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4-16
今年新年伊始,數以百萬計的自稱為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與素未謀面的中國網友展開了兩國生活水準「大對帳」。這波突如其來的「潑天流量」一下子打開了兩國普通民眾直接對話的大門,大家從日常的衣食住行到水電煤網、醫療、教育、養老無所不聊。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多數中國線民開始同情美國人,多數美國線民開始羡慕中國人。
張維為:美網民震驚中國物價便宜 城市現代化
一位美國網友發了「中國最令美國人感到震驚的事情」:一、中國商品便宜,下館子不貴;二、中國醫療保健負擔得起;三、中國救護車費用便宜;四、中國大學學費便宜,(按照美國標準)接近免費;五、中國的地鐵十分發達;六、中國的城市十分現代化;七、在中國很便宜的價格可以買到很好的車。
一位中國網友製作了「中美對帳精簡版」,主要分4個方面:工作收入、生活成本、醫療開支、教育費用。在工作收入方面,按照美元官方匯率計算,美國收入更高。但中國人只需做一份工作,雖然時有加班,但相比之下,美國人更多是帳面上虛高,扣掉各種稅費,實際購買力不強,不少人做兩三份工作才能維持生活,抱怨496(意指早上4時上班,晚上9時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人也不少。

張維為談中美對帳 醫療教育差別大
就生活成本而言,中國人的衣食住行成本都比美國低很多,美國人的水電煤動輒占收入的20%。一位紐約用戶說:「我早上4點送快遞,下午在超市收銀,晚上開網約車,但月收入扣除房租和醫保只剩下500美元。」我們這個節目中早就指出過拜登政府就業統計資料水分非常大,出於競選政策考量,他們把各種零工都算進去。
至於醫療開支,中國實在是好得太多,中國實現普遍醫保,而美國看病太貴,看不起病是常態。美國婦女沒有產假,生娃費用從5,000美元到5、6萬美元都不等。中國網友分享的醫保年費400元,骨折手術可以報銷60%到80%,這樣的案例讓美國用戶直呼美國的「醫療體系堪比搶劫」。
教育花費的差別更是太大,中國是「義務教育+大學生免息貸款」。美國大學生多數都借貸讀書,40歲之前能夠還清的是少數。一位女生比較中美兩國念法學院的學費,痛哭流涕地說,中國法學院一年的學費僅800美元,人民幣不到6,000元。「然而我為了接受同樣的教育卻背負高達4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30萬元的債務。」她哭訴「這簡直就是一份奴隸合同!巨額貸款加上利息,我這一輩子也還不清。」
延伸閱讀:張維為:中美對帳帶來民間覺醒 兩地生活比較 堅定了中國自信
「中國2,000元人民幣生活品質 不亞於美國的3,000美元?」

許多對帳的細節令人感歎萬千,美國人從中國線民照片中看到中國人家的冰箱塞滿各種各樣的新鮮果蔬、冷鏈產品,美國人的冰箱往往填不滿。他們發現中國家庭很少吃預製菜罐頭食品,而美國家庭吃這類東西很普遍。美國人還驚訝中國人買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全款付清。
當年中國研究院的陳平老師提出過一個叫「中國2,000元人民幣的生活品質不亞於美國的3,000美元」被許多人調侃為「陳平不等式」。但經過這次「大對帳」後,多數線民認為「陳平不等式」可以成立。
我還看到一個帖子叫「真比美國中產階級吃得好」。這梗源於十幾年前我去國內一個工地做調研,看到農民工吃得香噴噴的午飯,隨口開了個玩笑,我說「你這個盒飯比美國中產階級吃得好」,我指的是他此時此刻的這頓飯,但被國內的「公知」誇張成張維為認為中國普通人都比美國中產階級吃得好。然而有意思的是,經過這次對帳,多數線民認為普通中國人確實比多數美國中產吃得好。
延伸閱讀:張維為:中國已成西方眼中科學超級大國
中美對帳 美網民驚覺中國人不窮 有雙休醫保
這個帖子下面有一個1450味(1450意指網絡水軍)很濃的跟帖:那麼地溝油呢?但接下來的帖子很能反映我們線民的新的覺醒:你的午餐貸還清了嗎?你家附近有賣血站嗎?狗糧斷了你怎麼還不與時俱進呀?
美國線民許多不經意的表述透露了很多資訊。他們說:「中國人不窮,照片裡的生活比我們更加精緻」,「他們有雙休,有醫保,他們叫救護車不會傾家蕩產」,「他們並不死板,而是有一種獨特的幽默」。
同樣,中國網友對帳後也感歎,沒想到美國會有「定期賣血以支付房租和學貸」,「要麼買不起房,即使買得起每年要交昂貴的房產稅」。美國線民看到中國城市裡無處不在的公園、超市、地鐵、免費的公共廁所,都會感動乃至驚訝,承認「都比我們這強」。(三之二)
(轉載自《這就是中國》第273集,標題和內文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