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冰洋 26天建起长城站 南极拓荒者郭琨

编辑︰许可

  2024年是中国开展南极科考第40年,此际中国在“白色大陆”上已建起了5个考察站,南极事务和科研话语权不断提升。而这一切,要从七下冰洋、26天建起长城站的南极拓荒者郭琨说起。

郭琨遇难题:怎么开展南极工作

郭琨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图为他年轻时的照片。 (网上图片)

  郭琨1935年出生在河北涞水,毕业于哈尔滨的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气象专业。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家海洋局工作的郭琨,被调到新成立的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担任主任,他第一个任务是要搞清楚南极是什么样子、为什么研究南极、怎么开展南极工作。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大洲,人迹罕至。(网上图片)

  1959年,在南极建有科考站的美、英、苏、日等12个国家签订《南极条约》,此后陆续有其他国家加入。可是直至80年代初,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一直是南极的“旁观者”。为了科研,也为了战略考虑,中国不能在南极事务上再缺席。

  但郭琨和当时所有中国人一样,对南极都非常陌生。他只能到图书馆寻找极为有限的资料,再参考其他国家做法......中国的南极探索就由此艰难起步。

被逐出会场 郭昆:莫大耻辱

中国探索南极起步虽晚,但近年发展迅速,至今已是南极科考最具实力国家之一。图为2019年,中国科考队员在南极冰盖上架设自动气象站。(网上图片)

  1983年,中国终于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那年的9月,郭琨等3人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席《南极条约》国际会议,他没料到此行的遭遇是屈辱。

  《南极条约》成员分缔约国和协商国,只有在南极建有考察站的协商国,才可以参加实质讨论和表决。会议到了实质讨论阶段,属缔约国身份,甚至未有科考队踏足南极的中国,代表团被要求退场,“到户外喝咖啡”。

中国1984年开始南极科考,但当时使用的“向阳红10号”船并无破冰或抗冰能力。(网上图片)

  郭琨说,他“几乎是含着眼泪”离开会场的,“当时我就想,堂堂10亿人口的国家在这里没有发言权、表决权,还被人逐出会场,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他当即立誓:“不在南极建立我们自己的考察站,我绝不会再参加这样的会议!”

  延伸阅读:从“向阳红10号”到“雪龙2号” 四代考察船见证中国极地探索

郭琨高举五星旗登上“白色大陆”

在建造长城站期间,郭琨和其他队员一样,只能露天匆匆用餐,然后接着工作。(网上图片)

  第二年,国家决定派队考察南极,并建立第一个考察站──长城站,郭琨被任命为这支考察队的队长。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当局目标是花更少的钱,在南极“争取一立足之地”。

  南极是冰雪世界,中国那时却连能破冰或抗冰的专业船只也没,只能用设备简陋的科考船“向阳红10号”代替;一同出发的有海军打捞救生船“J121号”。

在建造长城站期间,郭琨和其他队员一样,只能露天匆匆用餐,然后接着工作。(网上图片)

  由科学家、军人、建筑工人、记者组成的近600人队伍,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起航。据郭琨回忆,出海不久他们就遇上大风浪,队员们晚上睡觉还得把自己绑在床上,防止被晃下来;浪助船高,没坐过船的队员大部份受不了,有队员吐了13次,最后四肢抽筋......

  这一年的12月30日,科考队几经艰辛,到达目的地南极乔治王岛麦克斯威尔湾,郭琨高举五星红旗,带领队员登上“白色大陆”。

选址被抢占 郭琨压力山大

建设长城站的物资,相当一部份要靠队员人手卸船。图为队员在冰冷海水中搬运物资。(网上图片)

  因为“向阳红10号”无抗冰、破冰能力的先天不足,必须在南极短暂夏天结束前撤离,留给郭琨和队员的时间非常有限。

  然而此际大家竟发现,构思中的建站选址,已被早十多天抵达的另一国考队搭帐篷占据了。怎么办?压力落在队长郭琨身上,他毅然决定:“长城站必须完成,因为这一步不迈出去,后面的设想都无从实现。”

