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标签︰谚语

标签︰谚语

四月八,龙船透底挖

  这句话是广东民间谚语,就是说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各村民把龙船起出来,为端午节龙舟下水作准备。

  龙船为什么要“透底挖”?这与端午节的第一个传统习俗--“起龙”有关。

  广东地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龙舟竞渡的风俗已有上千年历史。为了保护龙舟免受潮湿天气或虫蛀等影响,会把龙舟深埋在河床泥土下,利用减少龙舟木与空气的接触,达到保护的效果。

  每年四月初八,就是村民从河底挖出来的日子了。为了隆重其...

春雨贵如油

  踏进春天,大家可能对湿闷的天气感到烦闷,不过对农夫来说,春雨是非常可贵的,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这种说法在宋朝已出现。宋《景德传灯录》卷一道:“春雨一滴滑如油。”古时油是一种贵价的生活用品,因为油能够点灯、煮菜、生火、取暖,是赖以生存的用品。

  春天下一场雨,是喜雨,能润泽大地万物,像油一样重要。

  明代《春雨》也有说:“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可以看到古人对春雨...

“不见棺材不落泪”下一句是?

  电视剧当中,有反派威胁主角的时候,会说上一句“不见棺材不落泪”,继而就会用上凶残的手法折磨他人。   这句“不见棺材不落泪”也成了大众熟悉的俗语,但这句话背后是有什么故事呢?

   “不见棺材不落泪”原句实为“不见亲棺不落泪”,出自明朝兰陵笑笑生写的《词话》,比喻执迷不悟,坚持错误的道路,不彻底失败,就不肯罢休。

  相信很多人对这上半句的俗语都非常的熟悉,但是这并不是它的全部,还有另外下半句,就是很多人都应该听过的“不到黄河心不死”。

  原句是“不到乌江心不死”,说的楚汉...

“耄耋之年”与“期颐之年”

  若某人的年纪到了八、九十岁,我们可以“耄耋之年”(粤音:冒秩)来形容,到了一百岁,则称为“期颐之年”。

  “耄”指两鬓斑白的老人家,亦含有思想紊乱的意思;“耋”更有跌倒的意思,也是用来形容老人家的。

  曹操《对酒歌》就曾写道:“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到了一百岁呢?

  那么就可以称为“期颐”。《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耳顺”是一种什么境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了。六十年是一个“甲子”,一个循环,经历了很多人与事,在先圣孔子的角度而言,无论什么样的意见都听进耳内,能做到“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的境界,就算是听到不中听的话,也不会气愤了。

  做到这样的境界,人生不再冲动,不轻易发怒,有胸襟去听...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语出孔子的《论语·为政》。四十岁人成熟了,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不再容易困惑,而五十岁更是知天命之年。

  四十岁的男人,理论上应该事业有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经历了很多之后,对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会轻易为表象所迷惑。

  而对应广东的俗语也有句说话:男人四十一枝花,花是艳丽的,代表男性于这个年纪应该才开始盛放,散发成熟稳重的魅力。

  孔子在《论语·子罕》也提及“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

马死落地行

  经历过人生低潮后,仍然积极面对,最终站起来重新出发,这正是“马死落地行”的表现。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充满哲理。

     “马死落地行”是传统的广东谚语,在古代骑马赶路是快捷便利的方式,但一旦在路途中马匹体力不继而暴毙,大家都知道唯一的方法就只有下马自己步行。

     由此引申出:人在失去了优势、靠山、或可以依仗的事物以后,为了继续前进,就只好顺势而行,凭借自身努力随机应变,即使要面对更加艰苦的情况亦在所不惜...

倒泻箩蟹  

   面对混乱无法控制的场面,人们往往会呈现出手忙脚乱的情形,在粤语中会用上“倒泻箩蟹”来形容,但到底手忙脚乱为何会与“倒泻箩蟹”相互连繫呢?

  “箩”即是箩筐,是一种用竹子编成的农具,至于“倒泻”则是指从上向下倾泻,两者结合的意思就是盛载满满一箩筐的螃蟹翻倒在地上。

  想像一下这个情景:满满一箩筐的螃蟹翻倒在地上,螃蟹四下逃散;要把逃脱的螃蟹权抓回箩筐,不但手忙脚乱地要伸手去抓,又要防备手上的螃蟹用蟹螯攻击自己,实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

木棍打蛇 蛇随棍上

  粤语谚语的“打蛇随棍上”可能大家都曾经听过,但这句俗语的原句其实是“木棍打蛇,蛇随棍上”。

  要知道南方的天气潮湿,经常都有蛇虫鼠蚁出没,当中就以蛇的危险程度最高。

  要驱赶蛇而又不受其攻击,农民就多以木棍作为工具。

  然而,蛇却是一种善于缠绕硬物的生物,一旦农民下棍打不到蛇的要害,很容易反被蛇缠绕木棍而上,继而张口直扑打蛇者。

  正因为以往曾经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蛇的这种反击行为...

