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编辑︰纪小廷

  说敦煌,常书鸿是绕不开的一个名字。留法时曾被称为“中国油画家第一人”的他,放弃大好前途和优渥生活,只身返回敦煌,成了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

  “哪怕以后为它死在这里,也值!”常书鸿与莫高窟一眼定情,从此便在大漠中做了一辈子的“敦煌痴人”。

巴黎求学 “中国油画家第一人”

  常书鸿自幼习画,大学毕业后留校杭州,成为一名美术教员。1927年,他携妻子陈芝秀远赴巴黎,到法国里昂国立美术学校学习西洋油画,那时他就展露出不俗的绘画天赋。

常书鸿回国01
1933年,常书鸿一家在巴黎,当时常书鸿在法国画坛已颇有名气。(网上图片)

  巴黎时期,常书鸿可谓如鱼得水。他常参加艺术活动,出入各类沙龙、展览,和留法的艺术学子成立“中国留法艺术家学会”;作品也颇受重视,曾获得当时学院派最权威的巴黎春季沙龙金银奖,其油画《葡萄》《沙娜像》《裸妇》也被法国各大博物馆收藏。

常书鸿回国02
《G夫人像》是常书鸿在法国里昂国立美术学校的毕业作品,该作品获得全校毕业生第一名。(网上图片)

  留法10年,有人称他是“中国油画家第一人”,说他若一直在巴黎画下去,一定会成为世界级艺术家。

  不过此时,一本画册改变了他的命运。

初遇敦煌 深感震撼和惭愧

  1935年,常书鸿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偶然翻到一本敦煌图录,这是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从中国甘肃敦煌石窟中拍摄来的。

常书鸿回国03
法国探险家伯希和所著《敦煌石窟图录》,对莫高窟进行了测绘、摄影以及文字记录。(网上图片)

  图录令常书鸿大感震撼:“奇迹,这真的是奇迹!我是一个倾倒在西洋文化上的人,如今真是惭愧,不知如何忏悔,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竟不知我们中国有这么大规模、这么系统的文化艺术!”

  后来,他又在法国吉美博物馆看到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掳去的大量唐代绢画,感到痛心疾首之余,保护中国本土艺术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对已经习惯安逸日子的妻子说出心声:“巴黎虽好,非久留之地,我的理想是将来能让全世界的人像知道巴黎一样知道敦煌,让全世界的人像喜欢巴黎一样喜欢敦煌,这个理想只有回祖国去才能实现。”

毅然回国 “我们非去敦煌不可”

  一年后,常书鸿带着妻女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他辗转不同城市,来到重庆一间艺术学校教书。刚安顿下来,就被推选加入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

  在战乱中,面对“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局面,常书鸿靠举办个人画展筹集经费。西行计划有些眉目后,他就提出要把研究所所址设在敦煌,而不是其他人所提议的兰州:“兰州离敦煌有一千多千米,这么远,怎么搞保护又如何搞研究呢?我们是非到敦煌去不可的!”

常书鸿回国04
常书鸿一家初到敦煌。(网上图片)

  出发前,常书鸿先后拜访了梁思成和徐悲鸿。徐悲鸿对他说:“书鸿,到敦煌去是要作好受苦准备的。我们从事艺术工作的,就是唐三藏,就是死活也要去取经的玄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抱着入虎穴的心情,常书鸿一行人前往敦煌。

前往大漠 “为它死在这也值”

  那个年代去往敦煌并不容易,常书鸿和同伴一路上吃尽苦头,用兽粪生火、捏着鼻子喝水、皱着眉头啃面食……这些是家常便饭。

常书鸿回国05
1954年,常书鸿在莫高窟峭壁上指导工作人员维修楼道。(网上图片)

  但当看到敦煌的洞窟和壁画时,常书鸿感到路途艰辛不值一提。在给妻子陈芝秀的信中,他写道:“从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就在心中说,哪怕以后为它死在这里,也值!”

