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标签︰谚语

标签︰谚语

吾日三省吾身

  这句说话出自《论语·学而篇》,是孔子学生曾参所说的,全句如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意思是:我每天都再三自我反省:替别人做事有没有竭尽所能?和朋友相处有没有言而无信?师长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好好复习?

  现代都市人的投诉文化愈趋盛行,总爱在小事里挑骨头,但对于自己的过失往往视而不见,所以如果一个人每天懂得自我反省,必定会有所进步。

  宋代学者朱熹对曾参“日省其身”的说法特别推崇,一...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当你处于困难时期或苦读阶段,身边的人可能给你一句打气的说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意思是捱得过这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的人。

  此话出自明·冯梦龙辑《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走出门来,只见大门上挂着一对联:“十年受尽窗前苦,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古代读书人的写照。又见二门上有一对联:“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后来成为民间俗语,改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要数中国历史上“吃得苦中苦”的典范,首选明朝开国君主朱...

先下手为强 后下手遭殃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指先于别人行动,可以取得优势,迟于别人行动,就会遭到祸害。

  此话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不趁此时下手他,还到几时!正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

  早在楚汉相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叔父项梁,已得悉一种兵法:“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在双方对垒之时,先发动攻势的一方,往往较易取得胜利。这跟“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太宗李...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孺子牛”源自一个父疼子的典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将典故改写的句子。原句出自他于1932年的诗作《自嘲》。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的指责;孺子牛:甘心为群众服务的人。二句的意思是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就甘愿服务。

   “孺子牛”源自一个父疼子的典故。《左传‧哀公六年》: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景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自唐代韩愈的《杂说四·马说》,指的是有能之士(千里马),也需要赏识他的人(伯乐)提携与支持,才能成事。然而,这句话在现今世代仍合用吗?

  韩愈此文一开首便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指春秋时期的孙阳,他擅长相马(睇相的意思),后比喻为能够发现人才的人;千里马,指能日行千里的骏马,后比喻为有才华之士。

   先有伯乐,才能有千里马的出现。观乎历史,汉朝有韩信被萧何提携;三国时期,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相助,都是千里马遇上伯乐...

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出污泥而不染”这一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比喻即使身边的同侪品行恶劣,恶行昭彰,本身仍能鹤立鸡群、独善其身,不受身边伙伴的影响,这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恰恰相反,因而受到大家的称赞。

   北宋时期的包青天铁面无私、廉洁公正、不附权贵,敢替老百姓抱打不平,跟官场中人贪污成风形成强烈对比,可谓“出污泥而不染”的典范。

   此语出自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提到晋陶渊明喜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唯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说,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一件事情能否取得成功,除了靠自身的努力外,天意安排也十分重要,例如某高中生能否晋身某著名大学,除了个人努力外,也要运气配合,这种运气可归纳为天意,所以我们会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也深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有些事情不能勉强,逆天而行。《三国演义》的第一百零三回,诸葛亮精心策划,把曹魏大将司马懿父子诱入上方谷内,且以干柴火截断谷口,火箭地雷齐发。司马懿父子与魏兵进退无路,诸葛孔明深信今次曹魏大军必将全军覆没,但岂料当时突然狂风大作、骤雨...

市桥蜡烛 假细心

  蜡烛通常以灯芯幼细为上品,清末民初的时候,广东市桥这个地方,出产的蜡烛上幼下粗,基本上是“造假”的骗人产品,广东俗语也借题发挥,说“市桥蜡烛,假细心”,表示对人有假情假义的行为。

  清末民初时期,蜡烛仍然是大衆主要的照明工具。蜡烛通常以灯芯幼细为上等货,因为燃烧时间较长,相反,若灯芯粗糙,燃烧时间较短,是下价货。

  据说,当时番禺县市桥镇有一间专做蜡烛的工厂,老板十分无良,做蜡烛时粗制滥造,利用废弃旧棉胎、烂棉袄等的棉絮,搓成较粗的棉绳做蜡烛的芯,而外露的蜡烛头,则用又白又...

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是战国时期能言善辩的儒家学者,“五十步笑百步”便源于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

  好战的魏梁惠王自命勤政于民,施政远胜邻国的君王。有一次他问孟子,为何邻国的人民都不搬到魏国来。孟子回答:“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意思是两军对战,一方弃甲而逃,有的逃走了一百步,有得逃走了五十步,若逃走了五十...