郭琨(戴太阳眼镜)是中国南极科考的开拓者,也是见证者。(网上图片)

  郭琨要求重新选址,所有科考队员全部上岸,兵分两路寻找有水源、地基结实的地方。一周后,科考队把长城站新址定在菲尔德斯半岛东岸。

  接下来,20名“突击队员”靠着无比意志,每10分钟换班一次,在冰冷海水中日夜赶工,3天成了一座可座卸货的码头。此后大家又用120小时,把500多吨物资全部运上岸、送到建站地点。

郭琨带队建站 每天工作18小时

中国科考队登陆南极后仅个多月便建成长城站,图为长城站落成典礼。(网上图片)

  建站工程正式开始,队员们不论科学家还是后勤人员,全员都成为“建筑工”。大家每天工作十七八小时,在恶劣环境中挖建地基、用中国运来的组件搭建房屋,“寒冷、饥饿、极其疲惫”是建设者们最多的回忆。

  1985年2月16日,中国人登陆南极的40多天后,长城站终于建成,中国人在南极有了立足之地。扣除选址、卸运物资,真正用于建站工程的时间只有26天。

长城站经过多年来的扩建,已有7座主体建筑,夏季可容纳60人,冬季可供20人越冬考察。(网上图片)

  在长城站落成典礼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当天,从南极传来的喜讯传遍全国。

  再有一个好消息是,初建的长城站按计划只作为夏季站,而科考队人员对其运作和储存情况作深入分析后,确认它已具备越冬条件,8名队员遂留在长城站作首次越冬科研考察,长城站升级为常年站。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建成常年站,南极考察史上绝无仅有。

民族荣誉 郭琨:拼了命也得做好

郭琨后来不能走路,与他在南极工作的经历有关。图为郭琨晚年作客央视节目。(网上图片)

  长城站建成8个月后,郭琨参加第十三次《南极条约》会议,有投票权的国家一致同意中国加入协商国行列。至此,中国在南极事务上有了话语权。

  郭琨接受传媒访问曾说,长城站为中国极地科考“闯出路子、迈开了步子,赢得了权益,打下了基础,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此后中国探索南极脚步加快,作为开拓者的郭琨还参与了此后的中山站,以及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建设;他先后七下南极,经历无数惊险....

秦岭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站,于2024年2月落成。(网上图片)

  从1984年长城站开始,中国如今在南极已有5个考察站,包括2024年2月落成的秦岭站;还拥有两艘专用极地科考船,包括国产的“雪龙2”.....

  郭琨晚年因腿脚伤患,无法走路,这与早年在南极严寒地方工作有关,但他无怨无悔。提到当年南极初建考察站,郭琨说:“事关民族荣誉、国家尊严,我就是拼了老命,也得把这事件做好!”

  2019年4月3日,郭琨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延伸阅读:中国南极新考察站开站 命名“秦岭”有两大考虑因素

中国科研

张维为:比较64项前沿技术 中国53项排名第一 美国仅11项

2025-04-0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水稻专家杨华德 用中国技术解决非洲吃饭问题

2024-04-15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相关每周主题

七下冰洋 26天建起长城站 南极拓荒者郭琨

2024-02-21
秦岭站

中国南极新考察站开站 命名“秦岭”有两大考虑因素

2024-02-09
2:05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南极种菜

中国在南极建高科技菜园 每天收获1公斤新鲜菜

2022-04-29

从“向阳红10号”到“雪龙2号” 四代考察船见证中国极地探索

2022-05-14
1:48

极地科考船人性化设计 “雪龙2”Wi-Fi全覆盖 菜式不重复

2024-04-08

第一艘国产极地考察船 “雪龙2”双向破冰全球独有

2022-01-15

七下冰洋 26天建起长城站 南极拓荒者郭琨

2024-02-21
秦岭站

中国南极新考察站开站 命名“秦岭”有两大考虑因素

2024-02-09
2:05
当代中国-科学探索-南极种菜

中国在南极建高科技菜园 每天收获1公斤新鲜菜

2022-04-29

从“向阳红10号”到“雪龙2号” 四代考察船见证中国极地探索

2022-05-14
1:48

极地科考船人性化设计 “雪龙2”Wi-Fi全覆盖 菜式不重复

2024-04-08

第一艘国产极地考察船 “雪龙2”双向破冰全球独有

2022-01-15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游历内地香港掀热潮 “甲亢哥”到底是谁?

