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编辑︰纪小廷

  说敦煌,常书鸿是绕不开的一个名字。留法时曾被称为“中国油画家第一人”的他,放弃大好前途和优渥生活,只身返回敦煌,成了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

  “哪怕以后为它死在这里,也值!”常书鸿与莫高窟一眼定情,从此便在大漠中做了一辈子的“敦煌痴人”。

巴黎求学 “中国油画家第一人”

  常书鸿自幼习画,大学毕业后留校杭州,成为一名美术教员。1927年,他携妻子陈芝秀远赴巴黎,到法国里昂国立美术学校学习西洋油画,那时他就展露出不俗的绘画天赋。

常书鸿回国01
1933年,常书鸿一家在巴黎,当时常书鸿在法国画坛已颇有名气。(网上图片)

  巴黎时期,常书鸿可谓如鱼得水。他常参加艺术活动,出入各类沙龙、展览,和留法的艺术学子成立“中国留法艺术家学会”;作品也颇受重视,曾获得当时学院派最权威的巴黎春季沙龙金银奖,其油画《葡萄》《沙娜像》《裸妇》也被法国各大博物馆收藏。

常书鸿回国02
《G夫人像》是常书鸿在法国里昂国立美术学校的毕业作品,该作品获得全校毕业生第一名。(网上图片)

  留法10年,有人称他是“中国油画家第一人”,说他若一直在巴黎画下去,一定会成为世界级艺术家。

  不过此时,一本画册改变了他的命运。

初遇敦煌 深感震撼和惭愧

  1935年,常书鸿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偶然翻到一本敦煌图录,这是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从中国甘肃敦煌石窟中拍摄来的。

常书鸿回国03
法国探险家伯希和所著《敦煌石窟图录》,对莫高窟进行了测绘、摄影以及文字记录。(网上图片)

  图录令常书鸿大感震撼:“奇迹,这真的是奇迹!我是一个倾倒在西洋文化上的人,如今真是惭愧,不知如何忏悔,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竟不知我们中国有这么大规模、这么系统的文化艺术!”

  后来,他又在法国吉美博物馆看到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掳去的大量唐代绢画,感到痛心疾首之余,保护中国本土艺术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对已经习惯安逸日子的妻子说出心声:“巴黎虽好,非久留之地,我的理想是将来能让全世界的人像知道巴黎一样知道敦煌,让全世界的人像喜欢巴黎一样喜欢敦煌,这个理想只有回祖国去才能实现。”

毅然回国 “我们非去敦煌不可”

  一年后,常书鸿带着妻女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他辗转不同城市,来到重庆一间艺术学校教书。刚安顿下来,就被推选加入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

  在战乱中,面对“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局面,常书鸿靠举办个人画展筹集经费。西行计划有些眉目后,他就提出要把研究所所址设在敦煌,而不是其他人所提议的兰州:“兰州离敦煌有一千多千米,这么远,怎么搞保护又如何搞研究呢?我们是非到敦煌去不可的!”

常书鸿回国04
常书鸿一家初到敦煌。(网上图片)

  出发前,常书鸿先后拜访了梁思成和徐悲鸿。徐悲鸿对他说:“书鸿,到敦煌去是要作好受苦准备的。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就是唐三藏,就是死活也要去取经的玄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抱着入虎穴的心情,常书鸿一行人前往敦煌。

前往大漠 “为它死在这也值”

  那个年代去往敦煌并不容易,常书鸿和同伴一路上吃尽苦头,用兽粪生火、捏着鼻子喝水、皱着眉头啃面食……这些是家常便饭。

常书鸿回国05
1954年,常书鸿在莫高窟峭壁上指导工作人员维修楼道。(网上图片)

  但当看到敦煌的洞窟和壁画时,常书鸿感到路途艰辛不值一提。在给妻子陈芝秀的信中,他写道:“从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就在心中说,哪怕以后为它死在这里,也值!”

常书鸿回国06
20世纪50年代,常书鸿在敦煌研究文物研究所办公室工作。(网上图片)

  到了敦煌,他带领同行者开始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感叹到:“我原来是那么崇拜西方的艺术大师,现在我以尊崇无名的中国民间工匠为荣,这就足可以说明敦煌艺术那无法抗拒的魅力。”

  因着这股魅力,常书鸿在敦煌一留就是一辈子,用尽一生在此守护。

  延伸阅读:中华文化守护者“敦煌女儿”樊锦诗

  延伸阅读:《敦煌:生而传奇》:剧情式纪录片 揭秘敦煌传奇

乘神舟十八号一飞冲天 “农村娃”李聪有什么期待?

飞天的文科生 神舟十八号太空人李广苏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水稻专家杨华德 用中国技术解决非洲吃饭问题

中国画家吴冠中

笔法融汇中西 画坛大师吴冠中与香港“相遇相知”

最新文章

搭火车看中国|“四极”火车站在哪?起点终点同一站的高铁何处有?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时代英雄

朱光亚是核武“众帅之帅” 原子弹首爆时他为何不在观测站?

杰出名人

乘神舟十八号一飞冲天 “农村娃”李聪有什么期待?

创新先锋

小米造车

小米造车|从无到有只需3年 雷军:小米正式成为一家车厂

潮流人物

KOL时代|坚守“生死第一线” 85后医生推广医学科普 救人无数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红娟登顶全部14座8000米级高峰

运动健儿

杭州亚运人物篇|世界“新蛙王” 覃海洋有多强?

影视巨星

姜大卫,《新独臂刀》、《大内群英》、《再见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奖2024|香港首位亚太影帝 姜大卫为一个原因坚持演武侠片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当年今日-山东舰

2019年12月17日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

电磁弹射航母命名“福建舰”有玄机?

中国航母|“福建舰”下水 004是核动力航母吗?

3条电磁弹射轨道全曝光 福建舰会在2024年服役吗?

福建舰何时能服役?还需要什么试验?

2:30

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 一文认识“国家安全”

1:48

极地科考船人性化设计 “雪龙2”Wi-Fi全覆盖 菜式不重复

2:49
我们的故宫-榫卯

我们的故宫|榫卯和斗拱的关系密不可分?

2:05
一带一路-健康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科普篇|让中国医疗“走出去” 健康丝绸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带一路科普篇-绿色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科普篇|绿色丝绸之路是什么?一文看清重点成果

1:54

一带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国方案”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2:25

一带一路科普篇|RCEP是什么?它与一带一路如何1+1>2

农田、货柜船
温铁军

温铁军从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差异

坐在轮椅的人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欣赏别人的幸福

道济会堂
丁新豹

丁新豹忆基督教跟革命的关系密切?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孔子的好学人人都知,他的自我学习态度是“学而不厌”,他同时也要求学生有这样的学习态度。

  《论语》里收录了许多记载孔子好学的名句,其中一句名句就是出自《论语 · 泰伯第八》的“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学问好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恐怕会丢失。”套用今天的话语,就是学习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延伸阅读:世事洞明皆学问...

28年1次

  今年能“穿越”回1996年?大家都买起了1996年日历?因为今年的公历日历,跟1996年完全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巧合”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