一失足成千古恨

  曾经有古装电影的跷段是:风流倜傥的“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竟然考试作弊,更自形惭愧指“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这并非新构思的电影桥段,而是唐伯虎真实的经历。

  原来唐伯虎曾赴京应考,途中与富家子弟徐经结为好友。徐经同样赴京试,他贿赂了主考官并取得试题后,也把试题告知唐伯虎。批卷时,其他考官发现徐经和唐伯虎的作答特别出色﹐追查后揭发贿赂一事。唐伯虎被押入牢中﹐其后他慨叹说“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感无地自容,虚渡半生。

  后来,清魏子安改为“一...

一不做 二不休

  “一不做,二不休”你会想到什么?抢劫案、杀人犯?

  “一不做,二不休”本意强调做事的决心和坚持,不开始便算,既然已经开始便不要放弃,直至完成方休。这是沿自将军张光晟被行刑前的一句说话。

  唐代末年,唐德宗因叛军兵变而逃离皇宫,叛军拥立太尉朱酢为帝,朝中大将张光晟亦变节。未几,朱酢失势,张光晟眼见大势已去,决定率领残部投降。唐军将领李光晟答应奏告唐...

阿兰嫁阿瑞 累斗累

  “阿兰嫁阿瑞”,歇后语是“累斗累”,阿兰和阿瑞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们二人婚后是否都不思进取、好逸恶劳,否则怎会出现“累斗累”的局面?

  坊间原来有两个说法,但甚值得斟酌。第一,“阿兰”和“阿瑞”分别指“兰花”和“瑞香花”。这两种花均是香气浓郁的花朵,放在一起会“撞香味”、“累斗累”。第二,“阿兰”是指“花木兰”,“阿瑞”是《西厢记》的“张君瑞”。君瑞并不爱那巾帼鬚眉的花木兰,花木兰也不会选择这白面书生;所以如两人成婚,就是错点鸳...

养儿一百岁 长忧九十九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你认同这句话吗?如果你已为人父母,相信十分明白个中道理,但很多西方人却未必有此观念,这就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佛学角度说,父母与子女之间存着一段缘份。早在怀胎之日,父母便会对小生命关怀备至,出生之后更多事情要处理,教养、升学、交朋友、做人处世之道,很多父母也会紧张,为子女安排或给予意见。

   然而,子女到了成长期,就会觉得父母所谓经验之谈有点“过时”,并不完全接受,因而也有可能跟父母产生一定冲突。因...

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如果女孩子晚上才洗头,又或者没把头发吹干便走去睡,老人家便会说:“日后会经常头痛!”男孩子穿短裤,经常膝盖外露,老人家又好像预言般说:“老了就会风湿骨痛!”这些都是“不听老人言”的日常实例,但到底老人言有多准?

   老人家的生活阅历丰富,有很多经验之谈,所谓“食盐多过你食米”,累积的经验着实不少。这些知识不是可以在书本里获得,因此往往能对年青一辈说出一些“忠言”,但听进年青人耳中,就可能有点“逆耳”,一下子比较难接受的意见。

   不过,老一辈人给予的意见,未必即时可以见到效果/影响,正如上述“头痛”和“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古代文人的胸襟,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两句可见一斑。

  明杨慎的《临江仙》以滚滚而来的长江水,一去不返,比喻历来几多英雄人物也像被长江的浪花盖过一样,在时光流逝中消失不返。这两句的意思也就是《临江仙》中第三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论是与非,抑或败与荣辱,转眼之间都成为过去;也用来训喻过于看重名利和权势的人。

  例如,这名政客纵使今天...

刘姥姥入大观园

  《红楼梦》中乡下寡妇刘姥姥曾六次进出贾府,一个住在乡下的夫人见到城中豪宅又怎会不惊讶? 

  第一次进贾府是向远房亲戚请求一些协助。她看到“满屋中之物,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第一次就被各式珍物令她看得目炫。其后,第二次再入贾府的她,在那里住了几天,在大观园(贾府的大花园)见尽新奇奢华事。

  由于刘姥姥没有见过大场面,贾府的人也趁机把刘姥姥戏耍、消遣一番。例如人称凤姐的王熙凤故意给...

白糖炒苦瓜 同甘共苦

  白糖炒苦瓜并非广东菜式,而是几乎被遗忘的广东话俗语。

  “白糖炒苦瓜”的歇后语是同甘共苦,就像在炒苦瓜时加上白糖,稍为中和苦瓜的苦味道,吃起来带点甜甘也带点苦涩,比喻在幸福美好或面对困苦患难时,都愿意一同渡过。

  例如,这对老夫妇恩爱非常,他们大半生共同经历饥荒战乱,也有过安稳富足的生活,如白糖炒苦瓜般,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话说起来,这个俗语想像...

