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标签︰谚语

标签︰谚语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上任的官员大多会破旧立新,推出新政策,所谓“新人事、新作风”,这难免对旧有的人事和政策带来冲击,这就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说法。

  这话有两个不同的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述,三国时,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在短时间内连续三次火攻曹操。第一次火烧博望坡,使夏侯惇统领的十万曹兵所剩无几。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火烧赤壁,百万曹兵惨败。人们把这三把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后来传成了“新...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是出自《晋书·惠帝纪》的一个著名典故,反映位高权重者。很多都不明民间疾苦。

  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在位之时,某年爆发了饥荒,百姓吃树皮及草根,晋惠帝问身边官员,百姓无米饭充饥,何不食肉糜?“靡”读音是“媚”,即是指把肉煮成糜烂的肉粥或肉羹之类的东西。

  事实上,当时全国饥荒,何来肉?何来粥?反映高高在上的皇帝,完全不知道民间疾苦。这话也比喻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没有亲...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述说时间十分宝贵,金钱也买不到的,劝说大家要珍惜光阴,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不要浪费。

  为什么光阴以“寸”作为单位呢?古人用“晷”来测算时间,“晷”又称作“日晷”。日晷即是在圆形板上刻上表明时间的度数,圆中心立一小棍,由日出到日落,小棍的阴影由长而短,又由短而长地映在度数上,表示不同时间。“寸阴”即阴影缩短或延长一寸的距离。光阴意味着时间流逝特别快,好像光速一样,所以把时间称为光阴...

有人辞官归故里 有人漏夜赶科场

  这二句话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本书是描写清代康雍干盛世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求取功名的小说,记载了“有人漏夜赶科场”的情景,但另方面则“有人辞官归故里”。现在我们多以此话比喻有人选择离开,有人则继续留下。

  科举制度由隋朝建立,一直沿用至清朝,是平民儒生升官发财的一个主要途径。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说明为何有人连夜赴京赶科考,盼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然而,踏入官场不一定能平步青云,仕途险恶,贪污成风,怀才不遇的人屡见不鲜。因此,不少人断然辞官,返归故里。

  人生不同时期,有不同...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完成(善)一件作品,必须先令器足够锋利。这句话看似与工具使用有关,但实际是孔子跟其学生谈及治国之道,借喻为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夫一定要充足。

  此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工匠要把工作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妥当。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住在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跟政坛要员等成为朋友。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

施恩莫望报

  施即给予,恩即恩惠,给予别人恩惠,不要(莫)期望回报,这话的后续是“望报莫施恩”,如果在期待别人给你回报,就不要施予恩惠吧!

  这话说来容易,实际行动时却有点困难,例如一对夫妻,做妻子的为家庭尽心竭力付出一切,期望丈夫可以体恤自己,多点关心,但实际可能事与愿违;中国传统观念之中,父母也期望养育子女长大成人之后,可以回报自己,但未必一定可以如愿以偿。即使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不应与回报挂勾,否则可能“希望愈大,失望愈大”。

  ...

割鸡焉用牛刀

  鸡和牛是两种尺码相差甚远的禽畜,杀鸡用宰牛的刀,实在有点小提大做,多此一举。

  例如幼稚园生要做一个关于动物的研习报告,让学生跟不同动物拍照,然后略为介绍一下便可,但用上博士论文的资料和方法,绝对是“割鸡焉用牛刀”了吧!

  句子的典故是这样的:孔子的学生子游,在担任鲁国武城首长时,用礼乐教化百姓。有一天,孔子到武城,听到武城一片弦乐歌声,便微微笑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

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

  上指居上位的人;好即爱好;甚指更厉害。居上位的人有那一种爱好,在下面的人必定爱好得更厉害。这话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从正面角度而言,此话指上行下效,影响深远。如某上司积极正面工作,对下属爱护有加,做下属的也会效法上司,上行下效,各司其职。

  从另一角度看,此话也有讽喻成份,指下面的人为迎合上位者的爱好,无所不用其极,满足上位者的需要。

  晋武帝是一个纵情声色的皇帝,公卿大夫、巨族富室也跟着模仿。同时,晋武帝后...

红颜祸水

  中国历代有不少皇帝,都是贪图女色只顾逸乐,部份更导致国家衰落甚至覆亡,我们称之为红颜祸水。为什么叫“祸水”而非“祸国”呢?

