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香港制造 “红A”盛载的香港文化

编辑︰豆子

  要数香港人居家必备的物品,塑胶水桶必定是其中一样,不过大家有否留意家中的水桶是什么牌子?以塑胶起家的品牌“红A”,又是如何凭水桶成为家传户晓的品牌,甚至融入香港文化,成为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大排长龙的香港文化产物

  60年代初,香港人口膨胀,但香港的淡水资源匮乏,所以在1963年,香港出现了严重水荒,全港水塘用水量仅余约40日,政府于是实施制水,一日只供水4小时,最差的时候甚至每隔4天才供水一次。当时为了储水在家备用,家家户户都会带齐所有能够盛载水的器皿,包括水桶、木盆等,一起排在街喉前等水,大排长龙的壮观场面成为了香港文化的重要印记。

  塑胶品牌红A当时顺应市场所需,推出轻巧、实净、尺寸多的红A胶水桶,由于胶水桶比起铁罐和木桶要轻得多,旋即成为市民的新宠儿,舖垫日后成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步。自制水措施实行后,红A生产商24小时连夜赶制10万个水桶应市,成功抢占市场,生意亦愈做愈大。即便如此,一向支持香港文化的红A亦决不发“灾难财”,并且曾登报声明制水期间不会加价。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红A-香港制造1
红A水桶陪伴着许多香港人成长。(网上图片)

“太空喼”书包成香港文化回忆

  除了水桶,红A于1970年代紧贴9年免费教育的政策,推出俗称“太空喼”的喼形书包,标榜“跌唔烂、踏唔扁,落雨唔怕淋湿,又可以当凳仔坐”,售价并不便宜,所以当时拥有这个手提书包的学生,可谓相当威风,成为特别的香港文化现象。1997年禽流感爆发,香港政府亦向红A购入了大批塑胶造的鸡笼,可见红A的产品依然于市场上占有重要席位。

  “红A”是现时少数仍然维持香港制造的品牌,自1949年创办以来陪伴了许多代香港人成长,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亦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香港麦当劳50岁!元旦免费请市民搭天星小轮 回顾半世纪发展

2024-12-31

九龙寨城清拆 “三不管”地带写入香港历史

2021-01-14

天星小轮见证香港文化120年

2021-01-13
1:58

即食面菜式“沙嗲牛”、“捞丁”如何成为香港文化?

2020-12-30
1:51

尖东圣诞灯饰 香港人的中西文化交融回忆

2020-12-24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舞狮,启德体育园开幕

舞狮|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由宫廷娱乐到民间演出 走向传承之路

2025-03-22
港铁《牛仔》展

童年回忆|港铁香港站《牛仔》展览 40年来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赛马会、香港体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一文看清香港赛马会行善百年 “体院”演艺学院是谁出资兴建?|马会故事

2025-03-11
启德体育园

启德体育园3月1日开幕 “跨世代”明星 运动员演出 4台电视联播

2025-02-11
林村许愿树

春节|由两棵大榕树到林村许愿节 独有抛宝牒许愿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解构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 节能设计在细节|名建筑师在香港

2025-01-12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