君子之交淡若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淡若水”并非指君子之间的关系,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涉及任何利益;“甘若醴”指甜酒的甘甜,形容小人之间的交往,主要建立于利益之上。

  语出《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君子之间的交往,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之间的交情,却甜得像甜酒。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利断义绝。小人之间会出现无缘无故的接近,也会出现无缘无故地离散。

  唐朝名将薛仁贵在成名前生活...

三十夜守岁 年初一守舍

   “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大年初一,有“守舍”的说法,“舍”指自己的家,又称“守岁”,即年初一有留守家门的风俗。

   在年初一这天,家里一定要有家人在,不能空着房子。孩子及其年轻父母都会外出拜年,家中一般只有老人在家,守舍的任务就交给老人家了。每当有人前来探访的时候,老人家就负责开门迎接,这就是“守舍”的由来。这亦有“守财”之意。此外,大年初一也有不能扫地、不能洗头、不能吃药等禁忌,但现代人也不一定遵守这些习...

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

  “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这句中国人过年时的俗语很多人都知,是表达希望孩子在过年前戒除懒惰的陋习,新的一年努力学习。

  这个风俗流行于广东地区。除夕夜,家家户户会上灯(点灯,在客家人的习俗中,灯和丁想通,因此添灯也有添丁的意义),然后给每个小孩一只红鸡蛋,点着一炷香,让他提着灯笼,到街头巷尾去边走边唱道: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

  过年前,大家都会为家居进行大清洗,去旧迎新,添置新用品、新衣服、新鞋袜等,...

有钱人过年 无钱人过关

  这句俗语来自农村。对于有钱人来说,过年是过年,但对于穷人来说,过年犹如过关。这也就是“年关”的出处,穷人过年尤如过关。 

  虽谓“年关难过年年过”,但对于穷人而言,一到农历十二月,特别是到了下旬,日日逼近年关,的确日益难过。

  过年前要大扫除、添置新家具、衣服鞋袜,全都需要金钱。有些人过年,要从城市回乡,要“扑车票”,过年又需要封红包、送礼物等,对穷人而言,“年关”不易过。

  俗语云:“年到二十三,锣鼓一响心就惊。”...

年廿六洗福禄  

   一到年尾,就每天都有活动,到了年廿六便要洗福禄。

  所谓洗福禄,意思就是在腊月二十六这天,人们要进行洗浴,这样未来一年的“福禄”才会多。

  以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洗去陈旧气,迎来新喜气;或是洗去倒霉运,天天逢好运。

  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也有“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以及“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之说。

  除了洗福禄外,在传统上年廿六还有“割年肉...

年廿四开炸 年廿五蒸糕  

  过农历新年,当然少不了要有各式各样的糕点。   香滑的年糕、甘香可口的萝卜糕、口感一流的马蹄糕等,都是香港人过年必备的美点。

  今时今日要享用各式过年糕点,到商店和超级市场便能轻易买到。

  不过在中国古代,制作贺年糕点就非常讲究。因为古人认为,年糕谐音“年高”,即“年年高”,意味着明年将步步高升,财源滚滚。

  为了取得好意头,蒸糕过程一定不能马虎,万一这些糕蒸得不好,意味着未来一年都不会有好日子(不能高)。

  除了要蒸好...

“抵冷贪潇湘”与林黛玉有关?  

   最近天气寒冷,不少人苦恼出门时穿什么衣服才够暖。   然而,即使天气再冷,总会有人爱穿得少,老一辈的人通常会以“抵冷贪潇湘”来形容。

  “抵冷贪潇湘”,意思就是人们因爱美贪靓而穿得不够,以免因穿得太多而显得浮肿难看,即使难受仍心甘命抵。

  不说不知,抵冷贪潇湘中的“潇湘”源自《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住之处潇湘馆。

  这里的“潇湘”二字引用了帝舜同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她们二人都是美女,因哭舜而自投湘水寻死。后人为了纪念她们,就以...

“大步槛过”与天神有关?  