2025-04-08

运动健儿

2:22
巴黎残奥WH2级单打亚军陈浩源

轮羽二哥」陈浩源再闯残奥 勇夺银牌突破个人成绩

2024-08-28

影视巨星

张国荣

念念不忘张国荣 回顾他的人生故事和窝心好事

2025-04-01

时代英雄

王承书 鲜为人知的原子弹女功臣

2025-02-10

杰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岁 发展地产成亚洲首富 捐数十亿做善事

2025-03-20

创新先锋

90后王兴兴 “英语学渣”是机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游历内地香港掀热潮 “甲亢哥”到底是谁?

2025-04-08

运动健儿

2:22
巴黎残奥WH2级单打亚军陈浩源

轮羽二哥」陈浩源再闯残奥 勇夺银牌突破个人成绩

2024-08-28

影视巨星

张国荣

念念不忘张国荣 回顾他的人生故事和窝心好事

2025-04-01

时代英雄

王承书 鲜为人知的原子弹女功臣

2025-02-10

杰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岁 发展地产成亚洲首富 捐数十亿做善事

2025-03-20

创新先锋

90后王兴兴 “英语学渣”是机械人天才

2025-03-17
编辑推荐

深圳春季赏花全攻略 15大花海公园2大花展 地铁通达|建议收藏

2025-03-07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即看政府工作报告懒人包 今年GDP增长目标是多少?

2025-03-05
1:40

科技遇上非遗 「活」起来的豫园灯会

2023-01-11

从寺庙到现代工厂 「功德林」素食的非遗传承路

2023-01-04

西安饺子宴|从108种到360种 非遗传人的突破

2022-03-12
1:40

惊艳世界的非遗「独竹漂」绝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备?

2022-05-25
1:40

让燃料变身贡品?神奇「非遗」麦秆剪贴

2022-09-11

鸟笼变灯笼 「照亮」清远非遗传承路

2022-10-05

中国第43个世界级「非遗」!传统制茶技艺及习俗

2022-11-30
1:40

科技遇上非遗 「活」起来的豫园灯会

2023-01-11

从寺庙到现代工厂 「功德林」素食的非遗传承路

2023-01-04

西安饺子宴|从108种到360种 非遗传人的突破

2022-03-12
1:40

惊艳世界的非遗「独竹漂」绝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备?

2022-05-25
1:40

让燃料变身贡品?神奇「非遗」麦秆剪贴

2022-09-11

鸟笼变灯笼 「照亮」清远非遗传承路

2022-10-05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2:59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上)

2024-12-18
2:39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2024-11-22
1:37
原来在山西省运城市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死海”的盐湖,运城盐湖的湖水会随着气温等及矿物变化,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幻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旅游|“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024-10-19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国航天“从无到强” 跻身世界前列

2024-10-03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1:49
佛山挥春街

春节|佛山最“红”一条街 手写挥春满载广东年味

2025-01-14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顾(下)

2024-12-25
中国经济-中国上海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025-04-06
外国人游览故宫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鼓励西方年轻人到中国 认识中文 建立未来资产

2025-04-04
东盟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世界多极化 东盟有望成中立战略极

2025-03-28
1997年4月24日
当代中国-当年今日-边境裁军协定

中俄哈吉塔五国签署边境裁军协定

阎王易见 小鬼难缠

  “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是说,有时候地位更高者或许待人更和善,小人物反而更喜欢刁难别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这个说法套用在现实中,“阎王”就是用来指代大人物或负责人,“小鬼”则表示下面的手下或小角色。有时直接与大人物对话,或许更好沟通,办事效率也高;反倒是无名小卒更喜欢刁难人,往...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