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1-01
2020年10月,国泰航空宣布集团重组,成立35年的港龙航空正式写入香港历史。港龙航空1985年由“世界毛纺大王”曹光彪牵头创立,是本港第一间华人创办航空公司,在本港航空史上意义非凡。
1984年中英双方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曹光彪在这份决定香港前途的文件中,找到创立航空公司的契机。原来声明中附件第九条列明,1997 年以前存在的香港航空公司,之后可以继续经营下去。当时香港已奠定“亚洲四小龙”的地位,航空业发展蓬勃,货运和客运领先全球,只是香港航权一直掌握在英资手中,只有国泰一家航空公司。
曹光彪心想:“中国人为何不能在香港的航空事业上有所作为?”1985年,曹光彪联同包玉刚、霍英东以及中资机构华润、招商局等合资创办港龙航空,以“港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名义持有,公司股东还包括李嘉诚、安子介、冯秉芬、马万祺等逾30名港澳商人。当时内地刚改革开放,香港与内地的航空运输愈见频繁,港龙的出现有推动国家发展的意思。

然而,公司成立初期举步维艰,毕竟航空属于敏感战略领域。为此,港英政府曾约见曹光彪,劝他放弃,可是宁波商人十分倔强,拿出《中英联合声明》据理力争:“我有投资的权利,这点条文写得很清楚,我创办港龙航空正是为了香港航空事业更加繁荣。 ”
后来港府竟修改了航空法,规定一条航线只可由一家航空公司经营,这明显是冲著港龙而来。国泰作为龙头航空,在欧洲已建立庞大航线,港龙要在航空市场分一杯羮,唯有开拓新航点。
几经波折,港龙终于找到国泰未开发的航点──马来西亚的亚庇。1985年7月,对港龙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终于可以冲上云霄了。当港龙唯一一班波音737客机起飞,曹光彪在启德机场哭了,毕竟这是中国人在香港历史上“零的突破”。

可是问题又来了,此航线实在太冷门。面对现实,港龙只好重新跟港英政府交涉;此时,曹光彪到了北京寻求支持。惴惴不安的在北京待了半个月,终等到好消息──中央决定给港龙发了供飞行内地的牌照。1986年开始,港龙展翅高飞至厦门、杭州、天津及大连等14个内地城市。
尽管后来港龙因亏蚀23亿元、1990年宣布重组,国泰入股成为第二大股东,2006年更被国泰全面收购,到今天退出香港历史舞台,但是港龙对于香港航空业的改革和贡献,是不可取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