常书鸿回国06
20世纪50年代,常书鸿在敦煌研究文物研究所办公室工作。(网上图片)

  到了敦煌,他带领同行者开始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感叹到:“我原来是那么崇拜西方的艺术大师,现在我以尊崇无名的中国民间工匠为荣,这就足可以说明敦煌艺术那无法抗拒的魅力。”

  因着这股魅力,常书鸿在敦煌一留就是一辈子,用尽一生在此守护。

  延伸阅读:中华文化守护者“敦煌女儿”樊锦诗

  延伸阅读:《敦煌:生而传奇》:剧情式纪录片 揭秘敦煌传奇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赞扬历代莫高窟人为敦煌石窟作出无私奉献

樊锦诗赞扬历代莫高窟人 为敦煌石窟作出无私奉献

2021-11-30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水稻专家杨华德 用中国技术解决非洲吃饭问题

2024-04-15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相关每周主题
2:06

“再造”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国文化

2020-11-05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2021-11-15

《敦煌:生而传奇》:剧情式纪录片 揭秘敦煌传奇

2021-10-01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看“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樊锦诗忆“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2021-11-22

735个洞窟

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种?

2023-10-29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2024-04-22
2:06

“再造”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国文化

2020-11-05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2021-11-15

《敦煌:生而传奇》:剧情式纪录片 揭秘敦煌传奇

2021-10-01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看“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樊锦诗忆“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2021-11-22

735个洞窟

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种?

2023-10-29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2024-04-22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游历内地香港掀热潮 “甲亢哥”到底是谁?

2025-04-08

运动健儿

2:22
巴黎残奥WH2级单打亚军陈浩源

轮羽二哥」陈浩源再闯残奥 勇夺银牌突破个人成绩

2024-08-28

影视巨星

张国荣

念念不忘张国荣 回顾他的人生故事和窝心好事

2025-04-01

时代英雄

王承书 鲜为人知的原子弹女功臣

2025-02-10

杰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岁 发展地产成亚洲首富 捐数十亿做善事

2025-03-20

创新先锋

90后王兴兴 “英语学渣”是机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游历内地香港掀热潮 “甲亢哥”到底是谁?

2025-04-08

运动健儿

2:22
巴黎残奥WH2级单打亚军陈浩源

轮羽二哥」陈浩源再闯残奥 勇夺银牌突破个人成绩

2024-08-28

影视巨星

张国荣

念念不忘张国荣 回顾他的人生故事和窝心好事

2025-04-01

时代英雄

王承书 鲜为人知的原子弹女功臣

2025-02-10

杰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岁 发展地产成亚洲首富 捐数十亿做善事

2025-03-20

创新先锋

90后王兴兴 “英语学渣”是机械人天才

2025-03-17
编辑推荐

深圳春季赏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园2大花展 地铁通达|建议收藏

2025-03-0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即看政府工作报告懒人包 今年GDP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5-03-05
1:40

科技遇上非遗 「活」起来的豫园灯会

2023-01-11

从寺庙到现代工厂 「功德林」素食的非遗传承路

2023-01-04

西安饺子宴|从108种到360种 非遗传人的突破

2022-03-12
1:40

惊艳世界的非遗「独竹漂」绝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备?

2022-05-25
1:40

让燃料变身贡品?神奇「非遗」麦秆剪贴

2022-09-11

鸟笼变灯笼 「照亮」清远非遗传承路

2022-10-05

中国第43个世界级「非遗」!传统制茶技艺及习俗

2022-11-30
1:40

科技遇上非遗 「活」起来的豫园灯会

2023-01-11

从寺庙到现代工厂 「功德林」素食的非遗传承路

2023-01-04

西安饺子宴|从108种到360种 非遗传人的突破

2022-03-12
1:40

惊艳世界的非遗「独竹漂」绝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备?

2022-05-25
1:40

让燃料变身贡品?神奇「非遗」麦秆剪贴

2022-09-11

鸟笼变灯笼 「照亮」清远非遗传承路

2022-10-05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024-12-18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中国经济-中国上海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025-04-06
外国人游览故宫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鼓励西方年轻人到中国 认识中文 建立未来资产

2025-04-04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比较64项前沿技术 中国53项排名第一 美国仅11项

2025-04-04
1949年4月23日
当代中国-当年今日-中国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