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小轮见证香港文化120年

编辑︰豆子

  维多利亚港两岸的景色变化不断,唯一不变的,是在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航行了120年的天星小轮。渡轮不单是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亦是旅客欣赏维港景色、拍照打卡,体验香港文化的必然之选。

维港景色的经典香港文化标志

  天星小轮上白下绿的外形,怀旧复古得来又极具特色,与维港两岸的现代商业大厦巧妙地融合,毫不突兀,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不过,原来其创办人并不是香港人。天星小轮的起源可追溯至1880年,当时一位来自波斯的拜火教徒成立了“九龙渡海小轮公司”,以一艘名为“晓星”的蒸汽船在维港开展载客渡轮服务。至1898年,九龙仓集团收购九龙渡海小轮公司,并改名为“天星小轮公司”,这艘代表着香港文化的渡轮才开始由香港公司营运。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天星小轮1
晚上乘搭天星小轮,可以一边吹海风,一边悠闲地欣赏维港两岸的世界级夜景。(图片来源:mike_mehk@Instagram)

  除了外观不变,天星小轮的内部装潢亦相当“专一”,无论是上层的白色星星长木椅,抑或是下层的木条长椅,可前后调较方向的椅背,以及木制地板,大部分均由50年代开始沿用至今。天星小轮船体的制造材料,黄铜、柚木、蜡面和帆布,虽然多年来受尽风吹雨打和海水的洗礼,但经历褪色和氧化后,反而更添岁月的韵味,成为经典的香港文化标志。 

香港文化领头迈向环保

  早期天星小轮以燃烧煤炭所产生的蒸汽来发动,被市民称为“过海火船”;1933年,开始引入以柴油作燃料的渡轮;至2020年,天星小轮开办时的第一艘渡轮“晓星”,被改装成柴油及电力混能,不但减少了摩打噪音和柴油味,污染物亦减排至少七成,成为香港第一艘行走日常航线的低排放环保渡轮,作为香港文化领头,逐步为环保出一分力。 

  天星小轮不只是见证香港历史变迁的交通工具,亦是维港海岸美丽风景的一部分,更加代表着一种香港文化与情怀。

 

“白饭鱼”60年代家家必备 消失又重来的香港文化?

2021-01-20

九龙寨城清拆 “三不管”地带写入香港历史

2021-01-14
2:09

珍惜香港制造 “红A”盛载的香港文化

2021-01-06
1:58

即食面菜式“沙嗲牛”、“捞丁”如何成为香港文化?

2020-12-30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舞狮,启德体育园开幕

舞狮|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由宫廷娱乐到民间演出 走向传承之路

2025-03-22
港铁《牛仔》展

童年回忆|港铁香港站《牛仔》展览 40年来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赛马会、香港体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一文看清香港赛马会行善百年 “体院”演艺学院是谁出资兴建?|马会故事

2025-03-11
启德体育园

启德体育园3月1日开幕 “跨世代”明星 运动员演出 4台电视联播

2025-02-11
林村许愿树

春节|由两棵大榕树到林村许愿节 独有抛宝牒许愿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解构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 节能设计在细节|名建筑师在香港

2025-01-12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