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4-19
最後,儘管這些國際事實清楚地反駁了美國的虛假宣傳——中國的經濟增速繼續遠超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主要經濟體,但這自然不意味着中國經濟不存在問題——股市下跌,民間投資疲軟,尤其是青年失業,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正如拙文《為什麼說降息對提振中國當前經濟形勢至關重要》分析所示,這些問題的根源並非部分中國媒體所認為的消費不足,而是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的關聯影響。
羅思義:企業盈利能力下降 才是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數據清楚地印證這一事實。2023年,中國82.5%的GDP增長(5.2%的GDP增長中的4.3%)用於消費,而零售額增長了7.4%,這個增長率較高。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企業盈利能力卻有所下降。
因此,圖7呈現的是零售銷售增長(這是最方便獲得的消費指數)與利潤情況之間的對比。工業企業利潤有兩個衡量標準:首先是利潤總額,下降了8.5%。其次是調整後利潤,以確保相同公司的統計範圍一致——報告中記錄的公司數量會根據眾多因素變動,諸如公司年主營業務收入進入或跌破2000萬元的標準線、公司破產、初創公司等。這一經統計調整的指標顯示,利潤下降了2.3%。
因此,無論如何衡量,在2023年消費和零售額大幅增長的同時,中國的工業利潤卻有所下降。這樣的利潤下降不可避免地轉化為股市表現不佳和民間投資下降等。也即是說,中國經濟問題的根源並非增長強勁的消費,而是企業盈利能力下降。這也證明,消費增長不一定會轉化為利潤增長,如果利潤得不到增長,股市或民間投資也不會持續改善。此外,如果不提高盈利能力,單純提高投資可能會導致債務增長,因為不會有足夠的財務回報。
因此,這些與盈利能力相關的問題才是2024年及以後中國經濟能否按照預期目標發展的關鍵——拙文《為什麼說降息對提振中國當前經濟形勢至關重要》對此進行了更詳細的分析。

羅思義:中國經濟表現優於國際 惟面臨利潤緊縮問題
總結上述趨勢,2023年中國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發展結果證明:
1.中國正在實現2035年戰略目標。
2.中國經濟表現遠遠優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3.部分中國媒體對中國經濟面臨的眾所周知的問題存在誤讀——這些問題的根源並非消費,而是利潤緊縮。
4.有人提議中國的宏觀經濟結構向西方經濟結構靠攏,這樣的提議極其糟糕 ——如果真如此,中國經濟增速必然會放緩至西方國家經濟增速,無法實現2035年的目標。
是甚麼讓他們選擇放棄真相,擁抱「假新聞」?
在文章的最後,我想我們還需要根據這些經濟事實對中國內外的「新聞業」進行評價。
上文給出的數據均非秘密,所有數據都可以從公眾容易獲取的來源獲得。在某些情況下,它甚至不需要任何計算——美國經濟分析局直接公佈了準確的數據,2023年美國GDP增長率為2.5%。但美國媒體和記者報道的信息具有系統的誤導性,在許多情況下根本失實。雖然美國在創造經濟增長方面落後於中國,但在製造「假經濟新聞」方面,美國無疑在世界上遙遙領先。那麼問題來了,其中的原因何在?我們又應該以何種態度應對這種情況?

首先,實事求是地說,還是有少數西方記者拒絕接受此類歪曲事實和假新聞。例如,英國《金融時報》經濟評論員克里斯·賈爾斯(Chris Giles)於12月尖銳抨擊「有些人明明可以做到更專業,卻依然選擇以一種荒誕的方式比較經濟」。
賈爾斯這樣做並非為了力挺中國,而是因為如他警告的那樣,傳播虛假或不實信息會導致各國犯下大錯:
「我來自英國,雖然英國在 19 世紀末就失去了經濟霸主的地位,但仍有一些自大的幻想,我可以理解美國的否認主義……但最終,糟糕的比較會導致糟糕的決定。」
但絕大多數美國和西方記者繼續傳播這種假新聞。原因何在?
延伸閱讀:羅思義:西方存在「唱衰中國」產業鏈
羅思義評論西方傳播假聞的3大原因
首先,相同的不實和虛假信息在相當廣泛的媒體上同時出現這一事實清楚地表明,毫無疑問,美國情報部門參與了炮製這種信息的過程。也就是說,部分虛假陳述和歪曲事實完全是故意和有意識的,目的是掩蓋真相。例如,這與美國情報部門完全有意識地針對中國在新疆不存在的「種族滅絕」,在國際媒體上大肆抹黑中國是同一花招。
其次,另一部分只是草率地報道新聞——也就是那些懶得核對事實的記者的傑作。
但無論是有意識地歪曲事實還是草率地報道新聞,這都意味着不應尊重西方的「優質」媒體,因為它不是試圖尋找真相(這本應該是新聞業的本職工作),而只是傳播虛假宣傳。
第三,前兩種情況的背後,本質上是「西方白人的傲慢」——這是一種傲慢的假設,植根於幾個世紀以來歐洲和歐洲後裔國家統治世界的歷史,即西方永遠正確。因此,這種傲慢使得人們無法承認或報道中國經濟表現遠優於西方的明顯事實。
這闡明瞭一個真理:如果一個理論和現實世界不一致,那麼一個理智的人就會拋棄這個理論,一個危險的人就會拋棄現實世界——這正是克里斯·賈爾斯所指出的危險。西方媒體上出現的關於國際經濟比較的內容,正是拋棄現實世界,轉而擁抱系統性的假新聞。

但是,儘管絕大多數西方記者傳播假新聞的原因顯而易見,為什麼有些中國人選擇傳播而非駁斥這樣的假新聞呢?
第一個原因是簡單地混淆視聽。令人遺憾的是,反馬克思主義的「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混淆頻頻見諸部分中國媒體——筆者和其他人已經為此寫了諸多文章。中國內部也有部分人反對馬克思主義,宣揚西方經濟學。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們不得不傳播有關西方經濟表現的假新聞。
其次,美國希望中國一些勢力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例如,美國知道,在俄羅斯,儘管蘇聯解體給整個國家帶來災難,但一些人卻通過這場災難獲得了巨大的個人財富——成為寡頭。美國希望中國也有人通過在中國製造國家災難一夜暴富。這些勢力有興趣散布虛假信息。
部分中國媒體和社交媒體荒謬地「仰視」西方。這體現為西方媒體被視為某種真相來源,而事實表明,從經濟角度來看,西方媒體主要由虛假宣傳主導。令人遺憾的是,部分不負責任的中國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他們的座右銘似乎不是「實事求是」,而是「向美國媒體求是」。
因此,無論是出於經濟政策制定的客觀原因,還是為了對抗美國非同尋常的假新聞運動,都有必要清楚地確定中國經濟在國際比較中的真實情況。 (四之四)
(轉載自觀察者網,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