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9-08
海洋公园一对“港产”大熊猫龙凤胎快将满月,在妈妈“盈盈”和护理员悉心照料下,开始长出日渐浓密的黑白色毛发,大熊猫特有的招牌黑眼圈及“黑色小背心”亦愈见明显,不少公众都很期待明年2月到海洋公园探望这对大熊猫小姊弟。
香港回归后,中央多次向香港送赠大熊猫,全部都居于海洋公园。不过其实1999年来港的“安安”、“佳佳”,并非第一对入住香港海洋公园的大熊猫,而是另有其“熊”!
国宝大熊猫入住海洋公园 1977年早有记录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亦是濒危物种。回归之前,香港人想一睹大熊猫的真身,谈何容易。自从1999年及2007年,中央先后向香港送赠大熊猫“安安”、“佳佳”及“盈盈”、“乐乐”,看国宝毋须再往别处跑,到香港海洋公园就可一亲芳泽。
其实在“安安”、“佳佳”来港之前,海洋公园已有接待大熊猫的经验。早在1978年、即海洋公园开业第二年,就迎来一对名为“宝玲”和“宝莉(宝琍)”的大熊猫姊妹花,严格上它们才是第一对入住海洋公园的大熊猫。

广州动物园借出大熊猫 海洋公园展出3个月
根据当年海洋公园主席冯秉芬的访问,他说自从海洋公园在1977年开幕,便一直渴望大熊猫在公园出现,并一再向内地表达心愿。
1978年中国正迈向改革开放,而这年9月,冯秉芬接获广州动物园答允,把一对大熊猫借予香港展出3个月,让他喜出望外。虽然“宝玲”和“宝莉”只是来港作客,不是长期定居,海洋公园依然重视,在山下旧苗圃位置,为它们兴建一座风向较佳、坐西北向东南的熊猫馆。
延伸阅读:熊猫外交 见证中美关系解冻

海洋公园礼尚往来 长颈鹿赠广州动物园
当年熊猫馆一开,不少市民及外国游客蜂拥而至。这对国宝魅力非凡,短短3个月就吸引超过75万人次入场参观。到海洋公园看大熊猫成为当年热话,亦是不少人的集体回忆。
事后海洋公园礼尚往来,向广州动物园送了一只雌性长颈鹿,答谢动物园借出大熊猫,促进两园的交流。

1984年福州动物园借出大熊猫 香港展岀5个月
1984年香港前途敲定,中英两国在12月19日签定《中英联合声明》。同月,海洋公园再次从内地福州动物园借得大熊猫“青青”及“涛涛”展出,是次展出期更长达5个月。时任海洋公园总经理唐健仕形容:“1984年是香港重要的一年,今次展出大熊猫诚为最佳的开始。”
延伸阅读:邓小平与戴卓尔《中英联合声明》磋商

竹子大规模枯萎威胁大熊猫 全球响应筹款保育
1984年,除了对香港别具意义,对大熊猫亦是不平凡的一年。
1983至84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因为竹子开花而大面积枯死,威胁大熊猫的存亡。根据报道,在四川及陕西超过82%的大熊猫主食“冷箭竹”枯死,一些大熊猫被发现饿死野外,内地政府积极抢救。
为此,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前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宣布1984年为“大熊猫年”,全球多国不遗余力为大熊猫筹款,中外专家展开合作。保育大熊猫,成为内地第一次与国际合作的野生动物保护项目。香港这个时候展出大熊猫,亦具教育及保育意义。
禁逼动物表演取悦人类 大熊猫养尊处优
昔日社会对动物保育意识不如今天,动物园的动物多少肩负表演责任。就如当年福州动物园借予香港展出的大熊猫“青青”和“涛涛”,不但会击掌、翻筋斗,连踏单车、投篮球、拉二胡都晓得,练得一身“好武功”。随着社会愈见文明,很多地方已禁止强逼动物表演去取悦人类。今天大家看到慵慵懒懒、养尊处优的大熊猫,就是最佳证明。
延伸阅读:盘点|两岸三地大熊猫 台湾“团团圆圆” 澳门“开开心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