  在传统中国民间社会当中,有很多习俗及俗语会带有迷信的色彩。   在广东话俗语当中,有一句俗语叫作大步槛过,当中便有迷信元素在其中。

  “大步槛过”意思就是遇是不幸事情或困难时,幸运地躲过灾难或顺利渡过难关,与逢凶化吉意思相似。

  “槛”,即门槛的意思,是古代中国建筑门框下的横木条或石条,在实际功能上有防风、防水、防火、稳固结构基础等,而在民间信仰上则有避邪挡灾作用。

  古人相信门槛是由天神掌管,践踏门槛就是对神明不敬,若踏上了...

“临急抱佛脚”原来真的有效!  

   相信不少在考试前未完成温习的学生都必定熟悉以下的一招,就是“临急抱佛脚”!到底为何在危急之时大家都会倾向去“抱佛脚”?

  “临急抱佛脚”出自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原意指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

  后来多用以比喻事先无准备,事急时才仓促张罗。

  关于这个句子,就有以下这样一个典故:

  相传在云南南面曾有一个地方很小的国家,国民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有一次,一位被判了死刑的罪犯...

“欺山莫欺水”下一句鲜为人知?  

  每逢有关行山客在水塘或者石涧遭遇意外的新闻,总能听到一句“欺山莫欺水”的说话,到底为何水会比山更危险呢?

  所谓的“欺山莫欺水”表面意思看就是欺负山也不要欺负水。

  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其实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山在明处,看得见摸得着,我们只要多加小心,谨慎行事,这些潜在的危险都能比较容易避开。

  水则不一样,很多水域深不见底,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再强大坚硬的东西在水面前什么都不是,一旦出现事故,连躲藏...

“阿崩”的歇后语有几多?

  猜一猜:如果有人有生理缺陷,例如天生崩口、崩牙,他吹起箫来,会有什么效果?答案就是口会漏风,一定未如理想了。

  于是,就有“阿崩吹箫,嘥声坏气”的歇后语,形容人白费功夫,最终没有结果。

  不过,也有人说歇后语是“阿崩吹箫,离晒大谱”,因为天生崩口的阿崩,吹起箫来跟不上曲谱的节奏,会偏“离”曲谱,就变成“离谱”了。

  “阿崩叫狗”又为何会“愈叫愈走”?这是因为阿崩是崩口或者崩牙,发音不准而造成的。阿崩其实是...

歇后语“老王卖瓜” 下一句是什么?

  “老王卖瓜”,或称作“王婆卖瓜”,歇后语是“自卖自夸”,即是自己夸奖自己所卖的东西。

  这句说话来自一个宋朝时期的民间传说。老王,姓王名坡,又被人称为王婆(本是男儿,因说话多而被称为王婆)。他本是西夏人,宋朝时期因边境战乱频繁,因此到了宋朝都城汴京,继续其老本行:卖瓜。

  他种植及出售的不是中原人所熟悉的瓜,而是来自家乡一带的哈密瓜(当时称为胡瓜)。

  然而,住在中原的人并未见过哈...

编辑推荐

深圳春季赏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园2大花展 地铁通达|建议收藏

2025-03-0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即看政府工作报告懒人包 今年GDP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5-03-05

高铁话你知之五|坐高铁不想被噪音骚扰?有静音车厢

2024-03-11

高铁话你知之六|高铁为何很少“通宵车”?

2025-01-24

高铁话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铁为何不载客?

2025-02-05

高铁话你知之一|列车座位为什么没有E?

2023-12-04

高铁话你知之二|买了无座票=全程站?“三色灯密码”帮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铁话你知之三|高铁月台“彩色地标”要怎样看?

2024-01-03

高铁话你知之四|高铁为何没有安全带?

2024-01-22

高铁话你知之五|坐高铁不想被噪音骚扰?有静音车厢

2024-03-11

高铁话你知之六|高铁为何很少“通宵车”?

2025-01-24

高铁话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铁为何不载客?

2025-02-05

高铁话你知之一|列车座位为什么没有E?

2023-12-04

高铁话你知之二|买了无座票=全程站?“三色灯密码”帮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铁话你知之三|高铁月台“彩色地标”要怎样看?

2024-01-03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024-12-18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中国经济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看中国经济问题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谈李光耀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谈李光耀:与人互动 先思考彼此权力关系

2025-04-18
小红书中美对帐
张维为

张维为谈中美对帐 最令美国人震惊7件事是?

2025-04-16
一锅粥  

    “一锅粥”是广东方言,比喻一团糟、一个烂摊子。这个词由来是怎样的呢?

  “一锅粥”源自歇后语“煲燶粥——大煲夹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浆糊。粥煲燶(糊)了,便更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这个形态,反映做事并未完成,半途而废,一塌糊涂。

  如果有人把“一锅粥”来个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锅泡”,事态便更严重了。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