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香港製造 「紅A」盛載的香港文化

編輯︰豆子

  要數香港人居家必備的物品,塑膠水桶必定是其中一樣,不過大家有否留意家中的水桶是甚麼牌子?以塑膠起家的品牌「紅A」,又是如何憑水桶成為家傳戶曉的品牌,甚至融入香港文化,成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大排長龍的香港文化產物

  60年代初,香港人口膨脹,但香港的淡水資源匱乏,所以在1963年,香港出現了嚴重水荒,全港水塘用水量僅餘約40日,政府於是實施制水,一日只供水4小時,最差的時候甚至每隔4天才供水一次。當時為了儲水在家備用,家家戶戶都會帶齊所有能夠盛載水的器皿,包括水桶、木盆等,一起排在街喉前等水,大排長龍的壯觀場面成為了香港文化的重要印記。

  塑膠品牌紅A當時順應市場所需,推出輕巧、實淨、尺寸多的紅A膠水桶,由於膠水桶比起鐵罐和木桶要輕得多,旋即成為市民的新寵兒,舖墊日後成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步。自制水措施實行後,紅A生產商24小時連夜趕製10萬個水桶應市,成功搶佔市場,生意亦愈做愈大。即便如此,一向支持香港文化的紅A亦決不發「災難財」,並且曾登報聲明制水期間不會加價。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文化-紅A-香港製造1
紅A水桶陪伴着許多香港人成長。(網上圖片)

「太空喼」書包成香港文化回憶

  除了水桶,紅A於1970年代緊貼9年免費教育的政策,推出俗稱「太空喼」的喼形書包,標榜「跌唔爛、踏唔扁,落雨唔怕淋濕,又可以當凳仔坐」,售價並不便宜,所以當時擁有這個手提書包的學生,可謂相當威風,成為特別的香港文化現象。1997年禽流感爆發,香港政府亦向紅A購入了大批塑膠造的雞籠,可見紅A的產品依然於市場上佔有重要席位。

  「紅A」是現時少數仍然維持香港製造的品牌,自1949年創辦以來陪伴了許多代香港人成長,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亦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舊油麻地警署

港味打卡熱點舊油麻地警署 港片港劇取景地 曾陷入拆卸危機?

2025-01-01

九龍寨城清拆 「三不管」地帶寫入香港歷史

2021-01-14

天星小輪見證香港文化120年

2021-01-13
1:58

即食麵菜式「沙嗲牛」、「撈丁」如何成為香港文化?

2020-12-30
1:51

尖東聖誕燈飾 香港人的中西文化交融回憶

2020-12-24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香港茶餐廳|瑞士雞翼源於美麗誤會?咕嚕肉的「咕嚕」有何含意?

13小時前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舞獅,啟德體育園開幕

舞獅|中國傳統表演藝術 由宮廷娛樂到民間演出 走向傳承之路

2025-03-22
港鐵《牛仔》展

童年回憶|港鐵香港站《牛仔》展覽 40年來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2025-03-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3月1日開幕 「跨世代」明星 運動員演出 4台電視聯播

2025-02-11
林村許願樹

春節|由兩棵大榕樹到林村許願節 獨有拋寶牒許願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