍月、龍日、龍時這樣「四龍合一」的日子,今年會出現幾次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