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香港文化——霓虹灯招牌

编辑︰豆子

  密集的霓虹灯招牌一向是香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单令中外摄影师为之疯狂,连著名导演王家卫亦经常以霓虹光影来呈现香港街景的城市感。究竟霓虹灯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香港文化象征,又是如何逐渐消失于城市之中?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
发掘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香港文化——霓虹灯街景。(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霓虹灯如何成为香港文化?

  霓虹灯并非香港发明的产物,在19世纪末开始,霓虹灯在欧洲、美国的各大营业场所普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慢慢传至东方社会一些发展较迅速的城巿如上海、香港等。那么,霓虹灯又是如何逐步成为香港文化象征?1960年代,随着香港工业发展蓬勃,许多大企业、夜总会,甚至食肆等,纷纷使用霓虹灯招牌来宣传自家品牌,毕竟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招牌愈抢眼,知名度愈大,客人亦自然愈多。于是五光十色、层层叠叠却又错落有致的霓虹灯牌,便形成了香港文化的一部分,为香港街头营造了特有的景致,是香港繁荣热闹的象征。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
《花样年华》展现了霓虹灯作为香港文化的美。(图片来源:网上图片)

霓虹灯与香港文化电影的关系

  霓虹灯本来只是街头风景,但透过香港导演王家卫的镜头,逐步在全球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香港文化象征。王家卫镜头下的霓虹光影,却总与城巿人的孤独寂寞挂勾,《重庆森林》、《堕落天使》、《2046》等皆是如此,电影中多个以霓虹突显光影对比的镜头,仿佛都在诉说故事人物走在香港街头的孤独感,诉说了“城市化”对香港文化的影响,仿佛城巿愈是繁华,走在其中的人却愈难找到自我的身份认同,或许身处香港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同感?

  随着时代变迁,近年霓虹灯招牌变成“过时”的产物,愈来愈多店舖转用LED灯招牌,加上建筑管制收紧、结构安全等问题,令代表香港文化的霓虹灯牌急剧减少。将来大家想欣赏香港霓虹灯,或许只能透过电影重温夜景,或者到一些以怀旧作招徕的餐厅、展览,以观赏者的角度鉴赏逐渐消逝的香港文化。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飞凡香港-九龙城寨

九龙城寨还是九龙寨城?

2020-12-02

香港文化粤剧演变与发展

2020-11-25

香港文化变迁 屋村人情味会否消失?

2020-11-11

香港喜庆丧葬必备的舞狮传统文化

2020-11-11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砵甸乍街

香港街道故事|中环砵甸乍街铺石板路有玄机 旧香港风情吸引电影取景

2025-04-26

香港茶餐厅|早期卡位是相睇胜地?水上人结婚在茶餐厅摆酒?

2025-04-20
都爹利街、《梦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环都爹利街全港仅存4支煤气灯 掘头巷变法定古迹

2025-04-19

香港茶餐厅|瑞士鸡翼源于美丽误会?咕噜肉的“咕噜”有何含意?

2025-04-13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舞狮,启德体育园开幕

舞狮|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由宫廷娱乐到民间演出 走向传承之路

2025-03-22
港铁《牛仔》展

童年回忆|港铁香港站《牛仔》展览 40年来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赛马会、香港体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一文看清香港赛马会行善百年 “体院”演艺学院是谁出资兴建?|马会故事

2025-03-11
启德体育园

启德体育园3月1日开幕 “跨世代”明星 运动员演出 4台电视联播

2025-02-11
林村许愿树

春节|由两棵大榕树到林村许愿节 独有抛宝牒许愿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