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斩乱麻”的下一句是什么? “快刀斩乱麻”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故事说:一天,东魏丞相高欢为了测试儿子们的才智,每人各发一把乱麻,斗快整理。 当其他儿子都全神贯注地抽出乱麻,高洋不慌不忙找来一把刀,三两下便把乱麻斩断了,并对高欢解释:“乱者须斩!”高洋后来成为了北齐文宣帝。 后人把这故事概括至一个成语:“快刀斩乱麻”,形容以果断快捷的手段,解决错综复杂的问...
“女人心海底针”下一句是什么? “女人心、海底针”这句俗语,从字面看,一根针掉进大海,当然很难找到,比喻女性心思难以捉摸。 女性的心思细密、感情细腻,喜好和情绪,有时候就像3、4月的天气,骤晴骤雨,难以捉摸。虽然这句话出处已难以考究,但相信很大机会来自男性。 这句话还有下半句,如今已很少人知道,下半句是:“就算捞到还扎人”,意思是即使能在海底捞到针,但这针仍是会扎人的。 两句话连在一起,是形容女性根本不讲道...
情人眼里出西施 爱情使人盲目,每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一对看似并不匹配的情侣仍能擦出爱的火花,很多时会想到“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语。那么到底历史上是哪位人物最先有这样的体会? “情人眼里出西施”原话出自宋代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的两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有西施”。本意是指在情人的眼中,对方都如同西施一样美丽。 不过,这句话却是出自一个与爱情完全无关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期,当时一名居住在越国都城外的樵夫秦仁,机缘巧合地在路上遇到三名正在逃亡的女子。 三...
仇人见面 分外眼红;恩人相见 分外眼青 足球新闻常会以一句“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来形容位处同一城市的两支球队的对赛。“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句俗语,是指一对仇敌相遇时出现近乎失控的情绪状态。 所谓的“眼红”就是二人都被对方激怒而呈现出来的激动样子,因为人类情绪激动的时候,全身血液运行加快,有可能使眼睛的微丝血管膨胀,令眼白出现红血丝,因而有“眼红”情况。因此,有人便以这个生理反应来形容仇人相见的瞬间,意指当敌对的双方彼此相逢时,格外怒不可遏。 这一句特别多用来形容同一地方的两支球...
大雪兆丰年 无雪要遭殃 今天(12月7日)是“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在古代,大雪时期的天气对农作物收成还有重要启示。 “大雪”到临,北方地区会受冷空气影响,经常出现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积雪。 对于农家来说,这个节气又隐藏着什么启示呢?北方有俗语:“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意思就是大雪当日有下雪的话,就预兆将迎来一个丰收之年;没下雪的话就要遭殃。 究其原因,雪是水冻结的形态,大雪下雪意味着冬天下雪量充足,能...
老豆 原来是尊称? 在广东话当中,父亲、爸爸又称为“老豆”,可能不少人都觉得这个称呼有点粗俗,其实背后有典故,最初还称得上是一个尊称。 有一种说法指,老豆是由“老窦”演化而来的。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三字经》汇总就有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是五代时期的人,本名窦禹钧;燕山就是他老家幽州附近的一座山。 这位窦燕山养育的五名儿子,相继通过科举成为栋梁,为朝廷所效力。由于家中人才辈出,因此大家都说窦燕山教子有...
狼过华秀只狗 形容一个人为人处事用心狠毒,我们通常都会用到凶狠毒辣、残暴不仁等等的形容词,但在广东谚语当中,就有一句既生动又带有同等意思的句子,这句正是“狼过华秀只狗”。 究竟“华秀”是何人,他养的狗又为何会以凶狠而闻名? 据说,从前佛山有一个名为华秀的茶叶商,他的其中一项技能就是斗狗。在他生活的时代,“斗狗赌钱”是闲时的娱乐之一,所以相中一只凶狠的狗某程度而言是可以为自己带来一大笔财富。华秀千挑万选之下,就找到一只相当威猛的狗,为他带来多场连胜。这只“华秀的狗”甚至在街上看到纸老虎也会即时扑上去嘶咬,凶狠无比。 ...
