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8-25
农历七月,鬼门关开。香江旧城,鬼话连篇。香港地名,蕴含不少猛鬼传说:死过人的地方,“大吉利是”的地名谐音,疑幻似真的撞鬼奇闻,交织出无数的都市传说。
不少人都知道“吊颈岭”是调景岭的别称,这个令人不寒而慄的地名,到底是怎样来?连接迪士尼乐园的港铁欣澳站,本来叫做“阴澳”,这里是否发生过阴森恐布的事,才要改名避凶?
调景岭|世界级面粉厂破产收场 外籍厂商吊颈死?
调景岭,本来被渔民称作“照镜岭”,据说与这一带海域风平浪静得像镜子一样有关。后来演变为“吊颈岭”,相传是因百多年前在调景岭自杀的外籍商人伦尼(Alfred Herbert Rennie)而起。
来自加拿大的伦尼,20世纪初来到香港。因为看好刚开埠的殖民管治城市,会吸引大量洋人移居,刺激面粉需求,于是着手在此处开展他的鸿图大计──在调景岭兴建一座面粉厂。


调景岭面粉厂虽然位置偏远,但伦尼不惜工本斥资过百万元,以他的名字命名为“Rennie's Mill”(伦尼的磨坊),每月可处理6,000吨小麦,日产8,000袋面粉,是当时全球最具规模的面粉厂之一。然而,庞大的生意未为伦尼带来名誉与财富,反因他经营不善导致破产收场。
1908年,生意失败的伦尼选择了结生命。有传他在自己的厂房吊颈自尽,令这片偌大的土地得到“吊颈岭”的恶名。(而事实上,伦尼是投海身亡。)

有指日占时期,日军把伦尼的面粉厂用作指挥部,并在该处杀了不少人,进一步加剧“吊颈岭”的闹鬼传闻。
1950年,政府把为数约7,000名难民安置到吊颈岭,把此地易名为“调景岭”,寓意难民在新地方“调整景况”。由于安置到调景岭的难民大都拥有国民党背景,令此地后来变成半个“小台湾”,每逢双十节都挂满“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及至90年代末,“小台湾”因政府发展将军澳而清拆消失。
延伸阅读:香港历史特殊地带|调景岭 “小台湾”1996年被收回 发展将军澳

欣澳|阴澳一名太阴森 惹迪士尼不满 强行转阴为阳
港铁迪士尼线有个车站叫欣澳站,这一带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兴建之前叫“阴澳”。说“阴澳”阴森绝不为过,但这里的阴森与鬼怪无关,只是较少阳光照射得到,环境比较阴暗而得名。

根据《说文解字》:“阴,水之南、山之北也”。意思是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就是“阴”。中国位处北半球,山坡北面接收的阳光,一般不及山的南面。《尔稚》亦谓:“山南曰阳。”与之相对,山北就是山阴。而阴澳的“澳”则是指海湾。位于大屿山北岸的阴澳,正是由此得名。
不过当年兴建香港迪士尼乐园,华特迪士尼公司认为“阴澳”这个地名太过阴沉,与迪士尼阳光欢乐的形象并不相衬,促请政府改名,将“阴澳”改为“欣澳”,英文名亦由“Yam O”变成“Sunny Bay”,强行转阴为阳。

昔日的大屿山阴澳是个满岸浮木的“木塘”。20世纪中期香港木业兴旺,根据媒体引述,全盛时期,全港一共有约2 ,000多家的大小木厂,从业员超过10万人。而阴澳正是其中一个存放木材的地点。
以前从东南亚运抵的木头,都会先附放在阴澳,泡泡海水,留待木厂取货。因为将木头浸泡海水,有防虫、防腐、防爆裂的作用。
延伸阅读:香港回忆鬼节篇|横头磡人头横落?秀茂坪何解叫扫墓坪?

但随着木业式微,90年代“玫瑰园计划”(正式名称为“香港机场核心计划”)展开,为了兴建新机场,大屿山交通基建陆续上马,木材被迁到海边一角,浮木的规模愈缩愈小,剩余小量安插岸边的木桩,记下阴澳木业沧桑。
延伸阅读:卫奕信“玫瑰园计划”对香港历史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