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忆“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编辑︰黄皓颐

  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到来,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敦煌事业的蓬勃发展,又一批风华正茂的中年学者,如李正宇、梁尉英、谭婵雪、汪泛舟、李最雄、冯志文、郑汝中等,以及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如罗华庆、王惠民、杨森、赵声良、侯黎明、娄婕、张元林、王旭东、苏伯民、杨富学、张先堂等“自投罗网”纷纷从全国各地汇聚到敦煌。他们在科学保护和学术研究中担起重任,成为敦煌研究院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当今敦煌事业的中流砥柱。

赵声良自荐赴敦煌研究石窟美术史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看“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的赵声良在1984年大学毕业后,立即到敦煌研究院工作。他擅长敦煌石窟美术史、佛教艺术研究,曾出版80多篇学术论文及20多本相关著作。(网上图片)

  现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的赵声良,是“自投罗网”来到敦煌的。1983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大三,那年《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段文杰所长接受记者采访,说敦煌缺乏年轻人才。赵声良就试着给段文杰所长写了一封信,没过多久就收到段所长热情洋溢的亲笔回信,信中说:“我们这儿缺人才,大学生来当然欢迎!”

  但赵声良的父亲听说儿子要去偏远落后的敦煌工作,极不愿意,一封接一封写信,劝他回老家云南。可是这个执拗的年轻人,一旦定下目标就定要做到,第二年大学毕业后,家也不回,背着行李就直接到了敦煌。

  赵声良曾赴日本进修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回国时,他收到国内多所重点大学的“橄榄枝”,他怀着对敦煌文化艺术的热爱,又一次放弃了去大城市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敦煌莫高窟,继续为研究敦煌石窟文化艺术贡献自己的才智。

  赵声良长期从事敦煌石窟美术史、佛教艺术研究,在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影响广泛。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译著3部。

  延伸阅读: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苏伯民领军保护敦煌石窟壁画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看“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右),在90年代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兴趣,到敦煌参观了莫高窟,立即被敦煌壁画所震慑住,结果决定留下来工作,至今已近30年,对提升敦煌壁画保护技术尤其有很大的贡献。图中苏伯民正在莫高窟洞窟内指导保护和修复壁画的工作。(网上图片)

  今年刚被任命为敦煌研究院院长的苏伯民。1993年,他听说敦煌研究院需要化学专业人才,觉得自己所学可以找到更合适的用武之地,于是就放弃了省城兰州的工作和生活,离开了原工作单位,自愿从大城市到小城市敦煌戈壁沙漠中的莫高窟。

  那时的苏伯民博士对敦煌还是一无所知,在跟美国盖蒂保护所的专家一起探索保护敦煌莫高窟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就是挽救古老的文化遗产,用所学专业让文物延长生命,他下定决心将青春年华和全部精力投入到敦煌石窟保护事业中,就这样不知不觉间他已在敦煌石窟奋斗了29个年头。

  苏伯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领军人才,在长达20多年的国际合作工作中,与外方专家一道,为提升敦煌壁画保护技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文物分析技术、保护材料研究与应用、预防性保护技术等领域做出了显著成绩。他曾四次拒绝大学和科研院所以数十万甚至近百万年薪的邀请,不为票子、位子、房子、车子、儿子,“五子登科”所诱惑。他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才能都奉献给敦煌莫高窟的科学保护事业。

  延伸阅读:樊锦诗忆坚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辈们

樊锦诗喜见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不离不弃敦煌艺术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看“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樊锦诗乐意看见每年各地高校毕业的年轻人,纷纷自愿来到敦煌投入保护莫高窟石窟的工作,成为敦煌研究院的新生力量。(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新世纪以来,随着敦煌事业的迅速发展,每年不断地有全国不同高校毕业的青年学子,自愿来到敦煌,成为敦煌事业的新生力量,新世纪的“莫高窟人”。新世纪来的青年的莫高窟人,热爱敦煌石窟并参与其保护的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资讯:现在已有愈来愈多的青年人参与守护敦煌事业的行列,未来将会持续不断地出现更多的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接过前辈所创建的崇高的敦煌保护、研究、弘扬事业。

  上述介绍的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几乎都是对敦煌艺术从不认识到认识,又从认识到热爱,再从热爱到不离不弃,决心留在敦煌莫高窟,为国之瑰宝的保护研究做出奉献,成为打不走的一群莫高窟人。

  延伸阅读:改革开放旅游成风 莫高窟设人流管制保育壁画

  可以说,从 1944年1月1日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开始,到今天2021年10月5日,乃至永久,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薪火相传,几乎天天在思考如何保存和传承莫高窟的过去和未来。(八之六)

  (转载自中华学社《中华大讲堂》系列,内容和标题经编辑整理)

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

  你知道吗?自古以来,中国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所以也有人把清明节称为植树节。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是一个农谚,因为清明节前后,气候条件很适合树木生长,树木种植以后,成活率高,生长快。

  这句农谚没有文献出处,但《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即是此时种植树木成活率高,适宜植树。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赞扬历代莫高窟人为敦煌石窟作出无私奉献

樊锦诗赞扬历代莫高窟人 为敦煌石窟作出无私奉献

2021-11-30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2021-11-15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夫妻同心投入敦煌莫高窟考古

樊锦诗忆夫妻同心投入敦煌石窟考古

2021-11-08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相关每周主题
2:06

“再造”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国文化

2020-11-05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2021-11-15

《敦煌:生而传奇》:剧情式纪录片 揭秘敦煌传奇

2021-10-01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看“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樊锦诗忆“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2021-11-22

735个洞窟

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种?

2023-10-29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2024-04-22
2:06

“再造”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国文化

2020-11-05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2021-11-15

《敦煌:生而传奇》:剧情式纪录片 揭秘敦煌传奇

2021-10-01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看“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樊锦诗忆“自投罗网”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坚力量

2021-11-22

735个洞窟

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种?

2023-10-29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2024-04-22
中国经济-中国上海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025-04-06
外国人游览故宫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鼓励西方年轻人到中国 认识中文 建立未来资产

2025-04-04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比较64项前沿技术 中国53项排名第一 美国仅11项

2025-04-04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北上三星堆遗址 打边炉遇马岱墓碑!

2025-02-09
狒狒照镜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狒狒照镜的启示

2025-02-05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2024-11-04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坚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辈们
樊锦诗

樊锦诗忆坚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辈们

2021-11-01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