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2-07
2021年,国家制定“十四五”规划,为中国未来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进方向,描绘出发展蓝图。
发展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让“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具体从哪些方面着手?如何来实现?“十四五”专题系列文章民生篇,从民生领域的不同范畴为大家解读。
本文为民生篇的第3篇文章,主要聚焦中国医疗和健康议题。
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7.93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将这个数字提高1岁左右,即是人均预期寿命接近79岁。
寿命增长1岁,数据上看来只是一小步,对于民生福祉来讲却是一大步,背后是经济、医疗、社会的全面提升和保驾护航。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十四五”规划提出一系列工作要求,涵盖医疗、卫生、体育等。本文重点阐述其中的3个重点: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建设体育强国。
十四五民生篇|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曾经中国医疗资源极度匮乏,民众缺医少药,一直面临“小病靠挨、大病靠天”的境况。
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了公费医疗制度,但发展缓慢;直至1998年,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此后短短20年,中国医保体系实现全民覆盖,取得许多国家历经几十年才能实现的医疗成就。
民众有了医保,无论是日常看病还是住院手术,不少费用都可以报销,而且报销的范围和幅度逐年提升。
特别是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超过3,000种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当中既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也包括抗肿瘤、罕见病、抗病毒等领域的新药。
医保药品不单种类多,而且经有关部门谈判,价格亦大幅下降。
例如,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注射液,曾经每针高达70万元(人民币,下同),谈判后以3万元纳入医保;用于心脏手术的冠脉支架,曾经每支上万元,经国家集中采购后,均价不到1,000元。
目前,中国有13.6亿人参与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令民众看得起病,食得起药,住得起院。
延伸阅读: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社会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
十四五民生篇|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中医药是中国重要的医疗和文化资源,要建立完善的医疗制度,中医的发展也必不可少。
中医近年备受重视。通常国家发布五年规划后,中医行业会相应提出更细致的发展规划。以往,类似的发展规划均由行业部门印发,而《“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则首次由国务院印发,体现中医药的重要地位。
那么目前中医到底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透过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大致情况:截至2020年底,中国中医医院达到5,482间;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药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长。
根据“十四五”的规划,到2025年,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将在此基础上明显增强,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要得到充分发挥。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为了解决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推出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范管理基地选址、种子种苗、种植养殖、采收加工、质素检验等环节,并推动建立中药材质素追溯体系。
国务院则出台相关方案,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300种常用中药材种的植养殖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和栽培,开发30至50种中药材种植模式并示范推广;以及搭建中药材快速检测平台等。
完善中医诊治系统,令民众看病时“宜中则中、宜西则西”,对“健康中国”的建设有重大意义。
延伸阅读:中国医疗|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新动能
十四五民生篇|建设体育强国 推动全民健身
要改善民众健康,除了完善医疗系统,更根本的是要“防病于未然”,即增强民众的运动及健康意识。
近年中国接连举办北京冬奥、杭州亚运、大学生运动会、以及2025年将于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全国运动会,各类运动盛会不单为各个城市留下体育设施,亦提升民众对于这些运动项目的认知和热情。
中国近年亦提出全民健身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以深圳为例,近年深圳湾公园、中心公园、莲花山公园的智能健身中心陆续开放,这些健身中心把健身房从室内搬到了室外,供市民24小时免费使用。不少器械还有健康测试功能,只需要用手机简单操作,就能建立个人运动档案,追踪身体变化,提高做运动的积极性。
而除了城市,运动热潮一样席卷到乡镇及农村。贵州台江“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被网友称为“村BA”,在决赛当天,只有1,188人的小山村突然涌进了近3万人观赛,直播更吸引8亿人次观看,极大地带动民众的运动热情。
简而言之,国家把保障民众健康放在优先位置,完善政策以促进国民健康,为民众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