佛山孝子似层层 方言很多时候承载着地方文化元素。广东话有一句俗语叫佛山孝子,歇后语是“似层层”,字面的意思就是“非常神似”、“似模似样”,这句歇后语是怎样产生的呢? 俗语全句是“阿昆买水头耷耷,佛山孝子似层层”。在珠三角地区,办丧礼注重孝子要负责“担幡买水”,“担幡”即是担起一枝引魂幡,“买水”就是孝子用鉢装水,再用湿了水的毛巾向先人尸体从上至下洗擦三次,用意洗涤灵魂,让他们早登仙界。 相传以前在佛山当地有一个叫阿昆的人,专门为一些没有儿子的家庭提供代客治...
蜑家鸡见水 香港有一句歇后语“蜑家鸡见水”,原来与岭南民俗有关?是什么意思呢? 蜑家,是生活在广东沿海一带的古老族群。 在古代,蜑家是被歧视的一群人,更曾为贱户之一。他们只能在海上生活,以船为家,不能随便上岸,而且不可以拥有田地。因此,蜑家人在船上养的蜑家鸡不能放养四出走动,只能关在笼里,鸡口渴时,看着海水却无法喝到,就像蜑家人口渴时就只得看着四周的海水一样。因为海水喝不...
乌龟爬门槛 谈及乌龟,大家必然联想到“慢”字,又或者联想到“毅力”,因为龟兔赛跑故事中乌龟凭毅力胜出的形象太深入人心。 不过,关于乌龟的谚语又何止这些,最传神的要算“乌龟爬门槛”了! 传统的中式建筑,门槛有高有低,但对天生腿短的乌龟而言,要爬过任何一个门槛都相当困难。假如失败,乌龟就只能四脚朝天,难以再翻过身来,那就有“难以翻身”——没指望的意思了。 可见乌龟过门槛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为,所以后人就创作出一个歇...
蚕虫师爷 形容某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时,大家或许会用到“自作自受”一词,但同样的意思还有很多表达方式,“蚕虫师爷”就是一例。 在古代的州、县衙门,“师爷”专门为官员出谋献策,地位举足轻重。那么,“蚕虫师爷”又是怎么一回事? 要知道“蚕虫”的特性就是会吐丝结茧,将自己包裹其中,在外人看来这正是自作自受、弄巧反拙。而把“蚕虫”与“师爷”结合在一起,正是形象化地描述出谋献策的人最终作茧自缚、令到自己无法脱身的惨况了!而歇后...
“趁水和泥”是何意思? “趁水和泥”是什么意思?出处在哪里呢? 在北大语料库中查询发现,“趁水和泥”这个词,最早出自清代程省所著、讲述古代测字数的著作《测字秘牒》。 现代多本小说作品中,曾用到这个词,大多与趁热打铁、趁火打铁等连用,表达要把握时机的意思。 例如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这母货不早不晚,来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热打铁,捎带着...
一笔画不成龙 一锹挖不出井 形容做事不要急进,会说“勿急功近利”、“不能一蹴而就”。在以前,就有一句很生动的语句来形容,你知道是什么吗? 古时,人们最尊崇是龙,甚至会把龙的画作挂在家中,希望为家添福气。不过,要画出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一笔是画不成的,要多加几画仔细绘描才能够成功。因此,形容要成功就不能急进,就有“一笔画不成龙”的谚语。 “一笔画不成龙”原来还有下一句的,就是“一锹挖不出井”。古时喝水要挖井,但井不是一挖便成,而是要...
“知人口面不知心”大有出处? 形容别人内心与表面不相符,特别指不怀好意的人,我们会说“知人口面不知心”。 简单来讲,“知人口面不知心”就是说,所见之人脸孔是善良的,却不知道内心究竟如何。这句话原来大有出处。 这句话最早出自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二心啊,他怎生背了刘武周,投降了俺来。”就是说,哥啊,(我们)看到他的脸却看不到他的心,他背叛了刘武周,生出了二心才会前来投诚,所以定要小心啊。 这句话容易读、容易理解,为后世不少文学作品所引用。 明代施耐庵《水浒》第...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这两句诗出自明代诗人唐寅《元宵》一诗,将元宵佳节的特色——明月及彩灯,共冶一炉,砌出一幅美丽夜景的图画。 民间有俗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是八月十五中秋夜,如果天气不佳,云雾遮盖月亮的话,五个月后的元宵夜就会下雪,影响彩灯,令张灯结綵的元宵佳节失色不少。 这句话在北方可能比较合适,但在南方地区就不一定适当。在南方,正月十五日已是大地回春之时,月亮高挂的机会也高,因此文人墨客也喜...