落汤鸡

  被大雨淋湿身体或掉落水中,浑身湿透,我们会以“落汤鸡”来形容,形象十分鲜明,就像煲鸡汤时,将整只鸡放落水中一样,但为什么会叫落汤鸡,而不叫落汤鸭呢?

  鸭子是两栖类动物,能在水中游,也能在地上走。它的羽毛能防水,被雨淋后抖一抖身子,身体便能还原本来样子;而鸡的羽毛不能防水,被雨淋后就会不成样子,十分狼狈,所以有“落汤鸡”一说。

  此外,“鸡”也经常在广东话语中出现,赶时间离开,我们会说成“鸡咁脚”;有些东西看不清楚,但明明在眼前,我们会说“发鸡...

花若盛开 蝴蝶自来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下二句是“人若精彩,天自安排”。这四句话出处已无从稽考,但却是很美丽及富有意义的话语,用花朵来比喻人生,只要盛放,只要精彩,不愁没有出路。

  如果你喜欢蝴蝶,可以买双跑鞋及网子,到公园扑蝶,主动去“追求”,然而捉回来的蝴蝶并非甘心情愿地到来;另一个更理想的做法,便是买些有花朵的盆栽,“吸引”蝴蝶来采花蜜,蝴蝶便自自然然的到来,可以让你细心欣赏。

  在人生旅途之中,我们也许不断向外“追求”很多事物,希望富足,有家庭、楼房、车子等,但却可...

车到山前必有路 船到桥头自然直

  当我们遇到困难,不知怎样前进的时候,总会想到一句话:“船到桥头自然直”。在此话前其实仍有一句:“车到山前必有路”。

  这两句话的来源已无从稽考,但也是勉励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失望、气馁、放弃,因为事情总有转圜的余地。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些事情可能一下子不能解决,又或是有些事情根本没有解决的必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可能迎刃而解,就让上天作出最好的安排。如果我们只执着事情没有办法解决,就很容易掉进死胡同,钻牛...

杀人放火金腰带

  这句说话的意思是:杀人放火坏事做尽的人,可以成为富有人家;而下一句“修桥补路无尸骸”就是讲勤力修桥补路的人,却有不好的下场。这二句话跟我们一向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有所矛盾,但这是否事实的全部?你同意这两句话吗?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俗语,来源已无从稽考。意思是有人坏事做尽,却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有些人为百姓谋福祉,却落得惨死的下场。北宋末年,主张跟金国议和、谋害抗金将令岳飞的大臣秦桧,可以属于前者。他一生为官虽有起跌,但两任宰相,独揽相权十九年,最后只是因病去世。相比抗金将令...

编辑推荐

深圳春季赏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园2大花展 地铁通达|建议收藏

2025-03-0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即看政府工作报告懒人包 今年GDP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5-03-05

高铁话你知之五|坐高铁不想被噪音骚扰?有静音车厢

2024-03-11

高铁话你知之六|高铁为何很少“通宵车”?

2025-01-24

高铁话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铁为何不载客?

2025-02-05

高铁话你知之一|列车座位为什么没有E?

2023-12-04

高铁话你知之二|买了无座票=全程站?“三色灯密码”帮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铁话你知之三|高铁月台“彩色地标”要怎样看?

2024-01-03

高铁话你知之四|高铁为何没有安全带?

2024-01-22

高铁话你知之五|坐高铁不想被噪音骚扰?有静音车厢

2024-03-11

高铁话你知之六|高铁为何很少“通宵车”?

2025-01-24

高铁话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铁为何不载客?

2025-02-05

高铁话你知之一|列车座位为什么没有E?

2023-12-04

高铁话你知之二|买了无座票=全程站?“三色灯密码”帮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铁话你知之三|高铁月台“彩色地标”要怎样看?

2024-01-03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024-12-18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中国经济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看中国经济问题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谈李光耀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谈李光耀:与人互动 先思考彼此权力关系

2025-04-18
小红书中美对帐
张维为

张维为谈中美对帐 最令美国人震惊7件事是?

2025-04-16
2017年5月5日
当代中国-当年今日-C919首飞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

一锅粥  

    “一锅粥”是广东方言,比喻一团糟、一个烂摊子。这个词由来是怎样的呢?

  “一锅粥”源自歇后语“煲燶粥——大煲夹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浆糊。粥煲燶(糊)了,便更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这个形态,反映做事并未完成,半途而废,一塌糊涂。

  如果有人把“一锅粥”来个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锅泡”,事态便更严重了。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