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手作KOL 用500克黃金「神還原」三星堆面具

編輯︰紀小婷
撰文︰言寺

  三星堆的黃金面具巧奪天工,一經出土就震驚世人。手作KOL「才疏學淺的才淺」(下稱才淺)就不滿足於單單欣賞,更用500克價值20萬元的黃金,自己動手將其還原。除了黃金面具,才淺還製作了三星堆金杖,甚至用中國傳統手工藝製作了太空站的模型。一雙巧手和一顆傳承中國文化的心,令才淺在網絡上爆紅。

揭開三星堆神秘面紗 手作KOL才淺還原黃金面具

  才淺原名王莘閣,25歲的他一直鍾情手作,經常在網上觀看不同的短片自學。2017年,才淺製作了一把紫檀嵌銀梳,並把過程拍攝成影片,傳到了bilibili上。其後他便開啟了手工之旅,用木頭復刻各類動漫刀劍,頻密地上傳自己的作品。

  2019年,才淺放棄了原本的職業,成為全職up主(即在bilibili開設頻道的創作者),全心投入手作和影片。2020年,才淺更成為百大up主——bilibili的最高榮譽獎項,用以鼓勵優秀的創作者。

  除了手作,才淺對傳統文化和歷史亦十分關注。2021年3月,三星堆遺址的6個祭祀坑出土了500多件文物,當中最讓他內心澎湃的,是一張黃金面具殘片。面具非常厚重,但無需支撐就可獨自豎立,感到非常好奇之餘,才淺立即著手還原。

手作KOL還原三星堆面具01
手作KOL才淺花費20萬元,用500克黃金仿製了三星堆面具,還原度極高,在網絡上引發討論熱潮。(網上圖片)

  打造面具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隨時面臨不同的難題,例如敲打黃金的力度,不能太過用力,又要兼顧面具原本的尺寸。加上出土的面具並不完整,需要不斷翻查資料,才能準確了解面具耳朵的紋理及眉毛形狀。

  而最大難題就是復原鼻子,要維持面具的薄度,又不能太大力錘破,同時還要撫平捶打造成的褶皺,既需要無限的耐心,又需要過硬的技術。

手作KOL復原三星堆面具02
重新打造面具,難度最高的要數復原面具鼻子,既要掌握力度,又要撫平敲擊造成的褶皺。(網上圖片)

  經過15天的精心雕琢,黃金面具終於活現眼前,才淺感歎:「不得不佩服三千年前古匠人的智慧,那位(製作黃金面具的)工匠巧奪天工,也讓我產生了心意相通的感覺。」

  才淺用影片紀錄了整個打造的過程,上傳到bilibili後迅速爆紅,至今已累積超過一千萬點撃,就連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也注意到這件作品,還盛情邀請才淺來三星堆修復館工作。

手作KOL復原三星堆面具03
翻查歷史書、繪製模型圖、敲擊黃金薄片......為了高度還原黃金面具,手作KOL才淺不僅花費金錢、投入時間,更發揮自己的工匠精神。(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14年還原400多套漢服 「裝束復原」展現中華文化之美

挑戰不可能 手作KOL才淺複製三星堆金杖

  製作黃金面具還不夠過癮,幾個月後,才淺再次花費25萬元,復原了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杖。而這一次製作,他足足花了4個月。

  製作過程中才淺再次遇到難題,光是黃金的成份比例調配已耗了一個月的時間。為了製作金杖紋路時不出現一絲錯誤,他事先在薄銅板上練習雕刻將近一個月。

  然而某一天,當再次仔細鑒賞金杖時,發現了一個問題:原來金杖上的圖案不止一條紋路,而是在不足一毫米的距離之間,刻了兩條紋路,而且線條非常工整,相互平行,肉眼看上去幾乎是一條線。「我感到深深的恐懼和絕望,就像是登山者遇上一座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山一樣。」才淺以為自己的準備功夫都白費了。

  好在這時,他又想到了新的方法:改以壓刻的方式,用牛骨刀在黃金上補充一條紋路。經過幾個月的細緻壓刻,金杖終於成形了,達到了才淺心目中的標準。

手作KOL復原三星堆面具04
三星堆文化令手作KOL才淺心馳神往,在完成黃金面具的復原之後,又著手打造了金杖。(網上圖片)

傳承文化傳統 手作KOL才淺推廣中國非遺

  網上的爆紅沒有令才淺停步,反倒令他在推廣中國文化時候更有動力。2022年的第一條短片,他就自發到汕頭工廠學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用這項古老的工藝複製了中國太空站,最終的成品既有科技感,又充滿文化氣息,既可從中感受中國科技的發展,又可窺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手作KOL復原中國太空站05
手作KOL用中國傳統手工藝花絲鑲嵌,製作出中國太空站的模型,造型精巧之餘,又富有科技感。(圖片來源:才淺影片截圖)

  才淺認為,每個人對工匠精神與文化傳承的理解都會存在差異,文化需要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才能傳遞下去。因此,他不止希望復刻文物,更會多加學習,以一雙靈巧的手、一顆熱熾的心、加上無畏無懼的工匠精神,向觀眾傳承中國傳統工藝文化。

  延伸閱讀驚艷康城影展的中國文化遺產 曾是皇家專屬技術

相關標籤
KOL
街市女畫家-趙衛紅

街市女畫家趙衛紅「左手煙火 右手詩意」 從賣菜到開畫展的奇妙人生

2022-01-09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14年還原400多套漢服 「裝束復原」展現中華文化之美

2021-10-05
2:02

KOL時代|專訪自得琴社:當中國古琴遇上哆啦A夢

2021-07-12
2:01

廢棄材料製古風頭飾 女子「變廢為寶」傳承中國文化

2021-09-27

從天書到表情包 最古老甲骨文融入網絡時代

2023-05-26
1:40

皮影戲登上4D舞台 「中國電影鼻祖」的新生之路

2022-10-19

1年打造1億顆「水滴」 用特技營造「仙俠」方式打開京劇

2022-10-26

25歲手作KOL 用500克黃金「神還原」三星堆面具

2022-01-23

14年還原400多套漢服 「裝束復原」展現中華文化之美

2021-10-05
2:02

KOL時代|專訪自得琴社:當中國古琴遇上哆啦A夢

2021-07-12
2:01

廢棄材料製古風頭飾 女子「變廢為寶」傳承中國文化

2021-09-27

從天書到表情包 最古老甲骨文融入網絡時代

2023-05-26
1:40

皮影戲登上4D舞台 「中國電影鼻祖」的新生之路

2022-10-19

1年打造1億顆「水滴」 用特技營造「仙俠」方式打開京劇

2022-10-26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談中美對帳 最令美國人震驚7件事是?

2025-04-16
1949年4月2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中國海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

「壕」語新解

  在現今網絡世界中,不但有很多新創作出來的潮流用語,而且不少的中文詞語亦被演繹出新的意思,「壕」就是其中一個。

  「壕」,原本的意思是一道溝,有護城河、城壕的意思;在戰場上則有戰壕、壕塹之稱。

  而在網絡世界中,壕的意思就是「土豪」,即把壕字左右部分分拆出來理解。「土豪」指的是一些喜歡炫富的暴發戶,財大氣粗的有錢人。

  現今網絡遊戲流行「課金」,即在遊戲中消費如購買武器道具等,部分玩家花費甚巨添置過多厲害的...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