“富过石崇”与“富过马云” 讲到一个人是否富有,香港会说“你估我系李嘉诚咩?”内地则会说“富过马云”,上一辈的话则会说“富过石崇”。 李嘉诚富有不用说;马云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互联网时代凭不断创新而富甲一方。那么,谁是石崇呢? 石崇(249-300年),渤海南皮人(今河北省南皮县),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他是大司马石苞第六子,生于富有家庭,成长在父亲石苞乐陵邵公府上,衣食无忧。 他出任修武县令,因为才德晋升至城阳太守,后因战功而封侯。 虽然他聪明,但并不清廉。石崇出任荆州地方军政事务时,以抢劫商贾货品财物而致富,建...
穷过蒙正? 形容没有钱,广东俗语会说“穷到燶”,不过,内地老一辈的,或许会说:“穷过蒙正”,究竟“蒙正”是谁? 蒙正全名是吕蒙正(944-1011年),河南洛阳人,是宋代名臣。宋蒙正出身贫穷,在高举之前是百分百“穷到燶”的人,后来他发奋读书,最终高中状元。 宋太宗非常欣赏他的才学与品格,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虽然位高权重,但他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
“快过陈家全”你听过未? 若问“中国飞人”是谁,你会联想到哪一位?新一代年青人当然会说是苏炳添了,成熟一点会可能会说刘翔。那么,60年代的长辈们认知的,又是哪一位? 六十年代,中国田径运动界有一位被喻为“中国第一飞人”的100米短跑运动员,他们的名字叫做陈家全,是四川万县人。1965年10月,他曾于重庆的大田湾体育场跑出10秒的成绩,创出世界纪录,轰动国际体坛。 后来,人们便以“快过陈家全”来形容跑得快、做事快的人了。 延伸阅读:将军额上能跑马
“惨过梁天来”有多惨? 形容很艰苦的状态,会说“苦过金叶菊”,原来这一名句还有上一句的,就是“惨过梁天来”,究竟梁天来是谁?又有多惨? 据民间传说,梁天来生于清朝雍正盛世时期,为广东人士,家有妻妾,他有一亲戚名叫凌贵兴,两者关系颇为友好。 凌因为好色、记仇兼迷信祖坟风水,竟火烧梁家祖屋石室,导致七尸八命的惨剧。 梁天来向官府状告凌氏,但凌却贿赂朝廷官员,致使梁天来含冤入狱,更被买凶追杀。 后来几经波折,梁天来不停向上官府逐...
“苦过金叶菊”有多苦? 顾名思义,“苦过金叶菊”是形容味道很苦。这句话有什么来历?金叶菊是不是真的很苦呢? “苦过金叶菊”这句话,源于清朝时的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民间有林、周两家,各有一女,林家女名为梦仙,周家女名为玉仙,二女结义金兰,盟誓日后要共事一夫。 梦仙自幼许配与张家公子彦麟,还是圣上为媒,并以“金叶菊”为证,玉仙其后也嫁予彦麟,二女婚后先后各生一子。 可惜当时的国舅起了歹心,想将梦仙...
歇后语“十月蔗头”后半句是什么? 农历十月,时逢金秋,是农家收获的黄金时间,一些有关农业的歇后语都与这个时候有关,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就记住了,例如,“十月芥菜——起心”、“十月茭笋——黑心”等。 不过,这些都不是太正面的歇后语或形容词,而“十月蔗头”则是例外,你知道是什么吗? 想一下甘蔗到了十月会是怎样的状态?甘蔗到了十月份,是生长得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甘蔗都非常甜美。因此,广东人都喜欢以甘蔗来祝福喜事,例如新人结婚、新居入伙等,因为它的歇后语就是“十月蔗头——甜到漏”了。 延伸阅...
每日一词 一锅粥 “一锅粥”是广东方言,比喻一团糟、一个烂摊子。这个词由来是怎样的呢? “一锅粥”源自歇后语“煲燶粥——大煲夹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浆糊。粥煲燶(糊)了,便更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这个形态,反映做事并未完成,半途而废,一塌糊涂。 如果有人把“一锅粥”来个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锅泡”,事态便更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