  夏桀宠爱妺喜,种下夏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妺喜被视为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其后又陆续出现商代妲己、周代褒姒。因此,当越王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时,大臣伍子胥进言:“臣闻: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

  不过,英雄难过美人关。红颜祸水持续不绝,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国历史长洪之中,出现了许多千古风流人物,他们虽然一度叱咤风云,但随着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他们最终也只是化作灰尘,灰飞烟灭。

  这是出自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开首数句,话语气势磅礴,意境开阔,令人联想起赤壁之战中数个赫赫有名的大将,包括桀骜不驯的曹操、智勇双全的周瑜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

  写这首词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多。他在古战场凭弔时,对叱咤一时的历史人物更感欷歔,如何成就超凡的人物,最终也...

男儿有泪不轻弹

  “男儿有泪不轻弹”指即使男儿有情绪欲抒发,也不应轻易流下眼泪,但这话真的合理吗?

  自古以来,男性一般扮演较强的角色。当男孩子受伤,上一辈人一般会说:“男孩子来的,不要哭”。男性一直被教导不要轻易流泪,因此也有说“男儿流血不流涙”。

  然而,当我们仔细看此话出处,可能有另一番体会。此话出自明·李开先传奇小说《林冲宝剑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意思是男儿的眼泪不容...

掏古井

  港铁屯马线六月底正式通车,成为全港最长的铁路线,兴建耗时逾十年以上,原因之一是在宋皇台站发掘到包括古井等古迹,这些掏出的古井也被放在站内展覧,但“掏古井”原来有另一重意思。

  唐·孟郊《列女操》:“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古井”比喻为寂然不为外物所动之心,尤多用于守寡不嫁的妇女。宋苏轼《临江仙》词:“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清末民初之时,“古井”已代表富有的遗孀、妇女和妓女等。鲁迅《坟•寡妇主义》:“个个心如古井,脸若严霜。”“掏”则有...

守得云开见月明

  “守得云开”是坚持和默默守候的等待,代表一种坚持和永不放弃、积极乐观的精神,坚持到云散的人,才能“见月明”。比喻人们只要坚持到底,希望就会出现。这和“拨开云雾见青天”基本同出一辙。

  例如在战乱期间,不少百姓饱受折磨,家人流离失所,但守得云开见月明,战祸终会有结束的一天。若不忍耐、若不等待,不会有“见月明”的一天,所以正面积极的坚持态度是不可缺少的。

  此话出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全文如下: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谁无暴风劲雨时...

穷不与富斗 民不与官争

  “穷与富”、“民与官”都是相对的阶级,在古代封建社会,由于二个阶级势力悬殊,如果相争,可以说是不自量力,失败机会很大,所以既然斗不过对方,就避开对方,免得损人又损财。

  原句来自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自古道: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况在途路之中,众人只得隐忍,自行收拾。”

  旧中国封建时代,是一个阶级观念很重的社会。富人有的是本钱,你与人斗、讲不清是非,就打官司上衙门告状,但人家是富人,有的是钱财,而官员大半是贪官,所以吃亏的多数是穷人。

  平民百姓与...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遇见天香国色的美女,我们可以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因为这二组成语,正正描述古代四大美人,又或可说成“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元·无名氏《连环计》三折:“我看这女子,生的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好女子也呵!”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四四回:“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女子叫西施,五官端正,相貌宜人。西施在河边浣纱,清澈的河水映照她美丽的身影...

状元及第粥

  状元及第粥是粤式粥点,粥底幼滑,材料以猪内脏如猪心、猪润和猪肠粉为主。再冠以“状元及第”之名,是广东著名粥品之一。

  状元及第粥的名字由来众说纷陈,最广为相传的,乃来自明朝广东第一状元伦文叙的故事。

  伦文叙自幼家贫,家中以卖菜维生。他每天都会挑着担挑,把菜拿到市场售卖。邻档的粥贩欣赏伦文叙的行径及才华,每天中午以买菜为名,著伦文叙送一担菜到粥档,然后以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等生滚白粥招待他。

  伦文叙虽家贫但勤...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精心诚意所打动,最坚硬的石头,即金石,也为之打开,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难题也能解决。

  例如伤健运动员苏桦伟于1996至2004年伤残人士奥运会连续三届夺得冠军,但2008年北京残奥运动会100米赛事中,苏桦伟只夺得铜牌,心理质素大受影响,但他立时调节自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在200米赛事夺冠而回。

  苏桦伟专心致志扭转局面,跟这话的典故一脉相承。

  西汉时期,名将李广有...

