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12-22
2021年,国家制定“十四五”规划,为中国未来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进方向,描绘出发展蓝图。
“十四五”不仅为经济发展、创新科技等重点范畴谋篇布局,同时围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亦有不少着墨。“十四五”系列主题文章文化篇,就透过数据和实例来进行解读。
本文为文化篇的第二篇文章,主要聚焦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十四五文化篇|什么是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概念,源于18、19世纪发生社会巨变的欧洲,最开始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能够展示辉煌过往的物质载体,例如遗址、建筑、壁画、艺术品等等;后来拓展至“非物质”范畴,包括表演艺术、节庆仪式、传统技艺等等。
文化遗产对每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都是无可替代、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维繫着民族的精神血脉。怎样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融入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十四五文化篇|“数字故宫”的启示
北京故宫,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亦是博物馆界的“超级网红”,被视为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典范。
故宫博物院自2001年启动数字故宫建设,将3D扫描、AR、VR、AI等最新科技融入文化遗产保护,目前“数字文物库”藏品已超过10万件(套),网站、APP访问量超过10亿次,早在2017年的文创年收入已突破15亿元人民币。
故宫与高校、科企联合推动的项目“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数字孪生关键技术研究与服务示范”,已成功申报为“十四五”规划重点研发项目。
十四五文化篇|推动传统文化“两创”建设
中国近年愈来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括构建传承发展体系、加强文物保育利用、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以及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等4大重点。
此后出台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文件,对此作了更详细的阐释。
中国自2019年起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现有23个重点项目,主要在记忆、传承、创新、传播四个方面“用心机”,包括典籍出版、文化溯源、运用科技力量提高传承水平等工作;计划到2025年时,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延续中华文脉。
在文物保育利用方面,继续实施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工程等,加强文物科技创新,计划到2025年时,文物科技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0%,文物科研人员超过4.1万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增加到30处。
十四五文化篇|建设国家文化公园
中国于2017年首次提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集保护、传承、教育、旅游、科研等功能于一体。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预期到2025年,基本完成这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令相关重要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非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现有世界级非遗43项,国家级非遗1,557项。
“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非遗“数据库”,建设3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延伸阅读:什么是“十四五规划”?
延伸阅读:十四五文化篇|“中文热”席卷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