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面菜式“沙嗲牛”、“捞丁”如何成为香港文化?

编辑︰豆子

  即食面菜式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香港人一星期总会吃上一、两次即食面(广东话为“公仔面”),早餐一碗沙嗲牛肉面,午餐来一碗餐蛋面,晚餐再吃一碗五香肉丁捞面,对忙碌的香港人来说并非什么稀奇事,即食面早已融入香港文化,成为香港人家家户户必备的食物。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茶餐厅-即食面-公仔面1
沙嗲牛肉面茶餐、奶茶、蛋挞,是香港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图片来源:mingxmusic@Instagram)

食面改变香港文化

  60年代以前,香港人想在平日家常便饭吃一碗面,并非简单容易的事,首先要提前准备好材料,包括面条、香料、酱油等,1986年电视广告有这样的一句标语,“为求食得好,功夫搏命做”,反映当时的香港文化,要预备一碗美味面条的过程非常繁复,加上当时香港文化普遍仍然以米饭作为主食,所以面食并不普及。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香港经济起飞,市民工时增长,用膳时间缩短,这时以“3分钟即吃”作为卖点的即食面进军香港文化市场,标榜方便、快捷、美味,对当时的香港人来说简直如获至宝,是连吃饭又要赶时间的“打工仔”的恩物,即食面的出现大大改变了香港文化。

香港文化茶餐厅必备“沙嗲牛面”

  早年香港的茶餐厅主要由潮州人开设,不单售卖西多士、咖啡奶茶等由西方传入的食物,他们亦将自家制的沙茶配合即食面,创出沙嗲牛肉即食面。香港英治时期,英国人喜欢三点三下午茶,到高级咖啡店喝奶茶、吃三文治,而工人则这段小休时间到平价茶餐厅吃沙嗲牛肉面,贪其咸味重,可以快速补充流失的汗水。自此,“沙嗲牛面”便成为了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靠快捷方平成为香港文化

  即食面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全球走红热卖,与其价廉、便利、口味繁多息息相关,尤其以对于相当追求速度的香港以至其他亚洲地区,即食面更是忙碌生活中的必须品,甚至已融入当地饮食文化,香港文化茶餐厅的即食面餐便是一个好例子。所以,对于较为慢活的欧美国家,即食面的销量及当饮食文化的影响便相当较低。

  根据世界即食面协会(WINA)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合共消费了1,036亿即食面,每日就2.8亿个即食面,而2018年即食面需求最多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尼和印度。以每年人均食用量最多计算,排首位的国家是韩国,平均每人食75包,其次是越南和尼泊尔。

天星小轮见证香港文化120年

2021-01-13
2:09

珍惜香港制造 “红A”盛载的香港文化

2021-01-06
1:51

尖东圣诞灯饰 香港人的中西文化交融回忆

2020-12-24
1:51

中环张灯结綵 创圣诞灯饰先河

2020-12-23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砵甸乍街

香港街道故事|中环砵甸乍街铺石板路有玄机 旧香港风情吸引电影取景

2025-04-26

香港茶餐厅|早期卡位是相睇胜地?水上人结婚在茶餐厅摆酒?

2025-04-20
都爹利街、《梦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环都爹利街全港仅存4支煤气灯 掘头巷变法定古迹

2025-04-19

香港茶餐厅|瑞士鸡翼源于美丽误会?咕噜肉的“咕噜”有何含意?

2025-04-13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舞狮,启德体育园开幕

舞狮|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由宫廷娱乐到民间演出 走向传承之路

2025-03-22
港铁《牛仔》展

童年回忆|港铁香港站《牛仔》展览 40年来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赛马会、香港体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一文看清香港赛马会行善百年 “体院”演艺学院是谁出资兴建?|马会故事

2025-03-11
启德体育园

启德体育园3月1日开幕 “跨世代”明星 运动员演出 4台电视联播

2025-02-11
林村许愿树

春节|由两棵大榕树到林村许愿节 独有抛宝牒许愿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