糟糠之妻不可弃

  这句话原文来自《后汉书·宋弘传》:“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指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下堂指从家中撵走,引伸为应爱惜曾共患难的妻子,不可随便抛弃。

  典故源自东汉时期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寻夫的故事。话说湖阳公主当时丧夫不久,光武帝和她一起评论朝中大臣,从而观察她的心意。公主说:“宋弘的威仪容貌、品德器量,朝中之臣没有人能及他。”光武帝于是就给湖阳公主想了一个点子,测试宋弘的心意。

  光武帝引见宋弘,并让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光武帝问宋弘:一向以来,...

闭门羹

  我们给人拒诸门外会叫做吃“闭门羹”,为什么被人“闭门”会有“羹”吃呢?这个“羹”味道如何呢?这与唐朝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有关。

  “闭门羹”一语最早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话说唐代宣州城有位名妓叫史凤。她风姿绰约、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她的名声日隆,富家子弟、风流才子均来求见,经常令妓院挤得水泄不通。

  然而,史凤却并非凡人皆会...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指吸取之前的教训,作为后来的借鉴。如上次篮球比赛失败,源自队友们向心力不足,合作上欠缺默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必须引以为鉴。

  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一名臣子张孟谈之口。话说晋国王室政权旁落到智伯、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四家。其中智伯势力最强、野心也最大,他假借晋君名义向各家索求大片土地,韩氏和魏氏都愿意交出土地,只有赵襄子拒绝。智伯于是联合韩、魏两家出兵攻打赵氏。

  赵襄子虽然在武力上处于劣势,但靠着大臣张孟谈所献的计策,...

你有张良计 我有过墙梯

  “张良计”指汉朝开国功臣、足智多谋的张良,“过墙梯”是战国时期楚惠王派公输班所制造云梯,准备用来攻打宋国时用的。这两件互不相连的东西拼凑起来,比喻为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一招胜一招。

  据《史记》记载,张良得到黄石公授书,即所谓“一桥三敬履”、“孺子可教”的故事。这书还有其他名字如《黄石公三略》、《素书》等。据说,张良熟读此等兵书,最终助刘邦统一天下。汉高祖刘邦曾形容张良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反映其计谋之高超。

  战国时期,楚惠王命公输班制造云梯,准备用来攻打宋国。...

编辑推荐

深圳春季赏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园2大花展 地铁通达|建议收藏

2025-03-0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即看政府工作报告懒人包 今年GDP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5-03-05

高铁话你知之五|坐高铁不想被噪音骚扰?有静音车厢

2024-03-11

高铁话你知之六|高铁为何很少“通宵车”?

2025-01-24

高铁话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铁为何不载客?

2025-02-05

高铁话你知之一|列车座位为什么没有E?

2023-12-04

高铁话你知之二|买了无座票=全程站?“三色灯密码”帮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铁话你知之三|高铁月台“彩色地标”要怎样看?

2024-01-03

高铁话你知之四|高铁为何没有安全带?

2024-01-22

高铁话你知之五|坐高铁不想被噪音骚扰?有静音车厢

2024-03-11

高铁话你知之六|高铁为何很少“通宵车”?

2025-01-24

高铁话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铁为何不载客?

2025-02-05

高铁话你知之一|列车座位为什么没有E?

2023-12-04

高铁话你知之二|买了无座票=全程站?“三色灯密码”帮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铁话你知之三|高铁月台“彩色地标”要怎样看?

2024-01-03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024-12-18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中国经济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看中国经济问题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谈李光耀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谈李光耀:与人互动 先思考彼此权力关系

2025-04-18
小红书中美对帐
张维为

张维为谈中美对帐 最令美国人震惊7件事是?

2025-04-16
2017年5月5日
当代中国-当年今日-C919首飞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

一锅粥  

    “一锅粥”是广东方言,比喻一团糟、一个烂摊子。这个词由来是怎样的呢?

  “一锅粥”源自歇后语“煲燶粥——大煲夹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浆糊。粥煲燶(糊)了,便更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这个形态,反映做事并未完成,半途而废,一塌糊涂。

  如果有人把“一锅粥”来个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锅泡”,事态便更严重了。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