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通识|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编辑︰流荧

  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这些词相信大家都听得很多,但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有何内涵和意义?

  “国策通识”专题系列文章从10个方面,拆解中国近年重要的国家政策和理念。

  本文为“国策通识”专题第6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何为“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

  近年,每当出现绿色议题,都会经常伴随“双碳”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双碳”其实是“碳达峰、碳中和”的简称。

  从古至今,人类活动一直都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像是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作为生产动力等,此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对环境构成严重影响,加剧全球暖化。

  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开始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包括1994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及2016年的《巴黎协定》,基本形成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国策通识-碳达峰碳中和
2016年,各国签署《巴黎协定》,以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摄氏2度以内为主要目标,制定了2020年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那么,到底什么是“碳达峰”以及“碳中和”?

  官方有给出定义:所谓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在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的过程。”

国策通识-碳达峰碳中和
国策通识-碳达峰碳中和

  而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每一个对象未来‘排放的碳’和‘吸收的碳’相等。”

  即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类活动主动及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植树造林、植被恢复、工业固碳等行动所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从而达到“净零排放”的终极目标。

  总的来说,要实现碳中和不外乎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二是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双碳目标”要如何实现?

  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提,两者之间,必须先达到碳达峰,再实现碳中和。

  那么,到底要如何实现碳达峰?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主要目标。

国策通识-碳达峰碳中和
《方案》指出,目标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5%以上,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图片来源:Getty)

  就实现以上目标,《方案》提出,要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并就开展国际合作和加强政策保障作出相应部署。

碳达峰十大行动
碳达峰十大行动

  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一直被视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是重要的一步。

  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9%,首次超越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其后,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继续增长,截至2024年2月底,已达到16.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比重达到54.6%,持续超越化石能源,创下历史新高。

柯拉光伏电站
位于四川甘孜的柯拉光伏电站,是目前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炭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也不断推进。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940万,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现时,一系列绿色低碳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正不断实践。

  延伸阅读:全国先例!海南碳达峰方案出台 将全面禁售燃油汽车

  要实现碳中和,在减碳之余,还要保护及修复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亦即是固碳。当中,森林的固碳作用尤为显著。

大兴安岭森林
内蒙古森林面积达2.73亿亩,为全国最大,占全国森林面积约12%。图为大兴安岭森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截至2024年3月,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21.63%,增加到24.02%,森林储积量由151.37亿立方米,增加至194.93亿立方米。

  据统计,近20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中国已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国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

  延伸阅读:十四五绿色篇|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保育从哪些方面着手?

新中国成立75年,逐步成为清洁能源冠军。

非凡75年·环保篇|中国何以成为“清洁能源冠军”?盘点3大成就

2024-09-09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改革开放

深圳特区45年

深圳特区45年|图说深圳改革开放史 从边陲农业县到国际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规划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国怎样应对老龄化?

2024-02-09

一带一路

2:05
一带一路-健康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科普篇|让中国医疗“走出去” 健康丝绸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非凡75年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国策通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策通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

2025-01-15

改革开放

深圳特区45年

深圳特区45年|图说深圳改革开放史 从边陲农业县到国际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规划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国怎样应对老龄化?

2024-02-09

一带一路

2:05
一带一路-健康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科普篇|让中国医疗“走出去” 健康丝绸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非凡75年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国策通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策通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

2025-01-15

改革开放

深圳特区45年

深圳特区45年|图说深圳改革开放史 从边陲农业县到国际大都市

2025-03-18
编辑推荐

深圳春季赏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园2大花展 地铁通达|建议收藏

2025-03-0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即看政府工作报告懒人包 今年GDP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5-03-05

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厅|港式鸳鸯源自中医概念?黄家和:冲鸳鸯比冲奶茶更难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厅|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专访“奶茶之父”黄家和

2021-06-03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2021-04-21
1:52

香港茶餐厅|港式鸳鸯源自中医概念?黄家和:冲鸳鸯比冲奶茶更难

2021-06-09
2:21

香港茶餐厅|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专访“奶茶之父”黄家和

2021-06-03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2021-04-21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交通75年 从“基本靠走”到复兴号和C919

2024-10-02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024-12-18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交通75年 从“基本靠走”到复兴号和C919

2024-10-02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东盟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世界多极化 东盟有望成中立战略极

2025-03-28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西方分析中国科学飞速进步的3大关键

2025-03-27
美国纽约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中国经济增长比不上美国?西方权威媒体都在夸大美国表现!

2025-03-25
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

  你知道吗?自古以来,中国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所以也有人把清明节称为植树节。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是一个农谚,因为清明节前后,气候条件很适合树木生长,树木种植以后,成活率高,生长快。

  这句农谚没有文献出处,但《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即是此时种植树木成活率高,适宜植树。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