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8-02
红磡海底隧道(下简称红隧),是世界上最繁忙的4线行车隧道之一,是香港历史上第一条海底隧道,也是香港最繁忙的道路,不少香港人每日上下班,都会经过这里。
香港历史首条海底隧道通车 “肥肥”沈殿霞为红隧揭幕
全场1.86公里的海底隧道,1969年9月开始动工,是香港历史上一项划时代工程。隧道采用沉管方式建造,由15节重6,000吨的沉管连接,由3分厚的钢板铸成,每1平方吋可抵挡7,000磅水力,管外有7呎厚的混凝土保护,呈缓斜型深入维港海底,最低的沉管离水面约40呎,整个工程耗资3.2亿元兴建。
1972年8月2日,“肥肥”沈殿霞乘坐老爷车穿梭隧道一幕,成为时代速写,见证香港历史第一条海底隧道通车。自此以后,来往香港岛及九龙不用依赖渡轮,可以驱车直达。
50年代酝酿建红隧 疏导维港渡轮交通
兴建过海设施的想法,早于50年代酝酿。正值二战结束,香港经济发展蓬勃,连接维港两岸的渡轮服务,无法应付社会需求,排队过海的汽车,每每要在码头轮候一、两个钟,有时甚至等四小时,方可上船渡海。
1956年,夏利文置业曾向港府提出兴建一条双层跨海大桥,由湾仔摩理臣山道接连尖沙咀漆咸道,两旁设有行人道,还有电车及单车的专属通道。后来,立法局议员屈臣及私人发展商先后提出,以坚尼地城为起点,建桥辟道连接青州、昂船洲及深水埗,然而有关建议一直只闻楼梯响。
隧道与大桥谁占优? 红隧落成十年后饱和
1961年,维多利亚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重提兴建海底隧道及跨海大桥的方案。尽管兴建大桥的造价比海底隧道便宜,不过港府考虑到大桥的高度,或影响启德机场飞机升降,最终拍板兴建海底隧道。
当时立法局议员钟士元认为,4线方案未必足以应付未来车流量,于是提出6线行车的可能,可惜因成本过高未获采纳。结果,每日可容纳78,000架次汽车的红隧,十年后已经饱和,经常塞车。
香港历史首项“建造、营运及移交”隧道工程
作为香港历史上首项私营机构参与的“建造、营运及移交”隧道工程,红隧刚通车时,私家车收费为5元。1984年,政府在原有隧道费上,向所有车辆征收隧道税,私家车收费由5元加至10元。1999年隧道专营权届满,再加价至20元。后来因为亚洲金融风暴,政府冻结公共服务收费,价格一直维持至今。
40多年来,维港兴建了多条海底隧道,香港私家车数目亦由1979年不足15万架,增至超过56万架,塞车问题依然困扰港人。面对未来城市人口增长,除了完善三隧分流,似乎还得有探讨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